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专家访谈】骆卉妍教授:提升结直肠癌肝转移整体预后任重道远,多学科协作必不可少

2022年07月27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2年7月15-1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年会于广州召开。本次大会以“精准、规范、创新”为主题,聚焦结直肠癌的精准诊疗、最新进展和转化前沿,对结直肠癌诊治难点进行了权威解读和精彩讨论。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采访了大会嘉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骆卉妍教授,继续深度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策略及其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骆卉妍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遗传医学部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肿瘤综合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整体预后如何?

骆卉妍教授:肝转移是肠癌中最常见转移之一,超过一半的患者都会出现肝转移,而且约20%~25%的患者始终以肝转移为主。对于晚期肠癌肝转移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但不同类型的患者有所差别。肠癌肝转移可分为三类,可切除、潜在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约5%~10%的肝转移患者为初始可切除,这类患者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通过初始治疗和根治性手术切除可能获得治愈的机会。还有一部分患者,经过全身化疗,可以从不可切除转变为可切除,再经过治疗能够达到无临床症状的治疗目标,5年总生存可达到70%左右。对于不可切除的患者,很难达到无临床症状,总生存时间较短,5年生存率仅有不到20%。对于肝转移的治疗,一直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肝转移也是大部分肠癌患者的死亡原因。所以,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如何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长的生存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有哪些?

骆卉妍教授:目前,对于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主要是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对于可切除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方式是最重要的,因为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根治。对于潜在可切除的患者,需要通过综合治疗的模式,先通过全身的系统性治疗,给患者带来较好的转化待肿瘤缩小后,再考虑局部治疗的时机。局部治疗的方法也有很多种,除了手术治疗,还包括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肝动脉灌注以及微球化疗栓塞等一些新的治疗模式。通过这些局部治疗的方法,能够对肠癌肝转移的可见病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达到无临床症状的状态,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生存获益。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后线治疗药物如何选择?

骆卉妍教授:在10年前,肠癌肝转移乃至整个晚期肠癌,后线治疗药物都是非常缺乏的。近几年,随着新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方式不断更新和发展,后线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包括小分子TKI类的靶向药(比如瑞格菲尼、呋喹替尼等)、新一代的口服化疗药物、靶向联合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比如,对于KRAS野生型肠癌患者,爱必妥联合化疗可以作为三线治疗选择,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患者以及以肺转移为主的MSS型肠癌,免疫治疗联合小分子TKI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生存获益。总体来说,在后线的治疗选择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前期接受的治疗、患者的分子分型以及基因状态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这样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