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年度重要进展

2023年12月01日
来源:中国乳腺病杂志

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防治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随着乳腺癌分子分型诊疗模式的建立和治疗药物的更新迭代,乳腺癌内科治疗已经形成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融合的成熟体系。中国乳腺癌患者基数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因此,研发适合中国人群的药物及探索合适的治疗方式,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改变乳腺癌治疗格局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国临床工作者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本文将全面回顾一年来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的重要进展,以期更好地指导乳腺癌的规范化诊疗。

20231201-130851.jpg刘佳璇,徐兵河. 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年度进展.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3,17(5):259-26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为456.8万例,死亡300.2万例,均位居全球第一[1]。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已经形成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融合的成熟体系。新药的研发与上市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临床工作者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回顾了一年来中国乳腺癌临床研究在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方面的重要进展,为临床诊疗和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HR阳性乳腺癌

对于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如何选择新辅助治疗的目标人群和治疗策略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2023年年会报道的FINEST研究是一项基于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开展的前瞻性2期临床研究,因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而终止[2]。虽然该研究结果显示HR 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不能从术前新辅助治疗中获益,但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序贯使用,且基因组层面的精准分析可帮助甄别和筛选合适的患者群体接受新辅助治疗。

内分泌治疗耐药是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联合使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lcin-dependent kinase 4/6, CDK4/6) 抑制剂可逆转内分泌治疗耐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已成为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策略。派柏西利是首个被批准用于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CDK4/6抑制剂。针对亚洲人群的3期临床研究PALOMA-4,纳入了既往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复发和转移的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研究证实派柏西利联合来曲唑对比安慰剂联合来曲唑组,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21.5个月vs13.9月,HR=0.68,P=0.0012)[3]

达尔西利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高选择性CDK4/6抑制剂,也是全球第4款CDK4/6抑制剂。DAWNA-1研究证实了达尔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既往经内分泌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组PPS延长(15.7个月Vs7.2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8%(HR=0.42,P<0.0001)[4]。该研究最新的随访数据也支持既往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达尔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二线治疗方案,该方案也已经写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中[5]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DAWNA-2评估了达尔西利的一线治疗效果,该研究纳入了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复发和转移的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达尔西利联合来曲唑或阿那曲唑组的中位PFS为30.6个月(对照组为18.2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9.0%(HR=0.51,P<0.0001)[6]。达尔西利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区别于其他CDK4/6抑制剂,达尔西利的肝毒性较小,总体安全性较好。这一重要研究支持达尔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且研究对象为中国人群,有望改写国内的临床实践指南。

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等CKD4/6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因此,继续研发兼顾疗效及安全性的CDK4/6抑制剂非常重要。2023年 ASCO年会上报道的LEONARDA-13期临床研究证实CDK4/6抑制剂来罗西利(lerociclib,GB491)联合氟维司群可降低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的进展期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且安全性优势明显,可作为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现有治疗方案的重要补充[7]。该研究发现来罗西利联合氟维司群相比于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的PFS 显著延长(11.07个月Vs5.49个月,HR=0.451,P<0.001),且在内分泌治疗原发性耐药患者组、肝转移患者组、绝经前或围绝经期患者组的亚组分析中,来罗西利联合氟维司群组均显著改善了PFS;此外,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更高,在意向性治疗(intention to treatment,ITT)人群中,来罗西利联合氟维司群组和安慰剂联合氯维司群组的ORR分别为23.4%和8.7%;同时,研究组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来罗西利联合氟维司群组中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1%)及腹泻(19.7%)的发生率较低未观察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3~4级腹泻和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因此,对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恢复不良和胃肠耐受性差的患者,来罗西利可作为首要选择的CDK4/6抑制剂。该研究的总生存数据及后续的亚组分析数据也值得期待。

吡罗西尼(birociclib)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另一个创新型CDK4/6抑制剂,其全国多中心、单臂2期临床研究结果在2023年ASCO年会发布[8]。多线治疗(包括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后进展且伴有内脏转移的HR阳性、HER-2阴性难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吡罗西尼单药治疗后,经研究者评估的ORR为22.9%(95%CI: 16.0%~31.1%),中位PFS为7.4个月(95%Cl: 5.5~9.2个月)。吡罗西尼单药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和血液学毒性,多为1~2级,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吡罗西尼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还需等待3期临床试验探索验证。

恩替诺特是每周口服1次即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组蛋白脱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的小分子靴向药。中国开展的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EOC103A3101 证实了恩替诺特联合依西美坦可让内分泌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获益[9]。与安慰剂联合依西美坦相比,恩替诺特联合依西美坦显著改善中位PFS(6.32个月vs3.72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6%(HR=0.74,P=0.021),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可耐受的血液学毒性。该研究证实恩替诺特联合依西美坦可为内分泌治疗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三阳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分子类型的乳腺癌,以HR和HER-2均表达阳性为特征。针对早期三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多以抗HER-2靴向治疗联合化疗为主,国内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化疗联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新辅助治疗早期三阳性乳腺癌的pCR率仅为20%[10],需要探索更优的治疗策略。全国多中心、单臂、前瞻性2期临床研究MUKDEN01首次探索了免化疗的口服药方案新辅助治疗早期三阳性乳腺癌,结果显示吡咯替尼+达尔西利+来曲唑新辅助治疗三阳性乳腺癌的pCR率为30.4%(95%CI:21.3%~41.3%),ORR为87.4%(95%CI:78.1%~93.2%),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无明显降低,无恶心呕吐、脱发等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安全性好[11]。该研究为化疗耐受性差、有生育需求的早期三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针对三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全国多中心3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SYSUCC-002证实了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联合内分泌治疗用于晚期三阳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非劣效于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方案(19.2个月比14.8个月,非劣效性P值<0.0001,优效性P值为0.248),且联合内分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远低于联合化疗组,是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的最佳替代方案[12]。2023年ASCO年会中报道的PLEASURABLE研究证实吡咯替尼、达尔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免化疗纯口服治疗方案在三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ORR为68.1%,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CBR)可达100%,PFS或OS数据目前尚未公布[13]

HER-2阳性乳腺癌

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可实现降期、避免胶窝淋巴结清扫,使患者获益,同时可提供药物治疗的疗效信息指导后续辅助治疗。对于HER-2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pCR率已被证实与OS正相关,因此新辅助治疗可能改善患者生存[14]。目前双靴治疗方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帕妥珠单克隆抗体)是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但仍需不断优化新辅助治疗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PHEDRA研究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吡咯替尼应用于新辅助治疗阶段,探索吡咯替尼或安慰剂联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和多西他赛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吡咯替尼组的pCR率为41%,对照组仅为22%(单侧P<0.0001),吡咯替尼组 ORR为91.6%,对照组为81.6%(单侧P<0.0001)[15]。该研究证实了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的新辅助治疗方案能够使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获益,展现了TKI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阶段的潜力,该研究的长期生存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该方案目前已作为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3)II类推荐用于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16]。吡咯替尼组的不良反应有所增加,未来需要加强不良事件管理以及寻找更加合适的治疗人群。

目前,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仍是双靴联合多西他赛,既往的多项探索性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作为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3期PHOEBE研究更新的数据显示,与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相比,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组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OS获益(未达到vs26.9个月,HR=0.69, P=0.02)[17]。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年会报道了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和多西他赛一线治疗 HER-2阳性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大规模前瞻性3期临床试验PHILA,结果显示:吡咯替尼组与对照组相比,中位PFS 显著延长(24.3个月vs10.4个月,HR=0.41,95%Cl:0.32~0.53;P<0.0001),中位PFS甚至取得了接近2年的生存获益(33.3个月vs10.4个月,HR=0.35,95%CI:0.27~0.46),其中经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亚组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获益[I8]。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和多西他赛未增加额外的不良反应,治疗相关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但3级腹泻主要集中发生于第1个治疗周期,后续周期中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均大幅下降,并且临床上对于腹泻的管理较为容易,总体耐受性良好。笔者期待随着随访期的延长,中位OS也能获益。

2023年ASCO年会中报告的另一项1b/2期临床试验也对双靴联合多西他赛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标准地位发起了挑战。泽尼达妥单克隆抗体(zanidatamab)是一种新型的HER-2靴向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结合HER-2的2个不重叠表位,即HER-2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结合位点和帕妥珠单克隆抗体结合位点。该研究发现泽尼达妥单克隆抗体联合多西他赛的方案一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ORR可达90.9%(95%CI:75.7%~98.1%),最常见的3级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8.6%),总体安全性可控[19]。因此,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抗 HER-2双特异性抗体联合多西他赛的方案也值得深入研究。

晚期乳腺癌脑转移的患者中约30%为HER-2阳性型,该类患者整体预后差,放射治疗仍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2期PERMEATE研究证实了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伴活动性脑转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局部放射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位PFS为5.6个月(95%CI:3.5~10.7个月),既往未接受局部放射治疗患者的中位PFS为10.8个月(95%CI:7.6~13.9个月),颅内病灶ORR高达74.6%[20]。2023年ASCO年会中报道了PERMEATE研究的3年随访结果,对于接受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HER-2阳性活动性脑转移乳腺癌患者,局部放射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患者的中位OS为31.5个月(95%CI:12.6个月~未达到),未接受局部放射治疗患者的中位OS为36.0个月(95%CI:24.5个月~未达到),进一步证实该方案可使HER-2阳性脑转移乳腺癌患者生存获益[21]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的出现已经改变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格局。2023年ASCO年会中报道了新一代位点特异性偶联切割型HER-2靶向ADC类药物FS-1502在难治性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1期研究结果。数据显示:FS-1502治疗接受过至少2线治疗的HER-2阳性难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ORR为53.7%,中位PFS为15.5个月,推荐的2期临床试验剂量为2.3mg/kg,每3周1次静脉注射[22]。FS-1502的总体耐受性良好,仅观察到轻微的眼毒性,未报告间质性肺病。目前3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进一步证实FS-1502对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国内对于二线及以上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疾病进展后抗HER-2治疗的选择仍比较有限,恩美曲妥珠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等新型ADC 虽已获得国外指南的认可,但国内因其价格原因可及性较差。伊尼妥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新型的抗HER-2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具有与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相同的HER-2抗原结合力以及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2023年ASCO年会上报道的ICU研究探索了伊尼妥单克隆抗体+优替德隆+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治疗既往使用过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和TKI类药物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46例患者的3个月PFS率为71.84%,达到预期统计学目标,中位PFS为5.59个月(95%CI:4.04~8.25个月),3药联合方案无4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只有周围神经病变和转氨酶升高各1例[23]。该研究中3个药物均为中国自主研发,其联合用药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后线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获益,为该类乳腺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

由于疫情期间各项管理措施影响,部分患者不能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为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中国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关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双口服、去化疗的DAP-HER-01研究,该研究评估了达尔西利联合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ORR数据于2021年ESMO年会中报道[24]2023年ASCO年会中更新了PFS数据[25]。DAP-HER-01研究纳入了不愿意化疗或不适合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HR状态不限),总体ORR为70.0%HR阴性和HR阳性患者的ORR分别为81.8%和55.6%,中位PFS为11.0个月(95%CI:7.3~19.3个月),HR阴性患者的中位PFS为16.6个月(95%CI:7.3个月~未达到),HR阳性患者的中位PFS为9.1个月(95%Cl:5.4~11.0个月)[25]。针对该研究中不同HR状态患者的不同PFS获益趋势,研究者继续开展了DAPHER-02研究,对于不同HR状态患者给予不同治疗策略,目前该研究正在入组中。

TNBC

既往对于 TNBC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是以蔥环类、紫杉类以及环磷酰胺等药物为基础,近年来含铂新辅助化疗用于 TNBC显示出非劣效的临床获益,且不良反应更小,紫杉类联合铂类方案已作为指南I类推荐用于TNBC 新辅助化疗[20]。中国开展的单中心随机对照2期临床研究首次证实了洛铂可显著提高早期TNBC术前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获益,其5年随访结果显示,与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对照组相比,联合洛铂组的ORR显著升高(92.9%Vs74.3%,P=0.001),pCR 率显著升高(41.4%Vs17.8%,P<0.001),病死率显著降低(10.1%Vs19.8%,HR=0.44,P=0.028),而3或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27]。2023年ASCO年会上报道了洛铂联合紫杉方案新辅助治疗TNBC的2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对比蔥环类联合紫杉方案,洛铂组pCR率和ORR均明显提高(46.8%vs22.9%,OR=2.960,P=0.016;95.7%vs75.0%,OR=27.500,P=0.011),3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更高,而其余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洛铂在早期TNBC新辅助治疗阶段的临床价值。

既往研究发现在TNBC新辅助治疗阶段加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pCR率和PFS,且无论患者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状态如何,均能从新辅助免疫治疗中获益[29]。2023年ASCO年会上报道的另一项临床研究cTRIO研究是国内首个开展的TNBC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卡铂方案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主要研究终点pCR率为56.5%,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1%[30]。该研究的后续随访结果值得期待。

TNBC复发风险高、预后差,易出现内脏转移,中位生存期约9~12个月,5年OS率不足30%[31]。因其对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目前晚期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仍为化疗。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3期临床试验GAP研究对比了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与吉西他滨+顺铂用于转移性TNBC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组的中位PFS 显著优于吉西他滨+顺铂组(9.8个月vs7.4个月,HR=0.67,95% CI:0.50~0.88,P=0.004),中位OS分别为26.3个月和 22.9个月(HR=0.62,95%CI:0.44~0.90,P=0.01)[32]。该方案有望成为晚期TNBC 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之一,为TNBC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肿瘤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突破,但目前国内尚无针对晚期TNBC免疫治疗的药物获批,以PD-L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ned death 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在晚期TNBC 患者中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仍有限。中国开展的首个针对晚期TNBC患者后线治疗的多中心2期临床研究证实,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艾瑞卡)联合阿帕替尼(艾坦)和艾立布林对后线治疗3次以上的晚期TNBC 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ORR为37.0%,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 rate,DCR)为87.0%,中位 PFS为8.1个月,且整体不良反应较轻[33]。这种创新的、相对低价的三联用药方案(艾瑞卡+艾坦+艾立布林)有望成为晚期TNBC患者的后线治疗新选择。

2023年ASCO年会上最新公布了中国开展的多中心、3期TORCHLIGHT临床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是中国首个在晚期TNBC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阳性结果的临床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相比,特瑞普利单克隆抗体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PD-L1阳性[联合阳性分数(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1]的首诊IV期或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显著延长中位PFS(8.4个月vs5.6个月,HR=0.65,95%CI: 0.47~0.91,P=0.0102)[34]。在PD-L1阳性和ITT人群中均观察到特瑞普利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组有明显的0S改善趋势,PD-L1阳性人群的2组中位0S分别为32.8个月和19.5个月(HR=0.62,95%CI:0.41~0.91),ITT人群的2组中位0S分别为33.1个月和23.5个月(HR=0.69,95%Cl:0.51~0.93)。特瑞普利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组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新的不良反应事件。国内研究者开展的另一项1b期临床试验探索了去化疗方案PD-L1抑制剂TQB2450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TNBC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显示:TQB2450联合安罗替尼方案用于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晚期TNBC患者的中位PFS为5.6个月(95%CI:2.9~7.5个月),中位OS尚未达到,安全性可控[35]。该方案对比单纯化疗治疗晚期TNBC的3期临床研究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乳腺癌的治疗正在迈进精准治疗时代。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对于TNBC精准治疗进行了多年探索,基于TNBC的复旦分型开展的FUTURE伞形临床试验系列研究开启了TNBC精准治疗的先河。单臂2期临床试验FUTURE-C-PLUS研究探索了法米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三联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免疫调节型(immunomodulatory,IM)TNBC的疗效和安全性。2023年ASCO年会中公布的最终数据显示,三联方案的ORR为81.3%(95%CI:70.2% ~92.3%),DCR为95.8% (46/48),中位 PFS 为13.6个月(95%CI:8.4~18.8个月),中位OS为29.4个月(95%CI:23.3~35.5个月),且安全性较好[36]。2023年ASCO年会中报道的FUTURE-SUPER研究旨在进一步验证对于TNBC进行复旦分型后给予精准治疗方案对比标准化疗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基于复旦分型的精准治疗组的中位PFS显著长于标准治疗组(11.3个月vs 5.8个月, HR=0.38, 95%Cl: 0.25~0.57, P<0.0001),ORR 也高于对照组(80.0% vs 44.8%, OR=0.2, 95%CI: 0.09~0.46)[37]。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1或2级,2组患者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事件。这一结果将推进晚期TNBC患者一线治疗策略的个体化和精准化。

结语

近年来,随着各类临床药物试验和新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乳腺癌患者的新型药物可及性和治疗策略选择性均大大提高。笔者期待未来中国临床工作者在乳腺癌临床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进展,为中国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张薪媛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张薪媛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