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磊/罗婷团队:年龄≤40岁的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结局

2023年09月2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健康医学研究院刘磊/罗婷团队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发表题为“Survival and trends in annualized hazard function by age at diagnosis among Chines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ged ≤40 years: case analysis study”的研究论文(点击下方二维码即可阅读原文),该文章探索了不同年龄段中国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差异。

微信图片_20230921143554.png

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与年龄较大的女性相比,年轻乳腺癌患者更易出现侵袭性肿瘤特征,预后也更差。几项研究报告称,年轻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和预后在不同种族中也有所不同。与白种人相比,年轻亚洲患者的晚期癌症比例较高,低分化癌症和浸润性乳腺癌亚型(三阴性和Luminal B亚型)的发生率较低,但预后较好。目前,很少有研究评估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不同年龄层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模式。该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1928例2008~2019年期间确诊,且年龄≤40岁的非转移性乳腺癌患者,18 ~ 25岁、26 ~ 30岁、31 ~ 35岁和36 ~ 40岁的患者分别占2.7%(n=53)、11.8%(n=228)、27.7%(n=535)和57.7%(n=1112),数据均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患者入组流程见图1。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分析、log-rank检验、Cox多元风险回归模型和风险函数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终点为患者无局部复发生存期(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BCSS)和总生存期(OS)。

图片1.png

图1 患者入组流程图

研究结果

2008~2019年间,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诊断率显著增加,其中26~30岁患者的诊断率逐年上升,而36~40岁患者的诊断率逐年下降,18~25岁患者的诊断率几乎持平。全人群5年LRFS、DMFS、BCSS和OS分别为98.3%、93.4%、94.4%和94%。

此外,越年轻的患者生存越差,18~25岁患者的5年LRFS(P< 0.001)、5年DMFS (P< 0.001)、5年BCSS(P= 0.04)、5年OS(P= 0.04)明显低于31~35岁、26~30岁、36~40岁患者(图2)。

1.png

图2 不同年龄段年轻患者的生存曲线 A: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B:无远处转移生存率;C: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D:总体生存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年轻乳腺癌群体的复发和转移风险曲线不断增加,在随访时间达14年均未达峰值,而乳腺癌死亡风险在2~3年达到顶峰,然后逐渐下降。当按年龄分层时,不同年龄层的复发、转移和乳腺癌死亡率的年化风险曲线显示出明显不同的趋势,尤其是乳腺癌死亡率。18~25岁患者在2~4年间乳腺癌相关死亡风险达峰值,26~30岁患者在0~6年和8~11年有两个峰值,而31~35岁患者在前10年均有较高的风险。26~30岁、31~35岁和36~40岁患者在随访期间均表现出复发和转移风险缓慢上升的趋势(图3)。

2.png

图3 全人群和不同年龄层患者的复发、转移和乳腺癌相关死亡率的年化风险曲线

研究结论

该研究强调了年龄作为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以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可能需要定制治疗策略的必要性,这些结果可以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解读

年龄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患者越年轻,预后越差,这可能与年轻乳腺癌较强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研究显示,年轻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更高,Ki-67高表达比例更高,脉管浸润的比例更高,三阴性乳腺癌比例更高。因此年轻乳腺癌倾向于具有更高复发风险的特征。目前国际上对年轻乳腺癌的年龄定义尚未统一,由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5~49岁,中国年轻乳腺癌(YBCC)专家组将40岁以下定义为年轻乳腺癌[2]

该研究提供了中国40岁以下不同年龄段(18~25岁、26~30岁、31~35岁和36~40岁)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结局的最新数据。结果表明,患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此外,患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不同年龄层治疗的失败模式有显著差异,原因可能包括RANK-配体、c-kit、乳腺干细胞和BRCA 1突变特征的表达差异,以及PI3K和Myc通路的差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年轻乳腺癌患者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

一项探索过去二十年中国年轻乳腺癌(≤35岁)的YBCC-Catts研究报告指出[3],35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患者治疗模式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显著变化,这可能有助于改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这项报告首次涵盖了多家医院年轻患者的详细治疗情况,并进行趋势分析,展示了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治疗策略的变化趋势。 

因此,当前以统一的标准治疗年轻乳腺癌的模式可能是不够准确的,需要进一步将年龄纳入预后评估及治疗决策的制定,且治疗模式随着时间推移可进行相应调整。未来,乳腺癌的个性化诊疗乃大势所趋,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年轻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潜在的指导价值,进一步探索导致不同年龄分层患者生存差异较大的原因。期待未来进行更多更大样本的多中心研究,使年轻乳腺癌的治疗更加个体化。

参考文献

[1] Wang Jun,Luo Ting,Xiang Zhong-Zheng et al. Survival and Trends in Annualized Hazard Function by Age at Diagnosis Among Chines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ged ≤40 Years: Case Analysis Study.[J] .JMIR Public Health Surveill, 2023, 9: e47110.
[2] 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
[3] Xue Wang, Changfa Xia, et al. Landscape of young breast cancer under 35 year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decades: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Y乳腺癌C-Catts study).[J]. EClinicalMedicine. 2023 Sep 22. 

作者介绍

罗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副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青年专家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青年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
四川省医学会乳腺病学专委会副主委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乳腺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乳腺疾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青委主委
四川省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分会常委、青委副主委
四川省肿瘤学会乳腺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作者介绍

刘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头颈肿瘤科主任

研究方向为头颈及乳腺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ACS Appl MaterInter、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Radiother Oncol、Oral Oncology、Head Neck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ESI高引论文2篇,NCCN指南引用2篇。参与了多个国内诊疗指南的编制,包括:《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2023版)、《乳腺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和《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

作者介绍

王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头颈肿瘤科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头颈及乳腺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在Clin Transl Med, NPJ Breast Cancer, Oral Oncol, Breast, Front Oncol, Cancer Med 等杂志发表多篇SCI论文。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Hed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w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