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王杰军教授:回顾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的发展,肿瘤精准化和智能化成为大趋势

2024年06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6月20日-22日,第七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二十届CACA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已于合肥盛大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支持与姑息使癌症治疗更有效”。已有很多研究证明,支持与姑息治疗不仅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资讯】特邀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杰军教授分享对这次会议的看法和感受。

王杰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肿瘤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营养专家委员会 侯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荣誉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肿瘤专业委员会顾问
国家药物食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
发表/参与论文260余篇,在国内主编完成了国家卫健委《癌痛诊疗规范》、《中国癌痛治疗合理用药指南》,发布了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肿瘤相关疲乏诊疗专家共识》、《肺癌患者咳嗽管理共识》、《肿瘤相关贫血诊疗指南》等。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一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项;第一负责人承担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一项,参与973、863项目各一项

一年一度的支持与姑息治疗大会盛大拉开帷幕,备受领域关注。您作为大会主席,首先能否请您谈谈本届会议的亮点有哪些?

王杰军教授:一年一度的支持与姑息治疗大会如期召开,今年是一个特别的时刻,是CRPC成立30周年。经过我们全国专家的共同努力,肿瘤支持和姑息治疗在中国已经得到相当大的普及,并获得了非常好的临床实践。而我们在这次会议上可以看到有几个亮点,一是新一届CRPC专业委员会成立,委员会里面加入了很多新成员,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成员。新一届委员会由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又加入了像黄岩教授、刘勇教授等一批年轻专家,让这个学会更有活力,能够更好地推动姑息治疗的发展。

在这次年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专家报告更加集中在来自中国的更多数据。秦叔逵教授讲到了中国在国际领先的肝癌研究数据。张力教授分析了我们目前治疗的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状况。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还看到数字医疗、智慧医疗和肿瘤支持治疗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我们认为现在肿瘤支持治疗已经迈入精准和数字化的新时代。我们看到潘宏铭教授等专家针对肿瘤患者治疗的很多话题都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在这次会议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这次会议展示了更多国内年轻人牵头的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所以未来我们希望更多专家能够在肿瘤支持领域里面做出更多大规模随机化对照研究,在中国获得更多更有效的数据。

近年来,精准治疗和人工智能一直是肿瘤领域的热点话题。我们关注到大会上您进行了题为“肿瘤支持治疗精准和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的精彩演讲。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中国肿瘤精准化和智能化发展的现状?

王杰军教授:目前我们都认为恶性肿瘤属于一种慢性病。慢性病的管理需要长期管理。慢性病不仅需要院内,还需要院外管理。中国地域如此辽阔,患者数量巨大,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为了使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我们在各个领域、各个时间段、各个角度和各个场合管理好患者,这都离不开数字化工具、智慧化平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的平台在做这件事情。实际上肿瘤资讯也在做一些PRO的项目,国内有零氪、海星智慧都在做这样的工作。我们也看到有的公司在做有关患者疼痛管理的数字化平台。法国已经有PRO纳入至法国的社保支付,以此来管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我们还可以通过全程数字化、多方位管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更加主动地管理好肿瘤患者,让肿瘤患者从中获益。因为肿瘤逐渐成为慢性病,未来需要我们收集更多的数据。

现在我们院内院外数据完全分割,门诊病房完全分割,形成数据孤岛。随着传感器的出现,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获得患者的健康数据和疾病反应数据。随着我们很多技术的进步,我们拥有更多识别的技术。比如OCR 可以很快从图片识别出内容,形成结构化的电子病例。现在我们很多医生的病例书写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的识别,以简单方式完成。所以,未来在慢病管理中,随着人工智能精准化的出现,肿瘤患者的慢病管理以及治疗变得更加有效,更加可行。

结合我国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的发展现状,您认为支持与姑息治疗尚面临怎样的挑战?未来的探索方向是怎样的?

王杰军教授:我们都知道以往国内一直在推广肿瘤的姑息治疗,近几年也一直在推广肿瘤支持治疗。肿瘤的姑息治疗主要是指肿瘤患者的终末期管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早期患者越来越多,患者更有可能长期生存,这些患者需要我们做很多管理工作,因此诞生了肿瘤支持治疗。它不仅是帮助一些早期、长期生存患者管理好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包括了传统的姑息治疗。

在临床上,我们要如何做好支持治疗和姑息治疗,需要有更好的政策来支持。第一,目前医院很难建立肿瘤姑息治疗科,现在也有很多模式在探讨如何建立肿瘤姑息治疗科,究竟是做单一病状的科室还是做综合科室,都值得我们探讨。其次,国内尚缺少相关的专业医生。我们需要培养一批肿瘤支持和姑息治疗的专业医生。第二,我们也呼吁国内医药企业和医疗设备企业去研究和开发更多药物和相关的医疗设备。第三,我们还希望有更多的法律法规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和方便支付。第四,患者临终关怀涉及到的伦理问题,也是需要我们面临的。我想未来很快可能会有一些法规和临床实践,帮助大家逐渐去完善这些过程。

2015年CRPC建立了中国肿瘤姑息治疗临床培训学院。这几年来每年培养400多名学员。这些学员目前逐渐已经成为中国肿瘤姑息治疗的意见领袖。未来随着这批年轻专家的不断成长,不断为中国整个姑息治疗奠定基础,将有更多医务人员能够加入进来,让肿瘤治疗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lisa
排版编辑: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