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多元思考 交叉融合”—2024年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学术年暨第三届秦淮肺部肿瘤诊治进展学习班 肺癌MDT专场 大会报道

2024年06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6月21-22日,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学术年会暨第十届 KEEP-G 肿瘤学术会议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运动康复学习班暨第三届秦淮肺部肿瘤诊治进展学习班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围绕多个学科的肿瘤诊治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6月22日下午各位肺癌领域专家齐聚肺癌MDT专场,通过专题学术报告、专家讨论、肺癌经典病例分享和MDT探讨等方式,深入剖析肺癌诊治策略、治疗不良反应等热点话题,为肺癌学科同道呈现一场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

开场致辞

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凌翔教授邀请本场大会主席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朝霞教授作开场致辞。

图片 1.png王朝霞教授首先对组委会的邀请表达感谢,并十分期待此次会议中的学术交流、观点交锋、大咖论道等精彩内容,希望通过本次大会的精彩学术内容,进一步加强各医院肿瘤团队间的交流,共同学习肺癌MDT诊疗经验,希望参会者通过本次学术会议能学有所得。最后,王教授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图片 2.png

学术环节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王彩莲教授邀请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祺教授进行专题报告《免疫治疗时代的不良反应处理策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其独特的不良反应,称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irAEs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史美祺教授回顾了irAEs的管理,临床毒性的分级原则;史教授指出毒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大部分irAEs经过合理管理后可缓解。ICls单药或联合治疗的过程中,监测毒性与评价疗效同样重要。史教授强调良好的irAEs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参与。显著irAEs后考虑重启免疫治疗时需谨慎,重启后应密切随访,监测复发症状。在某些irAEs完全控制之后,重启ICIs治疗时应尽量选择不同类型的ICIs治疗药物(如将CLTA-4抑制剂改为PD-1/PD-L1抑制剂)。

专家视角(讨论)环节,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李小琴教授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俞同福教授、金时代教授和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宋磊教授围绕肺癌治疗中不良反应为主题开展学术讨论。俞同福教授就肺癌免疫治疗后的影像学变化及肿瘤的穿刺活检分享个人临床经验;金时代教授就免疫不良反应的管控和MDT治疗方案进行发言;宋磊教授结合CSCO免疫不良反应专家共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个人见解。三位教授均强调了肺癌诊疗过程中MDT团队的重要性。

图片 6.png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朝霞教授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何靓教授进行《肺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病例》分享。何靓教授回顾了免疫不良反应的机制和临床表现,分享了三例肺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真实案例,包括免疫性肺炎相关病例、免疫性内分泌系统紊乱病例及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病例。何教授从病史回顾、病情发展、治疗经过、不良反应应对策略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病例诊治经验。同时邀请同院不同学科专家重点分析了免疫性肺炎发生的高危人群、治疗策略及影像学征象,免疫性垂体轴相关内分泌异常的管理,免疫治疗相关糖尿病和传统糖尿病异同和治疗,免疫治疗相关重症肌无力发生的分子机制、高危人群筛选、风险评估及治疗原则等临床问题。

观点交锋(讨论)环节,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朝霞教授邀请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MDT团队(何敬东教授、孙苏安教授、尤振兵教授、井桂银教授、潘鹏教授、唐桩教授)对免疫不良反应临床管理进行探讨。专家们分享了免疫性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强调了对免疫不良反应的两点需要特别关注:“重症”和“早期”,及时遏止不良反应的蔓延和发展。

图片 9.png无锡市人民医院许隽颖教授邀请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楚教授进行《晚期肺腺癌多线治疗病例》分享。张楚教授对一例多线靶向治疗的肺癌病例进行分享,对其临床诊断、病理结果、治疗过程、再评估及治疗结局进行介绍。最后,张教授提出EGFR共突变治疗策略的选择、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局部新发骨转移/骨转移进展的方案调整等问题供参会专家进行思考和探讨。

观点交锋(讨论)环节,江苏省人民医院何靓教授担任主持,江苏省人民医院MDT及免疫不良反应团队(金淑贤教授、王俊教授、郑旭琴教授、贡其星教授、许佳丽教授、张伟教授、武茜教授)围绕张楚教授分享的病例进行个人观点讲述。专家们就该病例多次复发的节点的治疗方案和病理检测进行深入讨论,提出了更多的治疗策略选择的可能性。

图片 12.png 
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凌翔教授邀请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唐桩教授进行《一例晚期肺癌病例介绍》。唐桩教授分享了一例转移性腺癌的病例,针对该病例的病程变化进行了多线治疗,提出了针对肺癌基因检测阴性是否开展靶向治疗、临床疗效与指南推荐不相符的情况下如何决策治疗方案、EGFR-TKI耐药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时机如何选择等问题。

观点交锋(讨论)环节,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凌翔教授邀请马鞍山市人民医院MDT团队(曹齐生教授、陈磊教授、刘志教授、程刘兵教授、朱青松教授)唐桩教授分享的病例进行讨论。专家们对该病例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多次分子检测提出了肯定,同时对治疗疗程的把控、治疗方式的介入时机以及病情发展过程的再总结等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图片 15.png泰州市人民医院韩高华教授邀请邀请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吴志军教授分享《肺肠腺癌,非“常”腺癌 一例晚期NSCLC诊治经过》。吴志军教授介绍了一例中-低分化的肺肠型腺癌病例的基线评估、基因检测、治疗经过、疗效评估等内容;提出了对于PD-L1 TPS<1%患者的一线抗肿瘤治疗(抗血管生成+化疗、免疫+化疗、抗血管生成+免疫+化疗)如何选择、对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是否继续免疫维持、对于体质较好的患者二线治疗应用免疫+单药化疗+免疫维持的模式是否可成为标准化治疗方案等问题供参会专家共同探讨。

观点交锋(讨论)环节,韩高华教授邀请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MDT团队(季枚教授、蒋波教授、徐国平教授、张大川教授、张楚教授)吴志军教授分享的病例进行讨论。专家们对该病例一线及二线治疗方案的规范性和疗效表达了肯定,并且从外科、放射影像、免疫组化、分子检测、临床治疗方案决策等方面对少见的肺肠型腺癌展开介绍和分析。

图片 18.png 在大咖论道环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张全安教授邀请苏北人民医院汪步海教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何敬东教授、常州市肿瘤医院周彤教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季枚教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曹齐生教授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MDT进行探讨。汪步海教授表示多单位联合的针对实际病例的MDT讨论模式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对肺癌的综合管理逐渐做到“主观的东西客观化,客观的东西标准化,标准的东西个体化,个体的东西精准化”,这也是MDT工作的重点和思路。何敬东教授通过一例取得良好结果和疗效的肺癌MDT实际案例表达了MDT的重要性。周彤教授指出现阶段许多MDT偏向于理论,未来如何将MDT更落地,让MDT在疾病全程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仍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季枚教授提出将MDT前移,对初诊患者开展MDT制定治疗方案,或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结局;针对典型的病例、普遍的难点和热点进行MDT讨论,对今后肺癌的诊治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曹齐生教授从实际临床工作和患者角度出发,展示了MDT的必要性。

大会总结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朝霞教授指出本次分会场会议内容丰富,涉及一个专题报告、六个病例和四个MDT团队,围绕肺癌的免疫不良反应,肺癌精准治疗的热点和难点话题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和病例分享交流,相互学习了MDT的诊治经验,分享了肺癌诊治的新成果和新进展。王教授希望在关注疗效的同时还要关注肿瘤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要重视患者的全程管理,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最后,王教授感谢来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嘉宾。
图片 21.png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凌翔教授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同仁表示感谢,通过肺癌MDT专场的交流会,和各位专家学者一起研讨、交流肿瘤多学科诊疗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推动肿瘤治疗水平提升,收获满满。刘教授指出希望以促进肿瘤多学科诊疗为契机,在各位业界专家的指导交流下,将医务人员肺癌诊治的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新层次。

图片 22.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