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芦康沙妥珠单抗破局驱动基因阴性NSCLC 治疗:周彩存教授解析突破性疗法与临床革新之路

07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导语:近日,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PD-L1单抗(塔戈利单抗)在驱动基因阴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BTD)。与此同时,ASCO 2025公布的OptiTROP-Lung01研究数据更是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方案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NSCLC一线治疗中展现出59.3%的客观缓解率(ORR)与15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此,我们特邀肺癌领域权威专家,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就该疗法的临床价值、研究进展及未来布局展开深度探讨。

周彩存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
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候任主席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学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专委会 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 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 副理事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 副会长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分会 副主任委员

驱动基因阴性NSCLC领域迎来BTD,芦康沙妥珠单抗有望重塑一线治疗新标准

周彩存教授:我认为此次突破性疗法认定对芦康沙妥珠单抗而言具有三重战略价值。

第一,芦康沙妥珠单抗为肺癌治疗开辟了新方向。我们知道,TROP2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达89%,且TROP2高表达与NSCLC免疫治疗的原发耐药相关,所以芦康沙妥珠单抗以TROP2为靶点联合PD-L1单抗,为克服现有治疗中的耐药难题提供了新途径,有望改变当前一线治疗的用药格局,成为新的标准治疗选择之一。从机制来看,TROP2 ADC(如芦康沙妥珠单抗)可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凋亡,增加肿瘤细胞上免疫相关分子表达,与免疫治疗(如联合PD-1/PD-L1抑制剂)存在协同作用,提升抗肿瘤活性,因此联合治疗从驱动基因阳性扩展到驱动基因阴性NSCLC,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也为联合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OptiTROP-Lung01研究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中充分展现出了联合方案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线数前移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芦康沙妥珠单抗获得的BTD,显著提升了该药物的关注度,并加快了研发推进速度。BTD是对芦康沙妥珠单抗潜力的高度认可,这一认定能吸引更多科研资源与药企投身于到相关研究领域。这不仅能加速后续临床试验的开展进程,还能推动更多研究探索其最佳用药方式、配伍方案等关键问题,进而促进药物更快走向市场,让患者能够尽早从中受益。

第三,此次BTD认定能有效增强患者与医生的治疗信心。对于患者而言,BTD的认定意味着他们拥有了更具希望的治疗选择,这无疑会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其治疗的依从性。而对医生来说,未来可能会多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武器。

OptiTROP-Lung01研究提供坚实证据,芦康沙妥珠单抗惊艳ASCO 2025

周彩存教授:此次入选ASCO 2025的OptiTROP-Lung01研究探索了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PD-L1抑制剂(塔戈利单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NSCLC一线治疗中的应用(ASCO 2025. Abstract 8529)。该研究纳入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且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5 mg/kg Q2W或Q3W)联合塔戈利单抗(1200 mg Q3W或900 mg Q2W)治疗。截至2024年12月30日,共纳入81例非鳞状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1个月。
 
从研究数据看,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优势非常突出。首先是联合治疗缓解率高:整体人群确认ORR达59.3%,数值上相比现有部分一线治疗方案有明显提升。在不同PD-L1表达亚组中均有良好表现,PD-L1 TPS≥1%患者的确认ORR为68.1%,中位PFS达17.8个月;即使在PD-L1 TPS<1%的患者中,确认ORR也达到47.1%,中位PFS为12.4个月,说明该联合方案无论PD-L1表达水平如何,所有患者皆能从中受益。 其次,在持久缓解和生存获益方面表现突出:中位DoR为16.5个月,中位PFS达15个月。这意味着患者疾病缓解持续时间长,且无进展生存期得到延长,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为患者争取了更多高质量生存时间。

此外,在安全性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治疗组的常见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主要为血液学不良事件,多为1-2级,未发生因TRAE导致的治疗终止或死亡。这表明该联合方案安全性良好,患者耐受性高,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副作用可控,有利于患者长期治疗。综上所述,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NSCLC一线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且安全性可控。未来,这一方案有望为更广泛的肺癌患者群体提供全新有效的治疗选择。

广覆盖、促前移,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未来布局日益明朗

周彩存教授:在去年的ASCO大会上,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塔戈利单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的II期研究结果显示,每两周1次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方案的患者实现了更佳的缓解效果,确认的ORR接近70%,特别是PD-L1阳性患者改善更为明显,从数值上看,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有望进一步提升一线治疗疗效,具有临床开发潜力。

这一数据也极大地激发了研究者对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研究热情。基于此,我们启动了一项III期临床研究,比较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初治PD-L1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若该研究取得成功,TROP2 ADC联合免疫治疗这一策略有望重塑当前的治疗规范,成为PD-L1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新选择。

2025 ASCO更新报道的OptiTROP-Lung01研究表明即使在PD-L1 TPS<1%的患者中,确认ORR也达到47.1%,中位PFS为12.4个月。这一结果说明该联合方案不依赖PD-L1表达水平,能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基于此,我们针对PD-L1<1%的晚期一线驱动基因阴性非鳞NSCLC人群的III期注册临床研究已开展。该研究纳入全国83家医疗中心,入组432例患者。凭借现有研究数据,我们对研究结果抱有充分信心,相信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有望成为更广泛的NSCLC患者的治疗优选。
 
展望未来,随着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中国获批用于EGFR突变NSCLC后线治疗,以及多项III期研究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芦康沙妥珠单抗将在NSCLC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EGFR耐药后线治疗,到一线治疗,再到罕见突变乃至驱动基因阴性人群的治疗,芦康沙妥珠单抗正在构建一个全面覆盖NSCLC患者需求的治疗体系,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成功不仅标志着TROP2 ADC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我国原创新药走向全球树立了典范。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适应症的扩展,芦康沙妥珠单抗有望成为NSCLC治疗领域的重要支柱,引领NSCLC治疗进入精准、高效、全程管理的新时代。

治疗布局拓展,期待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破局之路

周彩存教授:当我们把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治疗布局从 EGFR 突变后线扩展到野生型一线、从单药扩展到联合治疗时,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从安全性管理方面来说,ADC的不良反应相对化疗较轻,但需要密切关注部分特殊的不良反应。联合治疗方案增多,如何优化联合方案的治疗顺序、药物的剂量、使用的周期等,有效平衡疗效与安全性是一大挑战。不同联合方案可能带来不同的不良反应,需要加强治疗管理。 其次,在研究的过程中,如何精准筛选出能从不同治疗方案中获益最大的患者,避免无效治疗,是临床实践面临的难题,需要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指导治疗。

结语

从 EGFR 突变后线到野生型一线,从单药治疗到联合策略,芦康沙妥珠单抗正以全维度覆盖的治疗格局,为 NSCLC 患者勾勒出更长生存的希望蓝图。周彩存教授强调,随着 EGFR 突变 NSCLC 后线治疗的获批、多项 III 期研究的推进以及从驱动基因阳性到阴性人群的全面布局,这款原创新药正在构建 “精准覆盖全人群” 的治疗体系。其成功不仅标志着 TROP2 ADC 在肺癌领域的崛起,更为中国原研药走向全球树立了典范。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适应症的扩展,芦康沙妥珠单抗有望成为引领肺癌精准治疗、全程管理的重要支柱,为患者带来生存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

责任编辑:丹忱
排版编辑:Crysta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15日
刘海燕
丹东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芦康沙妥珠单抗有望成为引领肺癌精准治疗、全程管理的重要支柱,为患者带来生存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
07月14日
申苗苗
成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方案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鳞NSCLC一线治疗中展现出59.3%的客观缓解率(ORR)与15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07月13日
白文秀
平遥兴康医院 | 中医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