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临床视角下HER2阳性乳腺癌的全程管理:晚期乳腺癌患者长生存之路

03月2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新发乳腺癌的15%-20%[1],其高侵袭性和早期转移的风险使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长期生存率曾长期徘徊在30%[2]。然而,随着抗HER2治疗的不断创新,治疗方案逐步从单靶向发展为双靶,治疗方式逐步由静脉注射扩展到皮下注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已经从单纯的姑息治疗转向追求长期生存获益及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探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CLEOPATRA研究8年随访显示,曲帕双靶组患者总生存(OS)率达37%[3],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一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有望实现8年长期生存。【肿瘤资讯】特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曾银朵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何玉琨医生接受采访,基于临床实践探讨HER2阳性乳腺癌的全程管理策略及创新剂型临床应用价值。

HER2阳性乳腺癌全程管理:从新辅助到晚期治疗的系统化破局之路

曾银朵教授:乳腺癌作为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随着抗HER2治疗体系的完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联合应用,构建了一个从早期到晚期治疗的全程管理框架,而剂型革新进一步提升了治疗可及性与患者生活质量。2024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上市,通过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H20技术实现曲帕双靶的快速皮下渗透。与传统静脉输注相比,该剂型具备三大优势:

  • 效性和安全性:III期FeDeriCa研究和FDChina研究证实,皮下制剂与静脉制剂的疗效相当,且腹泻、心脏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甚至更低;

  • 时间成本大幅降低:每次给药仅需5-8分钟(静脉制剂需90-150分钟),且无需配置输液港或反复穿刺;

  • 患者偏好显著:93%的患者因便捷性和舒适度更倾向选择皮下给药(PHranceSCa研究)。

2024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将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纳入医保乙类目录,覆盖新辅助、辅助及晚期一线适应症,并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这一政策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更灵活的治疗选择,推动乳腺癌管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模式转型。

曲帕双靶方案通过多个关键临床研究奠定了其核心地位:在新辅助阶段,II期NeoSphere研究首次证实,曲帕双靶联合多西他赛能够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至45.8%。中国桥接研究PEONY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案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一致性及良好的安全性。该研究结果突破性地证明了曲帕双靶治疗不仅在亚洲人群中有效,而且与欧美人群的疗效一致。在辅助阶段,APHINITY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实了曲帕双靶联合化疗相比单靶治疗能显著提高无侵袭性疾病生存(iDFS)。在晚期阶段,CLEOPATRA研究则确立了曲帕双靶联合化疗的长生存标杆,中位总生存期(OS)达57.1个月,刷新治疗纪录。

临床案例分析:TCbHP方案助力晚期患者成功降期转化手术

何玉琨医生:以一例47岁女性患者为例,患者因“发现左乳肿物2年,增大半年”就诊。体检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影像学提示双肺结节和肝低密度灶。左乳穿刺标本病理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WHO II级),分子分型为Luminal B型(ER/PR阳性,HER-2 3+,Ki67 15%)。该患者初步诊断为cT2NxM1 IV期乳腺癌。

经MDT团队商讨后,该患者于2020年7月2日行新辅助治疗,采用TCbHP方案(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铂、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共完成6个周期。治疗期间通过影像学评估显示肿瘤持续退缩,至2020年11月2日疗效评价达到部分缓解(PR),为后续手术创造有利条件。2020年11月11日,患者成功进行了左乳保乳根治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显示肿瘤床及切缘无癌残留,前哨淋巴结(1枚)病理阴性,最终判定为乳腺及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ypT0N0)。

术后继续曲帕双靶辅助治疗满1年,全程联合内分泌治疗。2025年1月1日医保政策更新后,患者后续治疗调整为曲帕双靶皮下制剂。该剂型按固定剂量给药,避免传统按体重计算带来的错漏,且全程治疗可在当地医院快速完成。得益于医保报销范围的扩大,患者无需承担额外经济负担,真正实现“带瘤生存”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截至2024年12月15日随访,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已超4年,持续获益于全程规范化治疗。

剂型革新:提升治疗可及性与患者生活质量

曾银朵教授:皮下制剂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抗HER2治疗进入“便捷化”时代。2024年医保目录更新将其纳入后,晚期患者可更早从居家/社区治疗模式中获益,减少反复住院对生活的干扰。这一变革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分配,更通过提升治疗依从性为长生存保驾护航。

从新辅助到晚期治疗,曲帕双靶方案通过精准分层和剂型革新持续改写HER2阳性乳腺癌的生存结局。随着皮下制剂的普及和医保政策的支持,患者得以在高效治疗与生活质量间获得平衡,为乳腺癌慢病化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参考文献

[1] O’Shaughnessy, J., Gradishar, W., O’Regan, R. & Gadi, V. Risk of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HER2+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literature analysis of patient and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Clin. Breast Cancer 23, 350–362 (2023).

[2] Gupta, Ruby, et al. "Therapeutic landscape of advanced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in 2022." Medical Oncology 39.12 (2022): 258

[3]. SANDRA M. SWAIN et al. End-of-study analysis from the phase III,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 (Pla)-controlled CLEOPATRA study of first-line (1L) pertuzumab (P), trastuzumab (H), and docetaxel (D) in patients (pts) with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J].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abstr 1020)

 


专家简历

曾银朵
博士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乳腺内科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泛家族遗传性肿瘤防控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会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主持中山大学5010培育项目1项
主持逸仙临床研究培育项目1项
参加编写《临床肿瘤内科学》和《乳腺癌保乳治疗》
英国卡迪夫大学访问学者

何玉琨
临床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临床医学博士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治医师
湖北省乳腺甲状腺学会甲状旁腺分会委员
湖北省乳腺甲状腺学会腔镜分会委员
湖北省乳腺甲状腺学会乳腺炎分会委员
参译专著《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超声与超声引导FNA》
参与编写著作《甲状腺疾病的饮食调控》《甲状腺癌的防治与康复》《像我们这样的乳腺癌患者》
主要从事甲状腺和乳腺的各种良、恶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擅长各类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乳腺微创手术,对乳腺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操作及术后管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nn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w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31日
李云龙
磐石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学习前沿知识,获益良多,谢谢分享。
03月30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晚期乳腺癌患者长生存之路
03月24日
胡梅
大同市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优质内容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