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中国之声 | 方文峰教授团队:基于大规模配对原发肺癌与转移灶解析转移器官趋向性的基因组演化

08月1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Oral

Session Title

OA03. Unravelling Tumor Evolution and Boosting Immunotherapy Efficacy

摘要号

OA03.02

英文标题

Deciphering Genomic Evolution of Metastatic Organotropism With Large-Scale Paired Primary Lung Cancers and Metastases

中文标题

基于大规模配对原发肺癌与转移灶解析转移器官趋向性的基因组演化

讲者

方文峰教授

讲者机构

中山市人民医院

背景

转移是肺癌患者主要致死原因,但临床医生对不同转移部位基因组决定因素及演化过程的认识仍存在局限。

方法

研究者全面分析了21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538组原发灶-转移灶配对全外显子测序数据,包括脑转移(BM,n=70)、颅外远处转移(ExM,n=56)和淋巴结转移(LNM,n=195)(图A)。另从TRACERx 421队列中纳入12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非转移对照组(ES_P)。对不同转移部位的基因组驱动因素及演化轨迹进行了探索。

结果

总体而言,BM组的突变负荷显著高于ExM组(P=0.014)和LNM组(P=0.0016),而ExM与LNM组间突变负荷相当。在配对原发灶中也观察到相似模式(图B)。尽管原发灶与转移灶的驱动基因改变具有高度一致性,但PTPRD、FAT1、ARID1A和CDK12等驱动基因在脑转移原发灶中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早期肺癌患者的原发灶及颅外/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原发灶(图C)。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因在原发灶中呈现强阳性选择特征(图D)。出乎意料的是,研究者发现BM组通过特异性杂合性缺失(LOH)频繁丢失早期驱动突变(图E-F),提示在脑转移起始阶段即存在更强的纯化选择作用。此外,多克隆播种在LNM组(44.1%,86/195)和ExM组(37.5%,21/56)中较为常见,而在BM组中相对罕见(20%,14/70),表明脑转移经历了更严格的选择压力(图G-H)。

g2311_1.jpg

结论

本系统性研究揭示了肺癌脑转移与颅外/淋巴结转移不同的演化轨迹,证实脑转移趋向性的驱动因素早在原发灶阶段就已存在而非转移过程中获得。此外,本研究提供了一份候选脑趋向性转移驱动基因汇编,为这一致死性疾病的早期预测和干预提供了潜在靶点。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4日
马坊
漳州市医院 | 大肠外科
析转移器官趋向性的基因组演化
08月14日
张振兴
洛阳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细分转移部位带来的不同结果,有临床意义
08月14日
姜培培
广饶县中医院 | 肿瘤内科
大规模配对原发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