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十六)第六届杭州湘湖国际乳腺癌峰会暨第七届杭州湘湖乳腺癌中青年论坛-21日大会主会场

2022年08月31日
来源:乳此新生

第六届杭州湘湖国际乳腺癌峰会暨第七届杭州湘湖乳腺癌中青年论坛2022年8月21日上午的大会报告如火如荼的进行

01


大会报告第一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江泽飞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月平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金锋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程晶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孟旭莉教授及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宋向阳教授主持。

首先,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吴炅教授作了“中国乳腺癌外科诊疗现状和展望”的报告。吴教授针对中国乳腺癌外科诊疗近年的飞速发展及当下现状展开描述:(1)吴教授讲述了保乳手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虽然保乳手术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保乳率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随后,吴教授介绍了王永胜教授团队深耕的内乳前哨淋巴结(IMSLN)显像新技术,有较多研究正在开展,值得期待更好的结果。(2)关于乳房重建,特别是即刻乳房重建,吴教授介绍了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在保证患者预后的同时,在美观上有了更高的期待。(3)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结水肿问题,吴教授从三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解决方案:1)预防重于治疗;2)康复功能锻炼;3)外科治疗。最后吴教授总结认为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需要更全面的视角,要多学科合作,个体化精准治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江泽飞教授带来了“2022年CSCO乳腺癌指南更新要点”的授课。江教授指出,《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自2017年颁发以来,一直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诊疗手段可及性和肿瘤治疗社会价值,致力于为中国及类似国家、地区推荐最佳治疗方案,目前已完成了第五版的更新。《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是根据国内现阶段发展情况,面向全社会发布的乳腺癌诊疗指南,将利于提高国内标准化诊疗水平,提升患者诊疗效果。随后,江教授对新版指南进行了要点解读,分别从HER2阳性及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术后辅助及辅助强化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以及脑转移、骨转移治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最后,江教授提到,指南在发布纸质版的同时,也更新了智能版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帮助各地医生随时获取最新实时动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杨文涛教授带来了“乳腺癌病理进展热点分享”的授课。杨教授对ASCO最新指南中晚期乳腺癌系统治疗的生物标记物部分进行了更新解读。首先,杨教授提到目前新型药物用于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研究正在有序开展,而HER2低表达的分布在HR+中的比例是多于TNBC的,经过对一系列临床研究数据的梳理,杨教授指出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HER2低表达的预后价值,主要原因包括:1)患者人群(HR+/HR-,分期)不同;2)研究设计/终点(治疗策略、随访时间)不同;3)HER2状态是否经过再次复核不同;4)检测手段、检测抗体和平台不同。此外,戈沙妥珠单抗的一系列研究也提示TROP2这个靶点的临床意义,但是TROP2表达检测的临床应用缺乏证据,来自于单个小样本临床研究中提示20%的TROP2低表达对SG获益不显著,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是否需要TROP2表达检测来筛选可能从SG治疗中的获益人群。最后,杨教授对免疫治疗的PD-L1的表达检测也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提出,Dako-PD-L1免疫组化22C3试剂是FDA批准的判断TNBC患者是否适合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唯一伴随诊断试剂。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乳腺诊疗中心主任沈坤炜教授就“可手术乳腺癌全身辅助治疗的进展”作了精彩的报告。沈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1)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理念的进展,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作为TNBC新辅助治疗中的标准治疗,治疗方案的改变主要来源于许多临床研究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还是keynote-522研究,无论患者PD-L1的表达如何,化疗联合PD-L1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pCR率,术后继续使用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EFS。此外,在non-pCR TNBC中,keynote-522建议继续使用ICIs,沈教授提出根据目前MBC的临床试验结果,有一部分高危、肿瘤病灶残留较多的病人,可以尝试PARPi联合ICIs。(2)HR+/HER2-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进展,特别是monarchE临床研究中阿贝西利在辅助内分泌治疗3个月内及术后16个月内都可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FDA批准的阿贝西利用于早期乳腺癌的适应症是ki-67≥20%,而NCCN指南中符合monarchE入组标准的患者均可以使用,沈教授自己中心的数据表明,淋巴结4颗及以上的患者,无论ki-67高低,CDK4/6抑制剂的使用均可获益。(3)gBRCA突变乳腺癌的治疗,沈教授认为OlympiA临床研究将推动临床BRCA检测的可及性,使我们临床医生能够尽快获得报告,从而指导患者的治疗,奥拉帕利无论是在新辅助、辅助患者中都有一个非常好的效果,将会得到一个更广阔范围的使用。

来自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的Dong-Xu Liu教授作了“癌症表观遗传学:环境是乳腺癌重要的影响因素”的报告。刘教授围绕环境与乳腺癌的风险关系及环境如何影响我们的遗传密码表达展开了精彩报告:刘教授首先提出包括我们生活方式在内的周围环境是癌症风险的主要因素,比如夜间人造光可能通过抑制褪黑激素从而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环境因素指任何非遗传因素,环境对细胞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表观遗传学实现的,例如对DNA碱基的甲基化修饰,对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修饰,对染色体的重塑最终导致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如果我们知道离散的致癌环境因素,如ALAN、辐射、HPV等,那么癌症就可以预防的。明确环境对DNA、组蛋白和染色质组织的表观遗传修饰机制,将为诊断生物标志物、治疗性生物标志物和药物开辟一个全新的方向目标。刘教授表明,表观遗传疗法将是精密医学的下一个重点,部分成果在血液恶性肿瘤的实现,在实体肿瘤中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表观药物在调节肿瘤对其他药物敏感性和克服肿瘤耐药性上潜力巨大。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乳腺肿瘤内科、临床研究行政总监、机构审查委员会委员Jie S. Willey(沈洁)教授作了“The importance of IBC MDT in MD Anderson”专题报告,本次报告题材新颖地切入到炎性乳腺癌相关临床诊疗工作中关于多学科协作团队(MDT)扮演的重要角色,报告的第一部分主要从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治要点、难点和治疗目标和策略进行全面阐述。随后进入到报告的第二部分,沈教授重点对MD Anderson癌症中心Morgan Welch炎性乳腺肿瘤MDT团队的职能分工进行详细描述,从MDT人员构成、分工、职责、合作模式、团队管理和团队经费支持等各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尤其强调MDT团队角色对患者有效诊疗和安全性管理的重要性。最后沈教授总结认为,MDT团队成员的无私热情的奉献、来自社会各界的研究资金支持和多种形式患教活动的开展是促进炎性乳腺癌研究项目和专病诊室不断发展的三大关键性要素。

台湾大学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研究所和公共卫生学系副主任卢子彬教授作了“东西方乳腺癌病患的基因与预后”专题报告,本次报告的题材背景源自我科与台湾团队正在合作进行的一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两岸华人 Luminal 型早期乳腺癌多基因检测及18 基因指数对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价值的临床转化研究》。卢教授的报告主题非常新颖地切入到如何从统计角度升级多基因风险预测模型和开拓模型的临床应用,即从东西方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存在免疫系统差异的背景认知出发,通过对高通量的基因表达水平检测技术对乳腺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演算,聚焦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1、东西方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细胞是否存在差异;2、哪些免疫细胞与乳腺癌生存有关。接着,卢教授总结了团队研究结论:1、东西方乳腺癌患者生存与免疫细胞数量相关;2、东西方免疫细胞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相关的种类不尽相同具有种族差异;3、免疫细胞可进一步协助乳腺癌再分型。最后,卢教授也充分肯定了已被 CSCO指南推荐28基因检测用于国人乳腺癌患者早期复发的临床风险预测价值。

本场的讨论嘉宾是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莫雪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宏伟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本忠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杨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熊慧华教授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史艳侠教授,他们在评论的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在各自领域里面的宝贵经验。上午的第一场大会报告在五位教授的热烈讨论和精彩点评下暂时告一段落。

02


大会的第二场报告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解云涛教授、河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的王永胜教授、解放军301医院王建东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崔树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蒋宏传教授和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孙晓南教授共同主持。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陈佳艺教授做了“物理生物双重信息引导下的乳腺癌精准放疗”的精彩报告。陈教授主要围绕多基因模型在乳腺癌放疗中应用展开。(1)早期乳腺癌豁免放疗的研究,在LUMINA研究中≥55岁,1-2级T1N0,Luminal-A型的IBC,接受BCS后在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5年的LR非常低,可考虑豁免放疗。当前个体复发风险预测进入了多基因模型时代,那么根据21基因评分,研究表明在≥70岁,HR+,HER2-,T1N0,且21RS≥11分,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基础上,仍然可以从保乳术后放疗中得到生存获益。(2)陈教授介绍了优化区域淋巴结放疗策略的研究,包含内乳区的整个淋巴引流区放疗可提高N1或高危N0患者的无疾病生存率,并降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根据21基因评分,21RS≤18分的N1患者或可安全豁免PMRT;根据28基因评分,PMRT的治疗获益主要集中在28基因高危组,低位组的N1患者或可安全豁免放疗。目前来讲单纯应用临床模型筛选从RNI放疗获益的高危N1人群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模型结合基因复发评分来优化乳腺癌RNI放疗策略是未来乳腺癌放疗发展的放向。最后陈教授也提出了多基因模型应用的前景和不足,目前关于乳腺癌精准放疗决策相关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低位保乳术后豁免放疗,多基因检测存在不一致性和人种差异。陈教授最后总结,精准医学的指导受益人群从老年低危向更多具有临床现实意义的应用场景拓展。

来自香港癌症转译研究组织的周永昌教授做了“Clinical Implication of Genetic and TME Changes in HER2 Cancer”的专题报告,周教授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转移和耐药的影响因素展开了详细介绍。(1)HER2受体的突变,周教授指出HER2的突变绝大部分发生在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中,这些HER2突变通常与其他基因突变一起发生,如TP53或PIK3CA,此外这些耐药细胞似乎对耐拉替尼保持一定的敏感性,但可能需要使用MEK抑制剂和/或PI3K抑制剂(2)HER2基因拷贝数和HER2异质性,对于那些HER2低的人,应该考虑像T-DXd这样的新型ADC,HER2阳性乳腺癌的生物异质性可能是pCR的标志。(3)截断的HER2受体(p95),会导致曲妥珠单抗化疗的失败风险更高,激酶活性仍然保留,因此那些患有p95的人可能仍然会对TKI有一定疗效。(4)基因突变变化,TP53和PIK3CA是最常见的,可能与癌症进展有关,并影响治疗的反应;PI3K抑制剂可以在治疗HER2阳性BC方面发挥作用,PIK3K/AKT通路可能与MAPK途径,因此MEK/ERK抑制剂可能被证明在联合疗法中有效。(5)Cyclin D1-CDK4/6-pRb通路,CDK通路可以调解对HER2通路的抵抗,与CDK4/6抑制剂的联合疗法和HER2阳性BC的HER2抑制剂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PATRICIA II、PATINA、NA等试验结果显示PHER2可以提供重要答案。(6)抗PD-L1通路及TME,PD-L1的诱导可能与TME的变化有关;通过针对免疫抑制性ME并将其调节为免疫支持性TME,HER2和PD-1/PD-L1治疗策略的双重封锁可以产生更多好处。

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生物成像研究院院长杨义燕院士就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新型多肽纳米材料克服肿瘤耐药并抑制侵袭转移”做了精彩报告。人工抗肿瘤聚碳酸酯P5-Gua与带负电荷的多肽载体mPEG-PLL-DCA成功自组装形成带中性电荷的纳米颗粒Gua-NPs。Gua-NPs 在 PBS (pH 7.4) 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酸性环境 (pH 6.5/5.2) 中表现出 pH 敏感性。两种环境下Gua-NPs 均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细胞凋亡。MCF-7/ADR细胞虽然对DOX耐药,但对Gua-NPs敏感。与不含纳米颗粒制剂的游离 PLL-Gua 相比,Gua-NPs 具有较低的体内毒性和较高的 LD50值,并且能在肿瘤部位积聚。更重要的是,不含细胞毒性药物的中性 Gua-NPs 在BT-474 人乳腺癌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功效,在测试剂量下毒性可忽略不计。使用对 pH 敏感的阴离子多肽递送合成的阳离子抗癌聚合物有望成为治疗癌症并克服耐药的新途径。此外,透明质酸涂层可作为癌细胞靶向候选策略。

最后,山西省肿瘤医院王玉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段学宁教授、唐山市人民医院马杰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陈曦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颖教授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波教授就上述话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热烈的讨论。


与全世界的肿瘤医生 一起交流→
查看详情

评论
2022年09月03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州湘湖国际乳腺癌峰会暨第七届
2022年08月31日
石常庆
沛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第七届杭州湘湖乳腺癌中青年论坛
2022年08月31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届杭州湘湖乳腺癌中青年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