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中国多中心研究证实,ROM方案作为新诊断PCNSL诱导治疗可带来高缓解率和长期生存

08月1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尽管近年来在治疗方案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PCNSL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高毒性、有限的缓解率和生存率等。传统的基于高剂量甲氨蝶呤(HD-MTX)的化疗方案虽然被广泛接受,但其疗效仍有待提高。近年来,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作为一种新型靶向药物,在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奥布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第二代BTKi,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持久的BTK靶点占据能力以及显著的血脑屏障穿透性,为PCNSL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近期,Leukemia杂志发表了一项中国多中心研究,探讨了利妥昔单抗、高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奥布替尼(RMO)方案在新诊断PCNS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图片1.png

研究方法:多中心方案解析,聚焦高效低毒诱导治疗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者发起的2期临床试验(NCT05549284),旨在评估RMO方案在新诊断PCNS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了年龄在18至75岁之间、未接受过治疗、且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的PCNSL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诱导治疗,包括利妥昔单抗(375 mg/m²静脉注射,第1天)、甲氨蝶呤(3.5 g/m²静脉注射,第2天)和奥布替尼(150 mg口服,每日一次),每3周为一个周期。完成4个周期RMO诱导治疗后有反应的患者根据耐受性和个人选择继续接受协议规定的巩固或维持治疗。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诱导治疗结束时的总缓解率(ORR),根据国际PCNSL协作组标准评估。次要终点包括完全缓解(CR)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安全性评估依据NCI-CTCAE 5.0版本。探索性分析评估了分子生物标志物在预测RMO治疗反应中的作用。

表1. 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图片2.png

研究结果:惊艳数据出炉,近100%缓解率与持久生存双突破

2021年5月8日至2023年9月15日,共有65例患者在中国的9个中心入组,构成意向治疗(ITT)人群。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范围30~75岁),其中44.6%的患者年龄超过60岁,10.8%的患者年龄超过70岁。在6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61例(95.4%)完成了4个周期的RMO治疗,可评估主要疗效分析。

在4个RMO周期结束时,ITT人群中23例(35.4%)患者达到CR,37例(56.9%)达到部分缓解(PR),ORR为92.3%。在61例可评估患者中,4个RMO周期结束时的ORR(主要研究终点)为98.4%。

在完成4个RMO周期的61例患者中,ECOG PS为0~2的患者与ECOG PS≥3的患者相比,CR率更高(44.7% vs. 14.3%,P=0.039)。在缓解者中,RMO诱导了快速且持久的缓解,中位至缓解时间为0.7个月,估计的2年缓解持续时间(DoR)率为75.0%。
 图片3.png

图1. 肿瘤缓解和患者生存情况;A.显示每例患者临床病程和结局事件的Swimmer图;B.诱导治疗反应在治疗周期内的演变;C.DOR的Kaplan-Meier图;D.PFS的Kaplan-Meier图;E.OS的Kaplan-Meier图

在4个诱导治疗周期后,40例患者继续接受巩固治疗,其中29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8例接受全脑放疗(WBRT),3例因PD未接受ASCT。另有12例患者接受维持治疗。截至截止日期(2024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6.9个月。在总体人群中(n=65),中位PFS尚未达到,估计2年PFS率为74.9%。

发生11例死亡,中位OS尚未达到,2年OS率为85.4%。根据诱导治疗后的后续治疗,对生存结果进行了亚组分析。接受巩固治疗的患者DoR更长(P=0.041),PFS更长(P=0.042),但OS相似(P=0.357)。接受奥布替尼维持治疗的患者,2年DoR率、PFS率和OS率分别为75.0%、75.0%和91.7%,而仅观察的患者分别为66.7%、66.7%和83.3%。

为了确定PCNSL的突变谱并分析其与诱导治疗反应的关联,在37例有肿瘤样本的患者中检测到遗传改变;31例(83.8%)患者至少有一个突变,主要是MYD88(75.7%)和CD79B(37.8%)突变,以及35.1%的MYD88/CD79B共突变。TP53突变患者与TP53野生型患者相比,OS显著更差P=0.014),而其他遗传改变与OS无相关性。

RMO方案总体上耐受性良好,与单药已知不良事件一致。在诱导阶段,6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61例(93.8%)报告了任何级别的不良事件(AEs),13例(20.0%)报告了≥3级AEs。9例(13.8%)发生上呼吸道感染,4例(6.2%)发生肺部感染。未观察到其他非靶向毒性(如高血压、腹泻、房颤/房扑和大出血)。在16例基线ECOG PS≥3的患者中,所有(100.0%)报告了任何级别的AEs,其中6例(37.5%)为≥3级。在诱导治疗期间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利妥昔单抗、高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奥布替尼(RMO)方案在新诊断PCNSL患者中具有高诱导活性,能够实现深度、持久的缓解,并且耐受性良好,即使在预后较差的亚组中也是如此。然而,这些结果应在更大规模的研究中进一步确认。
 

参考文献

Zhao S H, Zhu Z M, Yang T, et al. Rituximab, high-dose methotrexate plus orelabrutinib as induction 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LYMPHOMA[J]. Leukemia, 2025: 1-4.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4日
雷昕奕
永州市中心医院 | 胃肠外科
ROM方案作为新诊断PCNSL诱导治疗可带来高缓解率和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