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王昊天医生:如何开展研究才能更好满足临床需求?

2023年12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众所周知,“教育”、“临床”和“科研”是梅奥诊所的三个标识性盾牌。科研的进步离不开医学工作者,尤其是临床医生的努力。同样,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知高度也依赖于前沿的科学研究进展。医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实践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内容,二者相得益彰,也都是当代临床医生的职责所在。肿瘤资讯特邀王昊天医生分享自己关于医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实践的体会。

新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医疗人才对于科研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医疗工作者尝试开展科研工作,希望将医疗资源转化为科研资源,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同时,医疗机构也在积极寻求推动科室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更高的诊疗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新的临床需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从个人方面,还是医学整体发展方面,医学科研都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临床,其实际应用和推广亦需要从临床实践中不断拓展和深化。同时,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还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临床困境及难题,同样需要不断的科研探索和研究,为临床诊疗难题寻求机制探索及解析。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如何平衡科研与临床工作;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值得探索的科学问题,并展开深入研究;如何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才能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也成为了每个想要开展科研工作的医疗工作者都将面对的问题。

准确识别临床需求

科研工作开展的第一步是准确识别临床实践中未被满足的需求。寻找需求可以通过日常诊疗工作中的观察、交流或检索核心期刊文献,查阅类似领域研究需求。临床医师应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从患者、教学经验、学术会议、期刊、同事中发现问题,只有准确找到亟待解决的问题,才有开展科研的空间。当然,问题的发现也需要兼顾现实意义,需充分考虑可行性、临床意义、创新性、伦理性及相关性,如果是临床研究,还需考虑其对于研究者、同行及可能的基金资助方的临床意义。因此,准确识别临床需求,并基于切实需求,由临床工作者发起包括临床、转化、基础等不同种类的科学研究,源于临床实际需求的科学研究应主要关注真实世界患者诊疗困境,聚焦临床中未被满足的需求,灵活应用真实世界产生的患者资料及数据进行临床拓展设计及深入基础机制挖掘,以期在标准的临床诊疗、研究及严谨的临床转化、基础研究之外,为临床患者的精细化全程诊治补充更多深层机制,剖析更多临床实际问题的深层含义。

设立探索性目标

找到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提出可以探索的临床问题之后,下一步便是设立探索性目标。科研目标应当是明确的、可衡量的,而不是一味追求假、大、空,应当密切关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回归临床、满足临床”应是探索性科研的初衷及终极目标,应当源于临床、证于临床,归于临床,为临床实际诊疗患者带来真实获益,甚至以期指导诊疗实践。例如,众所周知,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50%以上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为局部晚期或晚期,5年生存率不到15%,多预后不良。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将极大地改善疾病管理,尽早明确诊断和开始治疗是对提高肺癌治愈率、延缓患者生存时间十分必要的。病理诊断是包括肺癌在内所有肿瘤规范化精准诊治的第一步。目前在临床上,肺部良性结节和肺癌的早期筛查与鉴别主要是通过临床评估、肿瘤标记物等实验室检查、痰或胸水的细胞学检测、胸部X线片、胸部CT扫描、PET-CT检查、气管镜检查、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或胸腔镜检查等手段进行。但是上述不同检测方法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有创损伤、有限的检出率和阳性率及放射性辐射等问题,这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障碍。此外,相当一部分局部晚期或晚期肺癌患者由于高龄、严重的合并症、肿瘤靠近血管、肺功能难以耐受有创穿刺等原因,无法获得足够的组织活检来进行病理明确诊断。因此,探究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可以辅助肺癌诊断的无创性、或微创性、非侵入标志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促进疾病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值得探索的临床科研目标。此外,乳腺癌发病亦正在呈现年轻化趋势,对于围绝经期甚至绝经前患者,往往仍然有强烈的社会生活需求,在治疗中也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何帮助年轻乳腺癌患者缓解内心压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同样是值得探索的目标。

进行研究

应当使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来开展探索性研究,这些方法包括实验室研究、动物模型、人体试验或数据分析等。需要注意的是,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自行发起的临床研究,具有较强的自由度、设计性及创造性,开展探索性研究时,应保证研究设计和方法能够确实回答最初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见解。研究中更应该关注研究对象的个性化特点及细节,类似前文提到的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呵护,就需要相关心理科室专家的专业意见,并搜集相关数据尽心分析,再结合乳腺癌的相关临床特征,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为实际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证据和可能。

分析和解释结果

探索性研究达到某一里程碑时,可以得到一定的结果。此时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其中可能涉及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和结果解读等。常用的临床统计学方法需要根据研究设计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比如对两均数的比较,可根据数据样本的特点,选择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等。但在数据分析同时,还需要根据里程碑节点的研究结果,判断是否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验证,这又需要更多相关科室的协作,例如针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呵护,可能需要统计学、心理学、药理学以及其它学科的帮助。

验证和优化

经过分析和解释,如果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确实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下一步便是开展验证性研究以验证和优化已取得的结果,包括更大规模的人体试验、临床试验或观察性研究等。这一环节涉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入组,以及更大规模的数据收集、整理等。这一研究环节的作用是将研究结果的证据级别升级,增加循证医学证据,并真正将前期小规模探索性研究结果推广至临床实践,切实为临床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技术推广和应用

经过更大规模的研究,此前取得的成功经过验证和优化,如判断已经成熟,则可考虑将科研成果推广到临床实践中。这一环节涉及与临床医生、健康保健机构的合作,护师、门诊服务人员及相关组织的配合。如有必要,还需要传播研究成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上述步骤简单陈述了探索性研究的发起,实施及应用过程,当然,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以及相关人员的合作。在探索性研究开展过程中,需时刻注意保障研究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充分沟通,确保研究紧紧围绕临床需求,研究成果将切实作用于临床实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写在最后

真正的临床科研,是循证医学的需要,是医学科学进步的阶梯。现代医学中,临床和科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位好的当代临床医生,其临床与科研水平也许不一定可以并驾齐驱,但决不可能偏废任何一方,相信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会不断投入临床相关的研究。当然,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作为临床医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储备,才能够在关键时刻不和机遇失之交臂。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nn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w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