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MSI-H CRC探寻之旅|回顾与展望

2022年01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为了提高对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结直肠癌(MSI-H CRC)患者的关注,搭建学科交流合作平台,“MSI-H CRC探寻之旅”巡讲活动首站于6月24日成功进行了线上直播,特别邀请到KEYNOTE-177研究英国leading PI,Kai-Keen Shiu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深度解读,打响巡讲的头炮。深圳站于7月4日乘胜追击,主题内容围绕MSI-H CRC充分扩展,从推进检测发现人群到规范免疫治疗,从免疫获益机制的解读到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探索,给医生带来一场学术饕餮盛宴。西安站于10月23日顺利召开,再次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目前该巡讲活动得到超过5万人次线上收看,期待“MSI-H CRC探寻之旅”继续多地巡讲,发挥“探寻”的立意,更多地发现患者,更多地探索研究思路,最终让更多的结直肠癌患者获益。

微信图片_20220107110525.png

点击观看陈功教授的回顾与展望视频

陈功教授的回顾与展望

      良医汇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的陈功医生,欢迎大家来到MSI-H结直肠癌探寻之旅的频道。回顾这个活动,我们从2021年6月24号开始到今天刚好过去了半年时间,从启动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三场直播活动,一共吸引了全国五万余名观众在线观看,完全达到了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MSI-H结直肠癌探寻之旅是由广东省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以及我们的全体会员,默沙东公司,桐树基因检测公司,和良医汇共同打造的一个学术平台。我们旨在通过学术活动的分享来改变全国临床医生的理念,让大家重视对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肠癌的发现和检测。

      通过此系列活动,相信已经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树立起了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重视,尤其我们重视从源头上去开发。我们每一次的活动都结合了胃肠外科医生、消化科医生、肿瘤科医生、病理科医生进行MDT讨论。我们知道MSI-H肠癌是主要发生在早中期的一类肠癌,在Ⅰ、Ⅱ、Ⅲ期的肠癌中发病占比大概是10%,但到了晚期大概只有4%,所以我们注重在源头(外科、消化科等初诊结直肠癌较多的科室)上去推动这个理念。今天看来已经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这个活动我们会持续地往下进行开展。我们坚信这一群非常特殊的人群,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他们,就能够让他们享受免疫治疗的“红利”。

      随着KEYNOTE-177临床研究的成功,已经确立了PD-1单抗免疫治疗成为晚期MSI-H结直肠癌的标准一线治疗。而随着很多临床实践以及小样本临床研究的探索,我们已经欣喜地发现,在早中期肠癌,尤其是Ⅱ/Ⅲ期的MSI-H肠癌也能够从新辅助免疫治疗里得到极大的临床获益。所以对于初始不能切除,或者是难以达到R0切除,或者是初始直接手术会给器官功能带来比较大损伤的,例如低位直肠癌的病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也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免疫治疗一定会成为这类MSI-H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主流,从而改变我们对病人的手术方式以及整个处理策略。对这一点,我们是保持非常乐观的态度。

      所以总的来说,作为这个活动的主要发起人,我个人对这个活动带来的效果是非常地满意,接下来我会继续连同我们国内所有结直肠癌的同道,一起更精细地推进这个项目。最终我们希望能够在全国医生里形成共识,就是把每一个MSI-H的肠癌都筛选出来,让他们有机会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也希望全国的同道能跟我们一起行动,参与到这个系列巡讲活动里面来,谢谢大家!

      在此我也要感谢所有参与这个活动的公司和同道。我们要感谢默沙东公司,感谢桐树公司,感谢良医汇给我们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更要感谢一起跟我们来参与组织和策划的所有临床同道,还有我们的讲者和我们的讨论嘉宾。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谢谢你们!

“MSI-H CRC探寻之旅”系列会议重要信息

1. 检测发现:国内每年新增MSI-H肿瘤患者数目高达32.4万例,MSI检测需求非常高,《微卫星不稳定规范化检测指导》应运而生,为临床MSI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及规范检测方法。每个初诊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应该进行MSI/MMR状态筛查,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遗传分析或/和进行免疫治疗决策的患者,治疗前必须进行IHC和PCR联合检测。

2. 规范治疗:KEYNOTE-177结果证实了帕博利珠单抗可作为MSI-H/dMMR mCR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目前中国(NMP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一线用于KRAS、NRAS和BRAF基因均为野生型不可切除或转移性MSI-H/dMMR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一线治疗,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和长效生存的可能。

3. 前沿探索:MSI-H晚期结直肠癌探索方向包括扩大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疗效、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的探索等。基于结直肠癌的复杂性,单纯MSI-H作为标志物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一方面可以探索耐药生物标志物;另一方面免疫联合其他治疗的模式和适用人群值得探索,例如基于T细胞亚群等生物标志物进行人群分层,再判断联合治疗的必要性。早中期结肠癌免疫新辅助治疗也非常值得探索,NICHE研究提示双免联合的疗效,PICC研究结果也让人惊艳,这些Ⅱ期研究开启了MSI-H CRC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创新纪元,但仍有待Ⅲ期研究进一步确证。

专家简介

               
陈功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CSCO)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副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CSCO)结直肠癌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 MDT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全国胃肠道间质瘤专家组组成员
2015-2017年度ASCO学术委员会委员

MI-PD1-2493-CN

过期日期:2022年5月31日

本资讯由默沙东医学团队编辑提供,旨在用于医学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请勿随意转发或转载。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默沙东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o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