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结肠癌+食管癌双原发伴肝脏双肺多发转移 | 替雷利珠单抗四联方案带来显著缓解

2023年08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结肠癌与食管癌都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恶性肿瘤,自免疫治疗时代开启以来,两类恶性肿瘤也都在免疫治疗的帮助下获得了生存结局的改善。而对于结肠癌、食管癌双原发肿瘤患者,由于发病数较少,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大量基于免疫治疗的联合方案仍处于探索阶段。

本次病例分享由甘肃省肿瘤医院李志虎教授带来一例结肠癌、食管癌双原发病例,患者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肺转移,不可手术切除,经MDT讨论后采取基于替雷利珠单抗的四药联合方案治疗8周期后达到PR,目前患者状态良好,保持随访中。

李志虎
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二科  副主任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委员
⽢肃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肃省医师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肃省⽼年医学学会委员
⽢肃省抗癌协会恶性实体瘤免疫治疗委员会委员

病例分享

基本信息

患者,男,70岁
主诉:2022-12-29 因“上腹部不适3月”就诊于我院
既往史:40年烟酒史(吸烟40支/日,饮酒6两/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病史。

诊断经过

2022-12-29 因“上腹部不适3月”就诊于我院,行胸部及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升结肠肠壁增厚明显,双肺多发结节影、肝脏多发结节,伴盆腔少量积液。

2023-1-4 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肠镜检查结果提示:升结肠溃疡性病变。病理检查结果回报:结肠中分化腺癌,基因检测结果汇报:KrasG12v突变型。胃镜检查结果提示:食管距门齿25cm可见浅表隆起性病变,约0.6cmX0.4cm大小,考虑为早期食管癌。食管病灶病理回报:食管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标记物检查结果提示:CEA>1000ng/ml,SCC正常。

诊断结果

该患者诊断为升结肠中分化腺癌与早期食管癌双原发癌。肝脏转移病灶3枚,最大直径4cm,双肺散在转移灶,共计11枚,直径1-2cm大小不等。考虑系右半结肠癌同时性肝肺转移。食管癌病灶相对局限,CT提示T1N0。

治疗经过

MDT讨论后考虑行免疫联合化疗方案,具体为:替雷利珠单抗200mg d1 + 贝伐珠单抗7.5mg/Kg + 奥沙利铂130mg/m2 + 卡培他滨1.0g/m2,bid,d1-14。

疗效评估

替雷利珠联合化疗8周期后评效PR,胸腹部CT回报,升结肠肠壁增厚明显缩小,肝脏多发转移瘤较前缩小,肺部转移瘤较前缩小。

1.png

图1. 患者治疗前后肝脏病灶对比

2.png

图2. 患者治疗前后肺部病灶对比

2023-6 行胃肠镜检查,镜下26-32cm镜下粘膜发红,NBI下可呈褐色,碘染呈豹纹样不染区。病理回报:胃镜下食管粘膜组织:游离上皮组织,部分区域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免疫组化结果回报: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细胞,P53(50%+),Ki67:60%+。肠镜检查提示升结肠粘膜粗糙,活检组织病理回报:升结肠中分化腺癌,CK8/18+,CK(L)(+),pMMR,Ki67:90%。

3.jpg

图3. 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对比

4.png

图4. 患者治疗前后肠镜对比

病例小结

患者诊断为升结肠中分化腺癌(伴肝、肺转移,KRAS突变型)与早期食管癌双原发癌。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8周期,疾病获得良好控制,原发结肠病灶退缩明显,患者腹痛症状消失,食管病灶再次活检提示从中分化鳞癌降至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肝肺病灶都明显缩小,疗效PR。后续治疗方案拟定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并定期随访,如病情控制良好,拟行肝脏或者肺局部射频处理进一步控制疾病并延长生存。

病例点评

杨燕
主任医师

甘肃省肿瘤医院消化肿瘤科 科主任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MDT专业委员会消化肿瘤临床
研究学组副组长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胃癌质控专委会委员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甘肃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甘肃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甘肃省老年协会胃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甘肃省抗癌协会热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甘肃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甘肃省联盟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专家点评


该患者为一例较为少见的双原发癌,其中结肠癌局部病期较晚,肿瘤负荷较大,CEA升高明显,考虑同时性肝肺转移,肝肺内皆散在多个转移灶,其中肝脏转移病灶3枚,最大直径4cm,双肺散在转移灶共计11枚,直径1-2cm大小不等,均无法手术切除,治疗策略为姑息性化疗,以尽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目的。食管癌病灶较为局限,病期较早,患者无任何吞咽困难症状,结合MDT讨论及患者治疗意愿,以肠癌晚期姑息治疗为主,暂不予食管手术治疗。根据《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3版)》[1],对于RAS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姑息治疗推荐FOLFOX/CAPEOX/FOLFIRI±贝伐珠单抗,考虑患者合并食管癌,可在此基础上联合食管癌一线治疗方案。

替雷利珠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型PD-1抑制剂,经过Fc段和Fab段的结构改造,在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上达到双重改进,目前已在多个实体瘤种中获得应用。此前,在RATIONALE 306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在全球人群和中国人群中都观察到生存改善[2,3]。并于2023年5月获批了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适应症。而在结直肠癌中,替雷利珠单抗也取得了关键突破,2022年ASCO大会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布了一项II期单臂临床研究的结果[4],该研究探索了替雷利珠单抗(T)+西妥昔单抗(E)+伊立替康(C)的TEC方案三线治疗BRAF/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可评估疗效的33例患者中,12例达到PR,14例保持SD,ORR为36.4%,DCR达到78.8%,截止2021年12月31日,23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中位PFS未到达。最常见的任意级别不良事件(AE)为皮疹(32例)、乏力(29例)、食欲下降(24例)、恶心(24例),4例患者出现≥3级AEs,分别是皮疹(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和呕吐(1例)。该研究显示了TEC方案在mCRC后线治疗中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不久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经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启动了随机对照研究TEC2研究的患者招募,将直接对比TEC方案和标准三线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病例中,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疗效达到PR,胃镜下可见食管肿瘤已基本消失,结肠病灶退缩明显,肝脏、肺部转移病灶也已得到控制,后续将继续接受基于替雷利珠单抗的联合方案维持治疗并进行随访,考虑局部治疗的干预时机。



参考文献

[1] 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3版)

[2] RATIONALE-306: Randomized, global,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Phase 3 study of tisle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or 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2022ESMO-WCGI.LBA-1.

[3] Randomized, Global, Phase 3 Study of Tisle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or 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ATIONALE-306): China Subgroup Analysis. 2023AACR Poster.

[4] Xu X,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islelizumab plus cetuximab and irinotecan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RAS wild-type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Preliminary findings of a phase II, single-arm study[J]. 202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B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8月07日
李全泳
中山市博爱医院 | 肿瘤科
希望指南快点跟新,目前有个肠癌肝转移,黄疸指标高的选择方案困难啊
2023年08月05日
何小罗
新沂市人民医院 | 胃肠外科
多发肿瘤的治疗综合研究尚处起步阶段
2023年08月04日
王晓辉
许昌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布了一项II期单臂临床研究的结果[4],该研究探索了替雷利珠单抗(T)+西妥昔单抗(E)+伊立替康(C)的TEC方案三线治疗BRAF/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可评估疗效的33例患者中,12例达到PR,14例保持SD,ORR为36.4%,DCR达到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