您好,欢迎您

【2024 ASCO】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后根治性手术为可切除HPV相关口咽鳞癌带来生存新希望

2024年06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十年来免疫治疗在各大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得益于协同提升化疗的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头颈部恶性肿瘤领域的应用已逐渐从复发/转移头颈癌向初诊的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新辅助治疗中扩大。但这其中,新辅助免疫化疗序贯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用于局部晚期口咽癌的疗效却极少见报道。在此背景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宋明教授团队展开“新辅助信迪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后进行TORS治疗HPV相关可切除口咽癌”这一临床研究,以期推进领域进展,为更多患者带来更优生存。2024 ASCO年会上,这一研究最新数据成功发布,【肿瘤资讯】特邀宋明教授就这一研究的最新结果进行分享。

宋明教授ASCO .jpeg

宋明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科副主任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头颈科执行主任
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颌面-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MPR率高达96%,疗效显著优于历史队列数据

宋明教授:本研究为单臂II期临床研究,探索了新辅助信迪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应用于HPV相关口咽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次可切除HPV相关口咽癌患者入组后,接受两个周期信迪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之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包括机器人和常规手术),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病理缓解(MPR)率。研究共入组27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因拒绝手术出组接受放疗;25例患者术后接受手术,其中21例患者接受TORS,4例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术后患者MPR率达96%,完全病理缓解(即原发灶无活性肿瘤细胞残余)率达68%。这一关键疗效结果显著优于历史队列数据,显示新辅助信迪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方案在HPV相关的口咽癌患者中疗效优异。

R0切除率高达96%,新辅助免疫化疗有效缩瘤

宋明教授: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免疫化疗可以有效缩瘤,避免肿瘤进展,减少手术风险,减少切缘阳性。研究中患者大多数接受TORS,这一新兴技术疗效不劣于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颌面部没有疤痕、吞咽功能恢复快、可以降低气管切开发生率等优势。统计数据显示,患者R0切除率达96%,且手术仅有1例接受预防性气管切开,所有患者均未使用皮瓣移植,手术后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5天,仅有1例患者出现围术期的并发症,为因颈部淋巴结清扫而导致的乳糜漏,与口腔手术无关。手术之后,进一步的问卷调查显示,术后3个月患者口咽功能、生活质量均有明显好转,基本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

治疗前HPV状态和CPS评分有效提示新辅助免疫化疗反应

宋明教授:目前新辅助免疫化疗在各类头颈部鳞癌中均有应用,既往临床中有多项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发表。治疗前HPV状态以及CPS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新辅助治疗的反应,但目前临床中HPV状态对免疫治疗反应的预测意义尚存争议。本项研究中入组的所有HPV相关口咽癌患者,治疗中大多展现出一致的疗效反应,验证了HPV相关口咽癌患者术前可考虑新辅助免疫化疗;此外本研究队列中,大多患者CPS评分>1,可能也与较好治疗响应相关。未来临床将进行后续转化研究,探索生物标志物的更多可能性。

新辅助免疫化疗有望开启头颈部鳞癌治疗新时代

头颈部鳞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可降低肿瘤负荷,实现术前肿瘤降期、提高局部控制率及总体生存率、增加术中器官功能保留的机会。但既往铂类为主的化疗新辅助方案已被证实不能提高总体生存期。免疫治疗的突破性发展为这部分患者带来希望,目前免疫新辅助治疗模式已经在局晚期头颈部鳞癌中进行了探索,其中多种免疫联合化疗是尤为热点的研究方向。总体而言,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病理缓解率处于40%~60%之间,NeoTGP01、NCT03342911等研究不断证实了免疫联合化疗的优异临床疗效。尤其本次
2024 ASCO 上宋明教授发布的这项II期临床研究MPR率达96%,是重大突破。

未来随着临床证据的进一步收集以及更多更大样本量研究的落地,新辅助免疫化疗用于包括口咽癌在内的头颈部鳞癌患者的临床证据会愈发翔实,患者也将迎来更高质量生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P





评论
2024年06月11日
梁利星
平遥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