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八)第六届杭州湘湖国际乳腺癌峰会暨第七届杭州湘湖乳腺癌中青年论坛-TNBC/HER-2低表达乳腺癌化疗专场

2022年08月23日
来源:乳此新生

大会伊始,由会议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胡夕春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邹强教授致辞并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

第一阶段由宁波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旭军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欧江华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莫雪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张少华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李曼教授主持。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王红霞教授作了“Redefining TNBC: Understanding the Clinical Evidence That Will Transform Practice”的报告。王教授梳理了三阴性乳腺癌目前的治疗现状,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对目前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作了系统的叙述,详细介绍了几种新型药物的研发现状。王教授认为,三阴性乳腺癌仍然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乳腺癌,新的信号通路、新靶点、新的治疗手段的不断研发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张频教授作了“晚期乳腺癌诊疗决策沿革与进展”的报告。张频教授总结了自2015年至今中国晚期乳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张教授认为晚期乳腺癌治疗策略逐渐优化;分类治疗,精准检测下的靶向治疗已成为标准。目前对HR阳性和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根据指南的推荐合理用药,中位总生存期已经超过5年,实现了带瘤长期生存。晚期TNBC预后仍较差,但精准检测下的靶向治疗,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至2年。中国原研的新药、中国患者的研究数据,为中国晚期指南提供了中国的推荐。随着对乳腺癌生物特征的深入认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历程,晚期乳腺癌的预后会进一步改善。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袁芃教授作了“晚期三阴性乳腺癌ADCs研究进展”的报告。袁教授首先介绍了HER2低表达的定义以及HER2低表达改变了乳腺癌治疗的方式,越来越多的ADC药物针对HER2阴性乳腺癌在进行临床研究。除了HER2以外,Trop-2也是研究的热点分子之一。ASCENT(NCT02574455)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戈沙妥珠单抗组对比化疗组的mPFS为5.6个月(N=235)vs. 1.7个月(N=233),HR=0.41(95%CI:0.32~0.52;P<0.001),戈沙妥珠单抗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59%。戈沙妥珠单抗组对比化疗组的OS为12.1个月vs. 6.7个月;HR=0.48(95%CI:0.38~0.59;P<0.001)。袁教授还提到了DESTINY-Breast04研究结果显示,对包括HR+和HR-患者在内的HER2低表达患者,应用T-DXd与单药化疗为主的医生选择治疗相比,采用ADC药物T-DXd能够达到更好的PFS和OS,这为HER2低表达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朱丽教授作了“TNBC免疫治疗进展与展望”的报告。朱教授认为免疫组治疗目前已经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乳腺癌方面,朱教授详细解读了KEYNOTE522研究和NeoPACT研究病提出了相应的思考:是否所有三阴性乳腺癌均需要免疫治疗?临床上哪些三阴性乳腺癌可考虑在新辅助治疗阶段使用免疫治疗?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后达到pCR辅助阶段如何治疗?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后未达到pCR辅助阶段如何治疗?并对此一一进行了解读。晚期乳腺癌方面,朱教授详细解读了KEYNOTE355研究和FUTURE-C-PLUS研究。KEYNOTE355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PD-L1阳性(CPS≥10)、局部复发不可切除或转移性TNBC的新标准治疗方案。FUTURE-C-PLUS研究结果为法米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白蛋白紫杉醇的三联疗法作为免疫调节型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式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这是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中达到的最佳ORR的研究。

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王川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秦文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的汪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埔分院的汪成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的马波教授就这一阶段的讲题做了精彩的讨论。

第二阶段由来自常州市肿瘤医院的凌扬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滕月娥教授、福建省立医院的叶松青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罗婷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王海波教授主持。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磊萍教授作了“晚期乳腺癌常用细胞毒药物盘点”的报告。梳理了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的应用指南,强调了化疗依然是乳腺癌不可或缺的治疗选择,是抗HER2靶向药物、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良好搭档。王教授进一步阐述了了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最后,王教授指出,化疗是晚期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中,化疗是治疗的核心。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中,化疗是靶向治疗的治疗拍档。HR阳性晚期乳腺癌中,化疗是内分泌治疗进展后的治疗基础。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郑亚兵教授作了“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的评估与预防性治疗”的报告。郑教授详细解读了化疗药的致吐机理及分类、止吐药物的分类、NCCN止吐指南、特殊类型恶心/呕吐的处理等要点。认为止吐治疗的目标是预防恶心/呕吐,止吐药应在化疗前给予,对中高致吐性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可持续至治疗后1周内,这一时期内均给予止吐关注。应该根据药物的致吐性强弱同时结合病人的特点来选择制定方案,还要考虑到有无其它引起恶心/呕吐的情况:肠梗阻,前庭功能障碍,脑转移,电解质紊乱,高钙血症,高血糖,低钠血症,尿毒症,合并用药如阿片类药物,肿瘤或化疗药物引起的肠麻痹,精神因素如焦虑和预期性恶心/呕吐。同时要重视止吐药物的副作用。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占红教授作了“优替帝临床实践与安全管理”的报告。陈教授从晚期乳腺癌治疗现状、优替帝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优替帝相关不良反应处理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读。陈教授认为,紫杉类药物的广泛应用,mBC耐药问题逐渐凸显,指南推荐换药化疗。优替帝联合卡培他滨是第一个全中国人群PFS和OS双获益的中国原创药物,更有效控制内脏转移,登顶国际学术期刊,中国指南一致推荐。血液学毒性低,肝肾功能损害轻微,主要不良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可逆、可管理、恢复快。优替帝治疗所引起的神经毒性是疗效预测因素,重在预防,敏感患者积极规范减量平衡疗效与耐受性。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曹文明教授作了“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的预防与管理”的报告。曹教授从“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概述”、“CIN的管理”、“CIT的管理”、“CRA的管理”等4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骨髓抑制是肿瘤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表现为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贫血,应重视综合管理。G-CSF 类药物是防治 CIN 的有效药物,G-CSF 预防性使用的循证依据更充分;长效 G-CSF 的预防性使用大大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用药规范性。由于临床实践中存在血源紧张及输血风险,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为 CIT 患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但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在 CIT 领域亟需更多临床研究探索。CRA 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输血治疗、促红细胞生成治疗和补充铁剂等。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佳玉教授为《乳腺癌化疗的全程管理》的报告。王教授首先指出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基石,单药化疗、联合化疗、节拍化疗都是可以选择的方案。对于老年、体能状态差、无症状的内脏转移、肿瘤负荷小、疾病进展缓慢的患者可以选择单药化疗或者节拍化疗。王教授还提出了紫杉类药物再应用建议:(1)紫杉类药物辅助治疗DFS>1年;(2)晚期无紫杉类药物治疗进展时间PFS>3月;(3)非紫杉类药物耐药进展停药;(4)紫杉醇失败可选多西紫杉醇;(5)多西紫杉醇失败可选白蛋白包裹紫杉醇;(6)紫杉醇3周疗法失败可以选择紫杉醇周疗法。最后,王教授总结了MBC化疗管理的要点,就是化疗方案选择疗效和毒性兼顾的原则,单药序贯(轻缓)和联合化疗(急重)合理选择原则、化疗维持治疗的有效前提原则和MBC多学科合作原则。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庞慧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的黄伟炜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刘洁琼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杨子昂教授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的李纲教授就这一阶段的讲题做了精彩的讨论。

与全世界的肿瘤医生 一起交流→
查看详情

评论
2022年08月23日
韩月仙
寿阳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石
2022年08月23日
颜昕
漳州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腺癌峰会暨第七届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