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上海浦东乳腺癌高峰论坛】陆劲松教授:人工智能在中国乳腺癌治疗中的辅助决策作用

2017年08月28日
整理:肿瘤资讯编辑部
来源:肿瘤资讯

2017年8月25-27日,第五届上海浦东乳腺癌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陆劲松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内容涉及乳腺癌诊疗的多个方面,注重先进性和临床实用性的结合,并引入人工智能参与病例讨论。【肿瘤资讯】特邀大会主席陆劲松教授为大家介绍本次论坛的办会情况及其亮点,同时关注人工智能用于乳腺癌诊疗的最新进展。

               
陆劲松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第七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乳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

肿瘤资讯:今年是第5届浦东乳腺癌高峰论坛,作为论坛的主席,请您介绍下召开这一论坛的背景和初衷,历次论坛总的办会情况,以及未来的计划?

陆劲松教授:上海浦东乳腺癌高峰论坛的办会初衷是通过学术交流,增进同道之间的相互了解,以促进相互间的合作,共同提高。我们会议总的宗旨就是促进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科学化,合理化和精准化,会议的核心是通过推进规范化诊断治疗,最终让我们的乳腺癌患者获益。在这个平台上,大家畅所欲言,敞开心扉,共同提高。这是我们连续五届浦东乳腺癌高峰论坛的一个宗旨——协作、提高,最终获益的会是我们的乳腺癌患者。

肿瘤资讯:这次论坛的内容非常丰盛,涉及乳腺癌诊疗的方方面面。请您介绍一下本次论坛的议程设置,讲者阵容和论坛的亮点?

陆劲松教授:上海浦东乳腺癌论坛的议程设置,主要是本着最先进的理念和最真实的实战诊疗模式,就是说,我们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优选邀请了国际和国内的一流的专家,既包括来自哈佛大学顶级的乳腺科专家,也邀请了我们国内最优秀的一线临床专家,包括外科专家,肿瘤内科专家,还包括一些影像专家。这次会议,我们还特意邀请了进行乳腺癌转化研究和基础研究的部分非常顶尖的科学家,以及精准医疗相关的信息学方面的专家,来分享解读在目前精准医疗背景下,一些大数据的总体综述,使参会的同道能够在大的趋势和他们生动的演讲下,不断的提高。以上是我们整个的设计和邀请,邀请天下名医大家,跟我们一起畅所欲言,使与会同道能够确确实实的从思想上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了解目前国际国内最先进的进展,同时又能把这些进展有效的应用到平日的实战工作当中。我们这两天会议所讲的一系列的东西,下周一上班就有可能会应用到我们的日常临床实践中。提高参会的同道对乳腺癌的治疗,包括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科学化、精准化。

肿瘤资讯:近期,CSC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和百洋智能科技联合启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IV期临床决策评价研究——《Watson肿瘤方案用于中国乳腺癌患者治疗决策研究》。您对这一研究作何评价?

陆劲松教授:人工智能,可能是未来临床医生面对一些复杂疾病的一个非常好的助手,当然,目前人工智能在其它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临床有经验的专家,可以做出很好的判断,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整个的乳腺癌,当然其它的疾病也是一样,进展非常的快,有大量的临床试验,上百甚至上千个临床研究。因此,我们在思考某一个具体的问题的时候,即使再有经验的专家,也有可能把握不了这么广大的,浩如烟海的文献。如果有人工智能的话,对这么多茫茫烟海的临床数据和临床研究,能够和患者具体特征相结合,从而给出一个比较好的建议。当然,这个建议最终不一定被采纳,但至少对我们临床专家是一个非常好提示,或者说是一个启发,也可以提示一下我们非常有经验的专家,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在这一点上,目前人工智能在乳腺癌诊疗中,应该有很好的参考和帮助作用。但是,最后具体的决策,应该还是由临床一线的专家结合患者具体的情况和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临床实践,在人工智能的建议下面,最后进行决策。人工智能能够对我们临床的思维和最终的决策,有很大的帮助。相信随着我们计算机计算的不断深入和研究,不断的训练,人工智能会做的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