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指南共识】亚洲人群肺癌筛查专家共识

2023年12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一直处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前列,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广泛应用改善了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但多数患者仍然可以因为耐药而导致治疗失败,手术仍然是根治肺癌最重要的手段。而早诊早治,关口前移,则是提高肺癌生存的重要方法。由于亚洲人群和高加索人群在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近期,JTO杂志发表了关于亚洲人群筛查的专家共识,以期为肺癌筛查提供建议和指导。

研 究 背 景

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60%的肺癌新发人群和62%的肺癌死亡人群发生在亚洲,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34.4/10万。当患者因为咳嗽、疼痛、体重下降而就诊时,约一半的患者已经出现远处转移,因此,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是在于早诊早治。来自NLST的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胸片,低剂量螺旋CT(LDCT)可以降低20%的肺癌死亡风险。在亚洲人群中,不吸烟肺癌患者比例相较于高加索人群中更高。在欧洲人群中,70%的患者有吸烟史,而在亚裔人群中,这一比例为40%左右,多数随机对照筛查试验只在吸烟人群或近期戒烟人群中进行。

主 要 结 果

亚洲肺癌患者发病高危因素

全世界范围内,吸烟仍然是最重要的肺癌发病因素,而肺癌在非吸烟患者中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在亚裔女性患者中,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除吸烟外,基因背景的差异可能导致了非吸烟肺癌患者发病率的差异。亚裔人群和其他种族人群的基因突变谱存在不同,在亚洲,EGFR发突变率为40%~55%,而高加索人群仅为15%~25%。KRAS突变的患者尤其是KRAS G12C突变的患者,亚裔人群中发生率约5~11%,而西方人群发生率约为20%~26%。

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比较

目前为止,烟草仍然是最明确且最重要的肺癌风险因素。由于电子香烟的研究数据并不充分,因此,其与肺癌发生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探索。既往吸烟同样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吸烟程度通常以“年包”这一单位进行衡量。研究显示,在亚裔人群中,不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提示还存在其他的肺癌发病因素。其他相关因素如年龄、肺癌家族史、其他恶性肿瘤个人史、二手烟或被动吸烟、室内外空气污染、职业接触等,可能也是造成肺癌发病的原因。一项来自印度的研究显示,暴露于室外环境污染可显著提高肺癌的发病风险,而一项聚焦于印度尼西亚女性的研究显示,年龄超过50周岁以及存在EGFR基因突变与肺癌的预后有关;另一项Meta分析显示,年轻时存在结核病史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因素,且与吸烟史无关;一项系统荟萃分析显示,石棉暴露和肺癌发生风险呈线性相关。

  • 共识阐述:吸烟史以“年包”来进行定量衡量,吸烟是肺癌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在从不吸烟患者中,肺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肺癌风险因素及驱动基因突变的变化,不同国家可能有区别;结核病史需要考虑为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在高结核负担国家;在某些区域,石棉接触史及化石燃料暴露与肺癌发生风险有关。

筛查的目标人群及筛查间隔

USPSTF标准推荐年龄50~80周岁且吸烟至少20年包或戒烟少于15年的患者需要进行筛查。

  • 共识阐述:当选择低剂量螺旋CT筛查高危人群时,吸烟史和年龄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以下标准被USPSTF推荐:年龄50~75周岁;吸烟史≥20年包,戒烟<15年。除了上述标准外,在亚洲,非吸烟且年龄50~75周岁、一级亲属有肿瘤家族史的个体,同样需要接受低剂量螺旋CT筛查。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频率为每年一次,筛查间隔不超过两年,80岁以后可以筛查终止。

筛查方式的比较

在高危人群中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有效的方法。此外,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优于常规胸片筛查,但部分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尚无政府资助的大规模肺癌筛查数据。

  • 共识阐述:低剂量螺旋CT应当被推荐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根据患者吸烟史、吸烟程度,家族史等),年度或者隔年一次。

筛查的挑战及克服方法

尽管在中等以及低收入国家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有明显获益,但这一方式的广泛应用仍然存在有困难,包括低剂量螺旋CT的可及性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筛查项目的执行。其他相关的挑战包括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花费、结节的后续处理以及疾病的过度诊断。低剂量螺旋CT筛查更容易发现生物学行为更加惰性的肿瘤,这有可能加剧过度诊断。一项来自马来西亚的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患者不愿意接受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主要是由于价格过高;同时在印度等结核的高度流行地区,可能会增加筛查的假阳性结果。

  • 共识阐述:将戒烟项目纳入肺癌筛查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需要提高肺癌筛查项目的可及性及后续管理的能力,建立并执行风险预测模型,可以提高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效果。

肺结节的管理和监测

一项纳入2006年至2012年人群的研究显示,偶发肺结节占比超过30%,肺结节恶性的可能与患者的病灶直径相关。既往研究显示,在东亚人群中,修订后的Lung-RADS分级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筛查发现肺结节患者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并保持其特异性。

  • 共识阐述:在亚洲,推荐基于2018年更新后的Fleischner指南进行偶发肺结节的管理;并基于Lung-RADS或者修订后的Lung-RADS分级系统报告肺结节;推荐通过多学科团队进行肺结节管理

结 论

亚洲人群与高加索地区的肺癌患者在流行病学、吸烟、驱动基因突变状态有显著不同。目前很多亚洲国家,由于花费、低剂量螺旋CT可及性、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原因并未建立常规的肺癌筛查项目。希望本共识为亚洲人群的肺癌筛查提供建议和指导。

参考文献

David Chi-Leung Lam, Chong-Kin Liam et al. Lung Cancer Screening in Asia: An Expert Consensus Report J Thorac Oncol. June 28, 2023DOI:https://doi.org/10.1016/j.jtho.2023.06.014

CN-125586
过期日:2024-3-1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葛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本文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3年12月20日
王琼
株洲市第二医院 | 呼吸内科
目前很多亚洲国家,由于花费、低剂量螺旋CT可及性、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原因并未建立常规的肺癌筛查项目。
2023年12月17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内容很精彩,值得学习!
2023年12月17日
王晓辉
许昌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共识阐述:当选择低剂量螺旋CT筛查高危人群时,吸烟史和年龄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以下标准被USPSTF推荐:年龄50~75周岁;吸烟史≥20年包,戒烟<15年。除了上述标准外,在亚洲,非吸烟且年龄50~75周岁、一级亲属有肿瘤家族史的个体,同样需要接受低剂量螺旋CT筛查。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频率为每年一次,筛查间隔不超过两年,80岁以后可以筛查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