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精准医学视域下肿瘤全周期防治中西医结合实施思路(下)

2023年09月11日
来源:中医杂志

精准医学理念的提出为肿瘤全周期防治以及破解肿瘤病机多样性与证候群复杂性的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面对肿瘤带来的严峻挑战,精准医学的出现推动着中医肿瘤研究不断向疾病诊断精确化、证候辨识精细化、方药量效精准化、疗效评价精益化发展。

202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庞博教授团队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了基于精准医学视角的肿瘤中西医结合防治思路,提出肿瘤全周期防治应围绕“精准认识、精准防控、精准辨治、精准康复”四大阶段,倡导关口前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肿瘤全周期管理理念,构建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精准医学模式体系。【中医肿瘤资讯】将其转载如下,供临床医生学习和参考,篇幅所限,本期为下半部分。

上半部分详见:

https://doctor.liangyihui.net/?cc=1#/doc/118136


3 中西医结合全周期防治肿瘤的精准医学模式体系


3.1 精准认识:全程干预,动态管理

肿瘤是涉及多个脏腑的慢性、疑难性疾病,涉及癌前病变、肿瘤发生、复发转移等多个病理过程。基于精准医学理念在肿瘤全周期防治中的应用,首先要精准肿瘤认识,以肿瘤发生、发展、转归为研究对象,以全程干预、动态管理为主线,锚定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聚焦中医药诊断、治疗、康养这条轴线,从个体化角度将肿瘤视为可治疗、可调控的慢性病。其次要系统梳理肿瘤证候演变规律,以癌毒内袭、气机失调、正气亏虚为切入点重新审视肿瘤动态病机,重视肿瘤化毒、成癌、致虚的发展过程,以扶正培本、调气解毒为基础治法重新整理中医药肿瘤精准治疗方案。在剖析宏观与微观变化的层面上,将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疗效判定技术与中医诊断、证候研究相关联,进一步丰富肿瘤从痰、瘀、毒到微环境研究的科学内涵,为靶向肿瘤细胞、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研究提供借鉴。精准干预肿瘤发生发展关键时间节点,一方面通过肿瘤癌前、术前、转移前状态预警,识别合并症、并发症风险,找寻肿瘤全周期防治突破口,阻断肿瘤在各期中的持续性进展,建立“药物分子-靶点网络-疗效反馈”防控体系;另一方面进行肿瘤相关稳态研究,深入挖掘内皮细胞代谢、内质网应激等新兴研究领域,整合优势方案,协同建立多学科诊疗机制,构建肿瘤全周期一体化防治网络。


3.2 精准防控:关口前移,防重于治

精准防控的核心在于“控上游”,中医药深度介入癌前状态,尽早预防癌前病变向肿瘤转变。众多肿瘤在发病前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癌前病变状态,如肺癌前期可有肺结节病变;胃癌前期可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腺瘤等病变;胰腺癌前期可有慢性胰腺炎病变;结直肠癌前期可有息肉、腺瘤、炎症性肠病等病变。随着现代诊断技术(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大部分癌前病变可被尽早发现,并通过中医药的有效干预截断肿瘤进程。本团队重视肿瘤“关口前移,防重于治”理念,多年来从肺癌癌前病变及肺癌转移前微环境入手,以“扶正培本、调气解毒”理论为指导开展关于“肺磨玻璃结节-肺癌演进”临床和科学机制研究,创制双参颗粒等肺癌防治方药,既注重中医肿瘤病机、刻下症状、病势演变又兼顾现代精准医学病理变化。我们前期实验发现中药复方双参颗粒可通过S1pr1-stat3信号通路及抑制肿瘤源性细胞因子表达,抑制肺癌转移前微环境模型的成熟,发挥肺癌防治作用。中医防治肿瘤注重调神,认为恶性肿瘤的形成本于“神”变,生于“气”变,终于“形”变。在肿瘤各期防治中尤应重视神机在其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有研究者基于对各历史时期肿瘤情志致病理论的考察,发现导致肿瘤发生的核心情志病机在于影响气机运行,干扰神的功能,引发气结、气逆等改变,并伴随虚损病机与火热病机同在的现象。因此无论是在癌前、术前、肿瘤转移前甚至肿瘤晚期,都要注重怡情开导,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调气开郁之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焦虑、抑郁情绪),实现中医肿瘤防控与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有机结合。


3.3 精准辨治:中西互参,病证结合

中医药疗法与肿瘤精准辨治理念整合对突破肿瘤全周期治疗困局具有重大意义。如前文所述,精准医学视角下,我们要注重对肿瘤不同病理阶段的病机、证候进行细分,进而形成完整、规范的肿瘤中西医结合个体化精准辨治策略。以肺癌为例,肺癌癌前病变中肺气虚证占比最大,其次为肺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痰热郁肺证、肝郁气滞证,治宜益气养阴活血。以“非小细胞肺癌中医治疗方案的研究”为例,我们立足于病证结合的诊疗内涵,细化手术(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根治性同步化疗(滋补肝肾、活血解毒)、化疗和/或放疗(健脾和胃、清热凉血)、靶向治疗(健脾利湿、温肠止泻、凉血解毒)的治疗方案划分及肺癌术后、放射性肺炎、肺部感染、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不同并发症调治。治疗上按现代医学疗效划分,中医药治疗肿瘤组方中常包含治疗药、辅助药、改善症状药,其中治疗药主要作用在于缩小肿瘤、干预其持续进展,多为抗癌解毒类中药,如常用药对“龙葵-白花蛇舌草”(肺癌)、“半枝莲-夏枯草”(甲状腺癌)、“金荞麦-蒲公英”(乳腺癌、胃癌)、“石见穿-猫爪草”(肝癌、胆管癌)、“蛇莓-藤梨根”(食管癌)、“土茯苓-薏苡仁”(结直肠癌)等;辅助药主要在于减轻放疗与化疗不良反应,如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生脉汤等组方;改善症状药主要在于扶助正气、调畅气机,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肿瘤稳定率,如红景天、太子参、女贞子、枸杞子、白术、山药、荷梗、紫苏梗、焦三仙等。基于对“依症辨病,据病辨证,随症加减”的思考,肿瘤精准辨治仍要回归“病证结合”这条主线,将辨西医病名、中医病名与对症治疗相结合。本团队前期研究表明,中医药精准有效的综合治疗可将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提升23.3%,同时能降低15%的化疗骨髓抑制,减少12%恶心症状等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3.4 精准康复:调态防复,整合优势

“防-治-康-养”是肿瘤全生命周期治疗的基本思路,以结直肠癌为代表的众多肿瘤复发转移常在术后两年内发生,因此运用中医药手段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防止癌毒再度侵袭,对肿瘤闭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康复理念强调对患者瘥后精神、躯体功能障碍进行适度调节,通过借助传统功法、针灸推拿、康复中药等治疗手段,最大限度减轻疾病影响,恢复患者身心功能。针对肿瘤患者病后康复,一是要创新中医药与精准医学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模式,以康复期临床复查为桥梁,搭建康复期患者健康状态评估网络,依托移动通信技术与生物信息技术,精准运用形体识别、人脸识别、气味识别、人机对话、生物流体动力学等前沿信息采集技术,为肿瘤慢病管理做好信息化记录;二是要做好康复期饮食调养工作,由于饮食炎症指数增高及高盐饮食会增加患者罹患胃癌的风险,故而患者康复期间要保持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多食用蔬菜、瓜果等健康食品,减少对高脂肪、粗纤维等加重胃肠道消化负担食物的摄入,可配合补气健脾类中药健固患者脾胃功能;三是要强化患者带瘤生存理念,在疏导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基础上,将抗癌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康复期间可配合应用扶正解毒丸散类中药,取“丸者缓也”之功。


4 展望


随着肿瘤精准防控模式的转变,个体化诊疗由经验走向精准是中医药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如何将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突破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临床壁垒,如何精准把握中医药在肿瘤认识、防控、辨治、康复中的应用,科学化、客观化、路径化探索中医药肿瘤诊疗优势,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与解答的关键命题。肿瘤全周期防治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策略,精准施策应贯穿全过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精准医学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肿瘤全周期诊疗不断向疾病诊断精确化、证候辨识精细化、方药量效精准化、疗效评价精益化发展,精准医学模式必能打通中西医结合关键节点,发挥中医药治疗改善症状与带瘤生存并举的独特优势,推动肿瘤全周期防治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略;本文转载自文献:李奕,申倩,张国庆等.精准医学视域下肿瘤全周期防治中西医结合实施思路[J].中医杂志,2023,64(11):1085-1089+1116.】



责任编辑:云初
排版编辑:云初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看,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与观点,不代表肿瘤资讯平台意见,且肿瘤资讯并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若有任何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