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免疫治疗再挑战:免疫治疗失败后NSCLC再次挑战化免联合的II期研究

2024年08月2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引言

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深刻地改变了NSCLC治疗范式,但免疫治疗失败后重新使用(即再挑战)PD-1抑制剂能否改变NSCLC患者预后尚未可知。美国学者通过一项多中心II期前瞻性临床研究初步探索了免疫治疗肿瘤进展后再挑战的可行性,相关结果已于2023年1月发表于Cancer杂志(影响因子:6.2),本文对此进行解读和分享,希望有助于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思维启发。

背景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癌症相关死因之一。超过50%的现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分期为IV期。目前转移性NSCLC的治疗选择取决于是否携带可靶向突变基因和PD‐L1免疫组化评分。对于未携带可靶向突变的转移性NSCLC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案便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单药或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然而,大多数转移性NSCLC患者的二线治疗效果较差,且治疗选择有限,主要方案包括多西他赛、吉西他滨或培美曲塞单药(若一线未接受同类药物治疗)。在一项研究中,二线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NSCLC患者比接受最佳支持治疗的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为11周,中位总生存期(OS)为7个月。

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在进展后继续使用原方案已有不少成熟经验。例如,对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通常在进展后继续进行。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失败后,继续免疫治疗也可带来临床获益。尽管CPI的出现延长了晚期NSCLC的PFS和OS,但疾病进展后的二线治疗选择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与标准二线治疗相比,一线失败后继续使用CPI治疗是否可改善NSCLC预后值得深入探索。在此,研究者报告单臂II期BTCRC-LUN15-029临床试验结果,旨在评估化疗联合PD-1或PD-L1抑制剂治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后线化疗的可行性。

结果

在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期间,纳入了35例IV期NSCLC患者。受试者中位年龄为63岁,51.4%为男性,29例(82.9%)为当前或既往吸烟者。NSCLC组织学类型包括腺癌(74.3%)、鳞状细胞癌(20%)和未分型NSCLC(5.7%)。在入组前,仅有10例患者可获取PD‐L1 TPS评分数据,其中3例患者TPS<1%,其余患者TPS评分为1-50%。大多数患者(60%)在入组前接受帕博利珠单抗作为一线CPI治疗(表1)。

表1.png

表1. 受试者基线特征


在2021年10月18日数据截止时,中位随访时间为22.8个月。治疗方案包括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40%),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45.7%),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14.3%)。帕博利珠单抗的中位周期数为6.0。25例患者(71.4%)因疾病进展而停止治疗,5例患者(14.3%)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2例患者(5.7%)因症状恶化而停止治疗,1例患者在研究方案治疗开始后退出治疗,1例患者因乳腺癌复发而停止治疗。

根据RECIST 1.1评估的本研究全队列PFS双侧90% CI的下限为4.1个月,超过既往报道标准二线化疗3个月左右的PFS。根据RECIST 1.1评估的本研究队列中位PFS为5.1个月(图1),根据irRECIST标准评估的中位PFS为5.2个月。中位OS为24.5个月(图2)。有1例受试者无法根据RECIST 1.1评估最佳肿瘤反应,对于其他34例受试者,最佳反应是PR(n = 8[23.5%])、SD(n = 18[53%])或PD(n = 8[23.5%]),临床获益率为70.6%。无论使用何种化疗药物,中位PFS和OS均相似(图3)。

图1.png

图1. 根据RECIST 1.1评估的本研究全队列PFS生存曲线

图2.png

图2.根据RECIST 1.1评估的本研究全队列OS生存曲线

图3.png

图3. 根据化疗药物分组的PFS生存曲线

一线接受非帕博利珠单抗CPI治疗的14例患者中位PFS为9.1个月,此前接受过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的患者的中位PFS为4.1个月,两组患者的中位OS相似,分别为24.5和25.7个月。

 所有患者(100%)均发生了任意级别的不良反应,25例(71.4%)发生了3级以上不良反应,其中17例患者(48.6%)报告了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疲劳(60%)、贫血(54.3%)和恶心(42.9%),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肺炎,包括1例3级和2例2级肺炎。

结论

II期BTCRC-LUN15-029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单药化疗的历史数据相比,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后线化疗可显著改善中位PFS和OS。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验证本试验结果,PD‐L1表达水平或许可以确定能从免疫治疗中持续获益的患者。

参考文献

本文主要参考Salous T, Shukla NA, Althouse SK, et al. A phase 2 trial of chemotherapy plus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a PD-1 or PD-L1 inhibitor: Big Ten Cancer Research Consortium BTCRC-LUN15-029. Cancer. 2023;129(2):264-271. doi:10.1002/cncr.34565。

编号CN-140513,有效期至2024-10-22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X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08月23日
苗军程
金乡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2024-08-23 免疫治疗再挑战:免疫治疗失败后NSCLC再次挑战化免联合的II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