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V期临床试验(Ahead-G201研究) 研究者会议专题报道

2015年03月31日

晚期胃癌治疗领域取得跨时代进展的全球首个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继2014年10月在国内成功上市后,又启动了国内该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V期临床试验(Ahead-G201研究),研究者会议于2015年3月29日在上海隆重举办。这是一项前瞻性、开放性、单臂的全国多中心IV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二线化疗失败后的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一类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都采用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最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但有限的受试者和严格的入选标准导致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安全性评价方面尤其如此。因此,在更大规模人群中开展上市后研究十分必要。Ahead-G201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现状,计划在更广泛人群中观察阿帕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今后的安全与规范用药提供指导。

      此研究将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监管下,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共同担任主要研究者,全国共计118家分中心参加,并且计划3年内完成不少于2000例受试者的入组,研究持续时间将延伸至五年以后。  

专题采访

1. 秦叔逵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副院长,全军肿瘤中心主任兼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基金会理事长,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FACO)主席

问题1:您对此次阿帕替尼IV期临床试验的预期是什么呢?

秦叔逵教授:对创新药物的监管,从上市前注册临床试验到上市后临床研究,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这方面的惯例。我们发起这个研究,一方面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另一方面是作为临床医生的职责,是对患者健康和用药安全负责,更是我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个新药成功上市以后,期望考证其在广泛人群临床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新适应症的开发提供帮助。另外,阿帕替尼治疗肝癌、肺癌等其他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我们希望这项晚期胃癌IV期临床试验对其他适应症的开发起到良好借鉴作用。

问题2:您如何保证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秦叔逵教授:这个问题非常有挑战性。首先CFDA的审评专家亲临会议就是一个重要保证,这代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我们国家肿瘤患者由衷的关爱,是对民族企业创新药物的鼓励和支持,也给了我们这些研究者很多指导和鼓励,所以国家的行政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恒瑞医药孙飘扬董事长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代表企业承诺,将会把这个药物做得更好、更安全,以惠及更多的患者,所以企业的责任心也是很重要的。最后,2000年我们这些研究者在孙燕院士的带领下,在中国开展了第一个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有了老一代研究者的指导帮助,历经15载的沉淀与历练,中国的临床研究已经从跑龙套走向了牵头人,由参与逐步走向引领。我们不仅仅参与到国际临床研究中,而且可以自主设计和组织临床研究,阿帕替尼的成功上市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本次IV期临床试验有118家分中心参加,我们希望这次在CFDA药审中心的指导下,更加科学和严谨地完成这个研究,对我们自己也是一个探索和提高的过程。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相信我们多方携手一定会做得更好。

2.李进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问题1:阿帕替尼IV期临床试验与之前III期试验有哪些区别,其开展目的是什么?

李进教授:在这项IV期临床试验中,我们将观察不少于2000例受试者,将在更广泛人群中了解这个药物的特性。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中,由于其严格的入选/排除标准,且病例数有限,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样本量Ⅳ期临床试验作为国际上比较认可和通用的研究手段,将在更广泛人群中客观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是否与之前的II期III期临床试验一样安全有效。

问题2:阿帕替尼IV期临床试验中,为何要重点关注安全性问题?

李进教授:在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中,我们纳入的受试者较少,因此,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可能不一定能观察到所有的安全性问题,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数千例的、更大样本量的IV期临床试验,能够更为广泛地评价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后的安全性,使我们更加了解该药品的特性,发现潜在的毒副反应,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问题3:在临床研究设计中,是否有考虑阿帕替尼与其他一线二线化疗药物的联用?

李进教授: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药物研发中最关注的两个因素,在此基础上,阿帕替尼与其他一线或二线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也是我们未来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我们已有一些研究者发起的探索性研究正在陆续开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多家大型医疗机构都在开展相关研究。我相信这些成果出来之后,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尽管现在暂时没有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联合用药一定会产生协同的抗肿瘤作用,但至少目前,本项Ⅳ期临床试验所采用的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已经被充分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3.詹思延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和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问题1:您觉得开展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IV期临床试验的意义是什么?

詹思延教授:上市后临床研究最需要解决的是安全性问题,即在大样本人群中评价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安全性评价首先需要考虑做多少样本量比较合适,对此有一个公认的基本算法。举例来讲,如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其样本量至少需要达到300例,研究结果才有意义;如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那么至少需要3000例,发现至少1例不良反应才具有统计学意义。阿帕替尼Ahead-G201研究中,样本量计划做到不少于2000例,已经可以反映出不良反应发生的客观情况。

问题2:我国上市后临床研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哪些差异?

詹思延教授:总体上来说我国新药上市后临床研究相对滞后,法律法规也还不够严格和健全。而就国内制药企业本身而言,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够重视,随着大家在这方面的意识不断提高,相信以后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完善,今天的IV期临床试验研究者会议恰恰是国家、企业和临床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新药上市后临床研究的有力例证。

4.孙飘扬董事长

问题:阿帕替尼IV期临床试验对贵公司在大医改背景下的转型有哪些作用?

孙飘扬董事长: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阿帕替尼上市后的IV期临床试验启动会,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之后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继续开展和完成。另外,很多问题我们也是第一次遇到,需要不断地探索。如何将这个药物做得更好更安全,这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当然阿帕替尼的成功上市并不代表着公司就完成了转型,真正的转型还是在后期的IV期临床试验,只有把这个药品使用好且惠及万民,才是真正的转型。

      当然目前我们公司也在研制其它产品,抗肿瘤新药现有十几个品种正处于研发阶段,并且我们选择的品种大部分都是目前临床实践中面临困境且患者急需的药品,所以我们作为民族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的领军者,一定要加快研究进展,使其尽快上市以让患者安全使用并确保获益,这是我们长期需要做的艰巨工作。

5.周云曙总经理

问题:请问阿帕替尼在中国成功上市后,贵公司是否会考虑拓展海外市场,期间您觉得贵公司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周云曙总经理:我们公司多年来的发展,一直都是秉承两个战略,一是创新战略,一是国际化战略。创新战略大概从2000年左右逐步开展,当时是基于仿制药的时限问题不得不做出的转型。这些年我们公司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自主创新研发之路。就国际化而言,我们是国内最早将注射剂成功推向国际市场的企业,未来我们也会考虑将自己的创新药物推销到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乃至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由于阿帕替尼的主要适应症是针对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这类人群主要集中于亚洲国家,而在欧美国家这类患者相对较少。我们更希望将更为广泛适应症的新药优先推往欧美等海外市场,届时我们可能考虑与国际上的其他大公司共同展开研发合作。

6.房澍名资深医学总监

问题:作为医学事务系统总监,您如何看待医学事务系统作为新药上市后研究申办方的运营部门,如何进行研究安全和质量管理?

房澍名总监:这个问题是所有临床研究项目管理所涉及的核心问题。首先要有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所以我们针对新药上市后研究专门新建了医学科学团队、临床运营团队、药物安全警戒团队和质量保证团队,团队成员均来自于一流企业的对口部门,专业功底非常深厚,职业操守也令人敬佩,这是从人和组织架构上做出了基本保证;其次,我们建立了非常完整而缜密的制度和流程来保证整个研究的开展、实施和完成,自始至终处于高效、优质的运转中;最后,我们由独立的质量保证部门通过严格的稽查来进一步保障临床研究的质量。总之,我们将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做好研究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