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有了它你就拥有了最好的“医生”

2021年05月19日
文:王颖轶、詹姆斯
汇编:詹姆斯
来源:“王颖轶大夫”微信公众号

想必大家对于免疫力的概念一定不陌生,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提到过相关内容,在疫情之下,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是新冠病毒易感人群,也是导致危重病例的重要原因[1]除此之外当一些大多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群体,同时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得了新冠肺炎后,死亡风险也大大增加[2]以及发烧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免疫力低下。所以“免疫”一直出现在我们的文章中,这次我们单独将其作为一篇文章来给大家科普下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与肿瘤的关系。


免疫系统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网络)  

免疫,光从字面上讲,可以理解为免除灾疫。系统,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群有关系的个体,是一个整体,两个词合起来是“免疫系统”。那么什么是免疫系统呢?免疫系统就像城堡一样,保护着我们,防止外界病菌的侵入。举一个近期我们一定会观察到的例子:在疫情期间想必大家所居住的社区一定是管理严格,如果我们把人体比作一个小区,免疫系统就是监控保护整个小区的各种措施,我们想要进一个小区,首先需要进入他的大门而除大门这道屏障之外的还有站在小区外辛苦检查出入证和测量体温的志愿者也属于此体系范围,检查团队检查的越仔细人员分布的越到位,就能够排除可能存在威胁健康的安全各种外来因素。这个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免疫系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组织、一个器官,它很复杂。


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图片来源:网络)

在疫情期间,想要进入到小区,也要通过层层“屏障”,人体同样有相同的屏障——人体的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由于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具有广泛的防御作用。因此,我们叫它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一道防线,具有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由血液、唾液等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具有能够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的作用。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我们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疫功能,他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借助循环系统组成的。


免疫系统的构成

了解完免疫系统是什么,我们必不可少要了解下免疫系统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首先人体免疫系统由皮肤,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皮肤我们都有所了解,那我们深入的了解一下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  (淋巴结、骨髓、胸腺、脾脏以及阑尾)

●淋巴结:免疫细胞大量存在的地方,负责过滤淋巴液中的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骨髓:所有的免疫细胞都诞生在此,B细胞成熟的场所。

胸腺:培育T细胞成熟并且保持T细胞战斗力。

脾脏:负责储存血液,另外大批免疫细胞长期驻守。

阑尾:人体退化的一个器官,它能够促进B淋巴细胞。能够储存大量的有益菌,既保持了人体肠道菌群平衡,又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T细胞

 T细胞在多种多样的免疫细胞中“业务能力”可谓是超群的。因为它能够分清外来的感染源、组织以及自身的癌细胞,并且能够将他们直接杀死。

T细胞是如何对病原体、组织、癌细胞进行杀伤的呢?T细胞有这么多优势,但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劣势就是不能通过自身来发现癌细胞。这是什么意思呢?T细胞本身拥有一个能够接收信号的装备,但是T细胞想要发挥作用必需需要帮手先把肿瘤细胞找到,并在肿瘤细胞安上“定位系统”,T细胞根据提供的线索接收信号才能进行抓捕。

每一个T细胞的能力都各不相同,这是因为T细胞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成功战胜挑战的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成熟T细胞从而离开训练营,从训练营出来后,每个T细胞就走自己的路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但初始离开训练营的T细胞仍旧是一个“新手”我们称之为初始T细胞,因为没有碰到过真正的敌人,想让他直接参加作战还是存在能力不足。但如果碰到敌人进行作战,T细胞就因为经验积累而获得能力从而可以战胜敌人。那此时经验丰富的T细胞就被我们称为效应T细胞,但不同的T细胞面对的敌人不同,积累的经验也就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效应T细胞也有不同的杀伤性能。

成熟的T细胞中不得不提到的两种细胞就是CD4+T细胞和CD8+T细胞。CD4+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是人体辅助性T细胞,参与识别外来入侵者的身份。而艾滋病毒就是通过与CD分子结合感染CD4 T淋巴细胞的。CD8+T细胞,可以分化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抗肿瘤反应,堪称抗肿瘤的特种部队,对肿瘤实施精准打击,是目前免疫疗法抗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同时它也可发挥抗病毒作用。

B细胞

B细胞没有攻击感染细胞的能力,只能产生抗体。当B细胞被刺激会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是人体制造抗体的工厂,可以产生抗体标记外来物入侵者的蛋白质,协助细胞毒性T细胞辨识入侵者。而记忆B细胞可以记忆入侵的抗原,若再次受到相同的抗原,就会迅速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树突状细胞(DC细胞)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发号施令的作用,它捕捉吞噬各种抗原然后将它所接触过的癌细胞的特征告诉其他免疫细胞从而进行杀伤。

NK自然杀伤细胞

主要对付一些穷凶极恶的对手,如肿瘤细胞和病毒宿主细胞。


免疫治疗是如何来杀伤肿瘤呢?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在人体的正常情况,免疫系统可以对病毒、细菌等有防疫作用,同样来说免疫系统对于恶性肿瘤细胞也会有杀伤作用。但是肿瘤细胞是很聪明的,为了逃避T细胞的杀伤,在T细胞驱车赶来杀伤肿瘤时肿瘤细胞会发出一种“刹车”的信号进行伪装,告诉T细胞“我是自己人”,所以此时的T细胞终止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肿瘤细胞进而变成肿瘤。既然是这种“刹车”信号的产生造成了T细杀伤能力的改变以致于肿瘤的产生,那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干扰这种信号的产生来恢复T细胞的杀伤作用呢?

这个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免疫治疗,免疫疗法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被临床广泛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免疫疗法,说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就一定要先说下免疫检查点,什么是免疫检查点呢?

我们人体是受到免疫系统的调控的,调控呢也是具有两面性的,既然存在正向调控就一定会存在负向调控。正调控就是T细胞本身收到某些刺激信号时会促进自身的增殖,而增强杀伤外来物的能力,负向调控就是当收到某些刺激信号时,可能会终止自己的自身增殖,甚至还有可能“自杀”。免疫检查点就是带有负调控功能的信号,而肿瘤细胞的聪明之处就是利用免疫检查点的漏洞来对T细胞进行干扰,从而达到逃逸的目的。但一山更比一山高,既然肿瘤细胞能够利用免疫检查点的漏洞逃逸,那我们就要修复漏洞,所以就有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又是如何进行作用的呢?拿我们最经常提到的两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说明。

 

PD-1抑制剂就是通过结合T细胞表面PD-1受体,从而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就不能与T细胞结合,所以搭载T细胞的车没有收到刹车信号,所以T细胞所搭载的车就能够继续开往杀伤肿瘤细胞所在的终点从而达到杀伤作用。

PD-L1抑制剂则是结合肿瘤细胞表面PD-L1受体,阻碍刹车信号的发出,从而使T细胞继续发挥它的杀伤作用。

目前疫情还是处于紧张状态,对于COVID-19来说,其与免疫系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外来的病毒侵入人体时,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敌人进行攻击。如果病毒感染较少,依靠自身免疫系统即可清除病毒,从而身体很快能够恢复;如果病毒量大,人体无法清除病毒,并且有大量的免疫细胞产生,此时就会产生免疫系统过激,就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产生“细胞因子风暴”,这其实也是我们上文所说到的负调控。这是一招自杀式的攻击,能够损伤病毒,但也会留下一大堆连带伤害,最终导致不止是肺损伤还有多个器官产生衰竭,这就是为何有些轻症患者也会突然病情加重。



结语



免疫系统被称为最好的医生,这也看出来其对于人体的重要程度。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解决大家对于免疫系统的相关疑问。


参考文献

[1]Chen Nanshan,Zhou Min,Dong Xuan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J] .Lancet, 2020, 395: 507-513.

[2] 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mergency Response Epidemiology Team.Vital Surveillances: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Outbreak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s (COVID-19)-China, 2020[J].China CDC Weekly,2020,(2):113-122.

[3] Philip, M., et al., Chromatin states define tumour-specific T cell dysfunction and reprogramming. Nature, 2017. 545(7655): p. 452-456.

[4]Behrens, G., et al., Helper T cells, dendritic cells and CTL Immunity. Immunol Cell Biol, 2004. 82(1): p. 84-90.

[5] Gutiérrez-Martínez, E., Cross-presentation of cell-associated antigens by MHC class I in dendritic cell subsets.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15. 6.

 [6]Merad, M., et al., The dendritic cell lineage: ontogeny and function of dendritic cells and their subsets in the steady state and the inflamed setting. Annu Rev Immunol, 2013. 31: p. 563-604.

[7]医学免疫学, 第九版; 曹雪涛;2018年7月



排版编辑:Yezi



相关阅读
评论
2022年11月30日
朱协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肿瘤内科
对免疫疗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谢!
2021年05月21日
吴耀禄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 普通外科
纯干货,感谢王教授!
2021年05月19日
张英卫
邢台市第九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系统消息 07:54 欢迎加入直播间,请文明观看!有任何问题可在下方留言,更多信息请点击简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