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之声】【重磅综述】华山医院牵头完成中国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的循证专家共识(上)

2022年10月28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亚型,发病率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4%。由于肿瘤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常规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BBB),且肿瘤分子分型恶性程度较高,因此,该亚型淋巴瘤的预后远落后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系统性淋巴瘤。然而,目前中国国内尚无专门针对PCNSL的临床实践循证共识。因此,目前亟需通过制定相关专家共识,提升不同地域医疗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规范诊治过程,使患者在延长生存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并为将来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奠定诊治技术同质化的基础。
近期,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制定的《中国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的循证专家共识》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上。【血液肿瘤资讯】现将相关精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1.png

背景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限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组织病理学诊断主要为大B细胞淋巴瘤。为了向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具体、循证的建议,并促进对PCNSL患者进行更规范、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来自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恶性肿瘤学分会的专家小组共同制定了本循证共识。

经过全面检索文献并进行系统回顾后,进行了两轮德尔菲(Delphi)讨论,对以下建议达成共识:

  • PCNSL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标本应通过多模式断层扫描引导的活检或微创手术尽可能安全、全面地获取。如果患者状态允许,活检前对于疑似PCNSL患者应停用或不给予皮质类固醇。

  • 当在必要时间点使用全身PET-CT时,应进行MRI(增强和DWI)诊断和评价PCNSL患者。

  • 微型精神状态检查可用于评估临床管理中的认知功能。

  • 新诊断的PCNSL患者应接受以高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并可在诱导治疗时接受含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作为巩固治疗。

  • 复发或难治性PCNSL患者可接受伊布替尼联合或不联合高剂量化疗作为再诱导治疗。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可用于化疗无效且既往接受过全脑放疗的患有限复发病变的PCNSL患者。

  • 疑似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PVRL)患者应通过玻璃体活检进行诊断。同时伴有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VRL)的PVRL或PCNSL患者可接受全身和局部联合治疗。

本共识使用GRADE系统来确定建议的强度(强或弱)(表1):

表1. 证据质量和建议强度

2.png
并经过两轮德尔菲(Delphi)讨论,综合考虑循证证据的质量、患者偏好和价值观、损益平衡、资源利用、公平性、和可接受性(表2):

表2. 推荐分类

3.png

诊断方法

活检

建议:PCNSL患者尽可能安全、全面地通过多模态断层引导活检或微创手术获取组织病理学标本(2C)。

PCNSL患者常见多发病灶,通常累及脑深部组织。切除这些深部病变可能导致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如果存在囊肿或肿瘤边缘不清,手术将更具挑战性。因此,不建议PCNSL患者通过接受切除术获得病理标本。在一些研究报告中,接受切除术(全切除或次全切除)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达到完全缓解(CR)的几率更大。但在活检组和切除组之间未观察到OS的显著改善,且开颅切除术与高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然而,这些研究大多质量较低,是在目前化疗广泛应用之前进行的。由于以高剂量(HD)甲氨蝶呤(MTX)为基础的化疗可使PCNSL达到最佳的细胞减少效果,因此手术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的标本用于诊断,而不是切除肿瘤块,以维持患者的神经功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QoL)。

通过更新Labak等人在2019年发表的系统综述,并分析了22项回顾性研究,接受切除的 PCNSL患者与接受活检的PCNSL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RR=1.00,95%CI 0.65~1.54,P=0.244)。考虑到近年来切除、化疗、放疗和活检的巨大技术变化,对2010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进行了单独分析。

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切除和活检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2010年之前,RR=1.00,95%CI 0.44~2.30,P=0.102;2010年之后,RR=1.00,95%CI 0.60~1.65,P=0.403)。更新的Labak综述中,确定了近5年发表的8篇论文:均表明手术切除可能带来更多获益。然而,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未分析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还有一些研究纳入了HD-MTX作为标准化疗药物广泛应用前的病例。因此,以获取病理标本和做出诊断为目的,应更多地关注PCNSL患者的安全而不是PCNSL细胞减少,以便进行化

此外,这些开颅切除术的早期研究是在MR成像、神经导航和荧光引导手术的广泛应用之前进行的,所有这些都提高了当前神经外科技术的安全性。考虑到早期研究中证据等级较低,深部病变切除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以及其他指南/共识和当前临床实践经验提供的建议,建议采用多模式断层成像引导活检或微创手术来获得病理标本。对于那些术后神经功能能很好维持的浅表和单一病变的患者,可以考虑全切除术而不是次全切除术。

术前皮质类固醇治疗

建议:如果患者状态允许,建议在活检前停用或不给疑似PCNSL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1C)。同样,如果患者状态允许,建议疑似PVRL患者应在活检前至少2周停用皮质类固醇(2D)

皮质类固醇给药是PCNSL治疗方案的主要组成成分,因为其可降低有脑疝风险患者的颅内压。既往误诊为葡萄膜炎的PVRL患者通常接受皮质类固醇缓解症状。然而,皮质类固醇可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或溶解,导致病理学家在类固醇治疗后难以做出准确诊断。BSH(2019)、EANO(2015)和 NCCN(2012)指南均建议患者在活检前停用皮质类固醇。如果术前使用类固醇,需要通过增强MRI重新评估肿瘤病变。

尚无前瞻性对照研究关注活检前PCNSL患者是否应停用皮质类固醇。一些回顾性研究显示,皮质类固醇对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均存在局限性,降低了证据的质量。因此,它们没有被用来支持这项建议。一项对25例术前接受类固醇治疗(2~30天,平均5天)的PCNSL的回顾性研究显示,25例患者中仅有13例发生单次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76例PCNSL患者,包括32例开颅手术活检和44例立体定向活检。结果显示,33.3%接受类固醇治疗≤1周的患者存在假阴性诊断,而57.1%接受类固醇治疗>1周的患者存在假阴性诊断。一些病例报告(2006,n=4;1990,n= 2)也表明皮质类固醇会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分析了术前接受类固醇治疗平均持续时间为5天的PCNSL患者,仅1/18的患者未进行诊断性活检,表明短期术前类固醇治疗不会干扰病理诊断。皮质类固醇治疗组颅内病灶大小不受控制可能是得出该结论的一个原因,表明证据质量较低。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没有证据支持。例如,在一项分析135例活检前接受类固醇治疗的患者和20例未接受类固醇治疗的患者的研究中,非甾体类组的PCNSL诊断率高于类固醇治疗组 (5/20 vs. 15/135)。然而,作者得出结论,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99)。在其他仅有4~8例患者的研究中观察到相似的结果。由于这些研究的质量较低,未在建议中使用这些研究。

考虑到活检和病理学在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患者的状态允许停用皮质类固醇,建议在经增强MRI成像证实的颅内肿瘤患者中暂停使用皮质类固醇。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无法识别颅内肿瘤的患者中,建议停用皮质类固醇,并通过MRI成像进行密切监测。如果肿瘤复发或进展,也应进行活检。

关于皮质类固醇应停药多长时间的问题,尚未研究皮质类固醇停药的最佳持续时间。合格研究的退出时间范围为术前1天至6个月。两项综述建议在活检前停用类固醇至少一周 。然而,两个国际专家共识小组(2021和2009)建议在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术前停用皮质类固醇至少两周。为了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未来还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前瞻性研究。

影像学检查

建议推荐MRI(增强和DWI)用于PCNSL患者的诊断和评估(1B)。建议在某些时间点,如初诊或复发时,使用全身PET-CT评估PCNSL患者(2B)

影像学检查可无创性显示颅内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形态,有助于PCNSL的诊断、分期及反应监测。

PCNSL诊断时的影像学结果随患者的免疫状态而变化。在一些文献研究中比较了免疫功能正常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MRI成像的详细表现:PCNSL的典型表现为颅内单发或多发病变,后者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更常见。肿瘤肿块多发于幕上额颞叶深部白质,侵及基底神经节、胼胝体等近端中线结构。部分患者还合并眼内淋巴瘤。

MRI图像通常显示病灶分布于颅侧脑室周围结构,边界清楚,瘤周轻中度水肿。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增强扫描常表现为“fist”、“incision”或“有angular”征,而大多数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环形强化。然而,与免疫反应和放化疗相关的出血和钙化在PCNSL中是非典型的。

此外,功能性MRI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MRS)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有助于区分免疫缺陷患者的PCNSL与胶质母细胞瘤(GBM)、颅内转移瘤和弓形虫感染(Tom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然而,PCNSL的罕见病理类型,例如血管内淋巴瘤,很难通过影像学诊断。建议在在PCNSL治疗和监测包括缓解、进展和复发的过程中,推荐常规增强MRI

PET-CT对PCNSL病灶敏感,可帮助确定肿瘤的范围及周围组织的任何受累情况。PCNSL的FDG摄取高于GBM和转移性脑瘤。因此,建议在特定时间点(如初诊时和疑似复发时)将 PET-CT 作为PCNSL的诊断和分期方法之一。不同影像学检查之间的互补性可提高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需要研究成像方式的成本效益。

没有研究比较MRI和全身PET-CT对PCNSL患者的倾向性。有一项系统性综述,重点关注 PET-CT在PCNSL患者中的诊断效率。纳入了29项合格研究,显示FDG-PET(CT)在PCNSL中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为87%和85%。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OR值分别为84%、87%和29.78。结果表明,在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患者中,治疗前PET-CT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另一项诊断研究(2010)显示,所有具有典型MRI表现的PCNSL病灶在PET-CT中均表现出强烈的FDG摄取。然而,对于非典型PCNSL患者,FDG摄取分析不足以发现颅内病变。非典型病灶的半定量FDG摄取值(SUVmax)和定量FDG流入速率常数(Ki)显著低于典型MRI表现。只有K3值有助于区分PCNSL与炎症或其他肿瘤(典型 vs 非典型 vs 炎症:0.106±0.032 min-1 vs 0.102±0.030 min-1 vs 0.064±0.014 min-1,P<0.01)。PET-CT和MRI的结合将提高PCNSL和GBM之间诊断鉴别的准确性。

2021年2月,国际原发性CNS淋巴瘤协作组(IPCG)发表了共识声明,建议对PCNSL患者进行MRI和PET成像,以改善诊断和治疗反应评估。一项比较不同时间点PET-CT和MRI有效性的研究显示,8例患者中的6例PET-CT和MRI表现一致。在治疗后的长期随访期间,1例患者复发,PET-CT比MRI成像早9周识别出复发病灶。

认知功能评估

建议在PCNSL患者的管理中使用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估认知功能(2B)。

肿瘤本身和治疗相关的神经毒性均会影响PCNSL患者的认知功能,导致QoL下降和社会能力受限。因此,PCNSL患者的管理应充分考虑治疗方案的净临床获益,其中认知功能评估是必要的。建议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进行终身随访。在临床实践中,认知障碍的定义是经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校正后,测试分数比给定测试的标准分布的平均值差≥1.5 SD。建议使用认知功能筛查试验中最常用的MMSE筛查和评价PCNSL患者的基本认知功能,因为其操作简单、容易操作。建议酌情使用其他综合认知测试集,包括评估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和视觉空间能力。

接受认知障碍临床试验的PCNSL患者应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使用神经认知测试集对认知功能进行详细评估。通常,神经认知评估集包括7项标准化测试,涵盖对疾病和治疗反应敏感的多个领域(例如,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记忆/命名、视觉空间能力)以及QoL问卷。认知功能的每个特定方面可以通过1~2项测试来解决,测试时间总计为30~60 min。

更新了2018年之后发表的系统综述。42项研究符合系统综述的条件,包括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和38项队列研究(n=1990)。与基线状态相比,诱导化疗后PCNSL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有所改善。在接受免疫化疗或静脉和鞘内化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相似的效果。目前尚不明确放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相比标准剂量的WBRT,减低剂量的WBRT似乎对认知功能没有负面影响。

2019年发表了一项RCT,评估了接受WBRT或ASCT作为巩固治疗的PCNSL患者的认知功能。显示接受WBRT的患者半数以上认知功能下降,而接受ASCT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执行功能改善。2021年发表的另一项临床试验比较了接受减量放疗、化疗和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的认知功能端点。将基线状态与放疗后不久进行比较,2年后所有神经认知区域的测试评分均有统计学改善;但仅运动速度有临床改善,平均评分仍低于正常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在2年随访期间,神经认知领域的评分保持稳定。

考虑到IPCG和BSH(2018)的建议以及神经认知测试在中国的可用性,总结了适用于中国PCNSL患者的认知功能测试集(表3)。推荐的认知功能检查筛查工具为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推荐使用EORTC QoL问卷评价患者的QoL。一个系统全面的评估工具集应涵盖认知功能的各个子认知领域,包括语言记忆(语言学习测验—华山修订版)、注意力(Stroop测验、数字跨度测试)、执行能力(Stroop测验)、视觉空间能力(画钟、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等。

表3.基线和随访时对PCNSL患者的神经认知评估建议

4.png

诱导治疗

 方案

建议:如果患者适合化疗,建议新诊断的PCNSL患者应接受基于HD-MTX的联合治疗方案(1B)。联合治疗可以是利妥昔单抗(2C)、阿糖胞苷(2B)、TMZ(2C)或其他可以通过BBB的药物(2C)。

MTX是治疗PCNSL的基础治疗药物。穿透BBB的静脉注射MTX剂量一般为1~8 g/m2,CSF中细胞毒性浓度> 3g/m。因此,在充分水化和碱化的患者中,在亚叶酸补救治疗后,3~3.5 g/m2 MTX通常耐受良好且有效。

快速输注(2~3 h)可在CSF中产生更好的治疗浓度,中国专家组建议输注持续时间为3~4 h。大多数RCT每3~4周进行一次诱导治疗,共4~6个周期,但最佳周期数尚未达成共识。具体而言,ENOS建议在2~3 h内静脉输注HD-MTX,诱导治疗包括2~3周/周期,至少4~6个周期(一个很好的实践点)。但是,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基于HD-MTX的化疗,可考虑将放疗作为替代治疗。CSCO指南还建议,当患者无法进行全身化疗时,应将WBRT作为诱导治疗的最佳选择。

在既往研究中报告了多种联合治疗,包括HD-MTX与利妥昔单抗、TMZ、异环磷酰胺、HD-阿糖胞苷、塞替派(T)、卡莫司汀、替尼泊苷、丙卡巴肼和长春新碱。包括阿糖胞苷或利妥昔单抗联合MTX的治疗方案显示缓解率获益。与二联或三联疗法相比,四药或五药联合方案获得了更高的缓解率。

对16项符合条件的RCT进行了系统综述(包括在中国进行的11项研究)。荟萃分析显示,双联、三联、四药或五药联合治疗方案的ORR分别约为0.7、0.79和0.85。与不含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相比,在基于MTX的化疗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的ORR更高(RR=1.31,95%CI 1.20~1.43,P<0.001),PFS改善(HR=0.84,95%CI 0.73~0.96,P=0.009),但未观察到OS的显著差异(HR=0.89,95%CI 0.78~1.02,P=0.09)。

同样,与单用HD-MTX方案相比,HD-阿糖胞苷和HD-MTX方案获得了更高的CR率(RR=1.66,95%CI 1.19~2.32,P=0.003),但PR、OS和PFS无显著差异。然而,在评价替莫唑胺的RCT中观察到了矛盾的结果。Omuro等人的研究表明在老年患者中,MTX+P+长春新碱+阿糖胞苷的中位OS显著高于MTX+TMZ(31m vs. 14m)。另有研究显示,MTX+TMZ治疗的ORR高于MTX+WBRT治疗的对照组(83.3%vs.54.2%,χ2=4.752,P<0.05)。

应仔细评估含MTX方案的毒性,尤其是对于有肾病史的老年、脆弱患者,需要在治疗前进行全面评估。HD-MTX输注前后需要充分水化、碱化、亚叶酸解救及监测血清MTX浓度。考虑MTX方案的患者应至少每天有2000~3000 mL/m2的尿量,HD-MTX不应用于肌酐清除率<30 mL/min的患者。目前,根据基线肾功能,MTX剂量降低方法尚无公认的指南,剂量降低方案尚未达成一致。在HD-MTX给药后24、48和72小时监测血清甲氨蝶呤浓度将有助于早期发现延迟的甲氨蝶呤清除。

另一种HD-MTX相关毒性是急性肝损伤,通常发生在给药后1~3天,通常表现为暂时性转氨酶升高。在转氨酶和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之前,不应给予调整剂量的HD-MTX。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应慎用HD-MTX。
基于MTX的四联方案比双联/三联方案更常见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s)。联合化疗后约60%的患者发生3~4级AE,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在HD-阿糖胞苷和HD-MTX联合治疗方案中很常见,采用四联方案的患者中,72%的血液学AE严重程度增加至3~4级。

对于老年PCNSL患者,中国专家共识(2019)建议HD-MTX不应视为50~60岁患者的常规治疗,且不应用于≥60岁的患者。然而,英国专家建议,HD-MTX治疗的可行性应由患者的PS(一般表现状态)决定,年龄本身不应成为治疗决策的关键。此外,一些研究表明,老年PCNSL患者可从HD-MTX治疗中获益。由于PCNSL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疾病,全面的老年病学评估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从而有利于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利妥昔单抗

建议新诊断的PCNS-DLBCL患者可以在诱导治疗中接受含利妥昔单抗的方案治疗(2C)。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CD20抗体,是治疗成熟B细胞NHL的标准成分,可显著改善B细胞NHL的PFS和OS。NCCN(2021)、CSCO(2021)和BSH(2018)指南均将利妥昔单抗联合HD-MTX作为诱导方案。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增加新诊断患者的缓解率和PFS,且不会增加SAE风险。然而,研究未显示OS获益。支持在新诊断患者中早期应用利妥昔单抗,可能是因为淋巴瘤浸润对血脑屏障的破坏增强了利妥昔单抗的穿透能力。因此,对于新诊断的PCNSL患者,推荐利妥昔单抗(375 mg/m2)联合HD-MTX的一线诱导治疗。然而,利妥昔单抗未显示对总生存期有益。此外也应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

对纳入的13项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综述(2项RCT和11项回顾性队列研究,n=1222)。结果显示,与不含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相比,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PCNSL患者(9项研究为375 mg/m2,3项研究为500 mg/m2)的ORR(RR=1.22,95%CI 1.12~1.32,P<0.001)、CR率(RR=1.34,95%CI 1.18~1.51,P<0.001)和PFS(HR=0.73,95%CI 0.61~0.88,P=0.001)在统计学上显著更高。然而,OS无显著差异(HR=0.82,95%CI 0.67~1.01,P=0.06)。关于利妥昔单抗治疗PCNSL的安全性,在分析中未观察到AE的显著差异,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肝毒性(RR=1.01,95%CI 0.69~1.47,P=0.98)和肾毒性(RR=1.42,95%CI 0.60~3.39,P=0.42)。 

巩固治疗

建议与未减量WBRT相比,建议ASCT可作为适合预处理化疗的PCNSL患者的巩固治疗(2C)。

对于达到CR或不能确认CR(CRu)的患者,巩固治疗包括清髓性化疗联合ASCT、WBRT和非清髓方案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期。其中WBRT是PCNSL患者常规使用的巩固治疗。然而,迟发性神经毒性以及神经认知功能和QoL下降的风险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相反,ASCT在过去10年中已成为年龄小于70岁、器官功能良好的PCNSL患者的新型巩固治疗。考虑到基于塞替派的预处理方案对患者神经功能和QoL的优势,以及与非降低剂量(≥36 Gy)WBRT相比具有相当的治疗效果,因此建议使用基于塞替派的预处理方案。然而,应注意ASCT血液学AE的高发生率和治疗相关死亡的可能性。还应考虑成本和患者的经济状况。

对6项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综述(2项随机对照研究,1项非随机对照研究,1项队列研究,2项病例系列研究,n=535)。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作为巩固治疗,ASCT和非减量WBRT具有相似的ORR、2年PFS和2年OS。接受ASCT治疗的患者发生3/4级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RR=13.28,95%CI 5.16-34.15,P<0.001)、血小板减少(RR=26.55,95%CI 6.81-103.59,P<0.001)、贫血(RR=9.01,95%CI 2.20-36.88,P=0.002)、发热(RR=14.22,95%CI 1.94-104.09,P=0.009)、胃肠道AE(RR=21.83,95%CI 1.32-361.77,P=0.03)和黏膜炎(RR=29.42,95%CI 1.80-480.16,P=0.02)。在肝、肾和心脏损伤、急性神经毒性和给药相关死亡率方面未观察到显著差异。

IELSG32试验比较了2017年接受WBRT治疗的30例患者和接受ASCT治疗的27例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分析分为早期和晚期效应,分别与巩固治疗后不久和巩固治疗后2年相关。两种巩固方法均显示神经心理功能迅速改善。特别是ASCT组在ASCT后即刻的视觉构建能力(visual construction ability)(Rey复杂图形复制)、注意力和执行功能(atten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连线轨迹追踪测试[Trail Making TestA]、Trail Making Test B、Trail Making Test B-A、音素语言流畅性)和2年随访时的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Rey延缓回忆听觉词语学习测试Rey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delayed Recall)均有显著改善。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显示WBRT组的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明显受损。2019年,PERCIS研究表明,在≤60岁的PCNSL患者中,ASCT往往是巩固治疗的首选。超过一半接受ASCT治疗的患者表现出神经心理学评分改善,而超过一半接受WBRT的患者测试评分较低。

基于有限的研究数量,在神经功能损伤方面,减低剂量的WBRT的毒性似乎低于非减量WBRT,并显示了与ASCT相似的反应。目前,对于全身诱导治疗中达到CR以下的患者,建议使用高达36 Gy的WBRT,使照射大体病变的推量增加到总共45 Gy。因此,对于达到CR/CRu但不能耐受ASCT治疗的PCNSL患者,考虑到神经毒性和治疗有效性的平衡,可以考虑将减低剂量的WBRT(< 23.4 Gy)作为巩固治疗策略之一 。然而,尚无研究直接比较剂量减少的WBRT和ASCT对治疗效果和AE的影响。

作为一种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的疾病,一定数量的PCNSL患者无法耐受清髓性化疗或不接受WBRT相关神经毒性的风险。非清髓性方案如HD阿糖胞苷、依托泊苷或常规HD-MTX治疗可作为这些患者巩固治疗的替代选择。清髓性和非清髓性巩固治疗之间的最佳选择尚无明确共识。精心设计的关于巩固策略的年龄分层研究将有助于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的证据。

参考文献 

Tong Chen, Yuanbo Liu, Yang Wang, et al; Evidence-based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in China;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https://doi.org/10.1186/s13045-022-01356-7.


责任编辑:Luna  
排版编辑: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