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SCO | 2024 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研修班圆满落幕

06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乳腺癌研讨班  2024-5-22.jpg

乳腺癌作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了巨大挑战。尽管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进一步提升乳腺癌诊疗水平,推动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的进展,2024年6月21-23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24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研修班”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集了全国各地的顶尖医学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乳腺癌诊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研修班旨在全面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通过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诊疗规范以及临床经验,推动乳腺癌治疗的规范化和精准化,为基层医生提供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乳腺癌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规范诊疗与精准诊断:研修班首日聚焦

特写.mp4_001325.224.jpg江泽飞教授致辞

李进教授致辞-研修班.mp4_000000.000.jpg李进教授致辞

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和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的致辞为研修班拉开序幕,他们对与会专家和学员表示欢迎,并强调了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江泽飞教授首先分享了2024年CSCO乳腺癌指南的更新要点,强调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随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梁旭教授详细介绍了HR+ HER2-乳腺癌的最新诊疗进展,重点讨论了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中的内分泌治疗。对于早期HR+乳腺癌患者,梁旭教授总结了2024CSCO BC指南更新的要点,强调了根据患者复发风险进行分层治疗的重要性。高复发风险患者推荐AI+阿贝西利或TAM+阿贝西利等组合治疗,而低复发风险患者则推荐AI或TAM序贯AI等内分泌治疗方案。指南还新增了NATALEE临床研究结果,建议对部分患者使用瑞波西利替代阿贝西利。梁旭教授的讲解突出了新辅助治疗中CDK4/6抑制剂(如阿贝西利、瑞波西利)在提高患者浸润性无病生存期(IDFS)和无远处复发生存期(DRFS)方面的显著作用,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image1.jpeg分享专家:梁旭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春芳教授聚焦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她概述了不同治疗阶段的关键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郝春芳教授首先强调了对所有乳腺浸润性癌进行HER2状态检测的重要性。接着,她介绍了多种抗HER2治疗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从1998年的曲妥珠单抗到最新的T-DXd、奈拉替尼等。随后,郝春芳教授讨论了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和临床研究成果,尤其是帕妥珠单抗在高风险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她还详细介绍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多种治疗方案及相关临床研究,涵盖了一线和多线治疗方案,强调了治疗的个体化和全程管理。

image2.jpeg

分享专家:郝春芳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杨谨教授专注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进展。她回顾了传统化疗在TNBC治疗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杨谨教授详细分析了PD-1/PD-L1抑制剂在TNBC中的疗效,引用了KEYNOTE-355和IMpassion130等关键临床试验的数据,展示了免疫治疗在特定患者群体中显著改善PFS和OS的潜力。此外,杨谨教授讨论了PARP抑制剂在BRCA突变TNBC患者中的应用,并强调了基因检测在指导治疗方案选择中的重要性。杨谨教授还展望了未来TNBC治疗的方向,呼吁更多的临床研究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组合方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image3.jpeg
分享专家:杨谨教授

下午的会议围绕乳腺癌的诊断展开。解放军总医院周娟教授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乳腺癌影像诊断的核心内容。她强调了X线检查在无症状人群筛查和有症状人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超声作为X线筛查的补充手段,特别适用于引导穿刺活检。MRI则是高危人群筛查的重要工具,具有无辐射损伤的优势。周娟教授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例如,通过BI-RADS分类系统,对乳腺影像进行分类和处理,从而确定患癌可能性及相应处理方式。她还提到,影像检查的最佳时间为月经期第7-10天,以避免误诊。此外,周娟教授强调了乳腺MRI在致密乳腺、高危人群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并展示了多个乳腺癌转移瘤(如脑和骨转移)的影像学诊断及疗效评估案例,进一步突显了影像检查在乳腺癌全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image4.jpeg
分享专家:周娟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的演讲重点介绍了临床研究设计的核心原则和实践。首先,他概述了2019-2023年全球和中国新药临床研究的趋势,强调中国在2023年新药临床研究数量上已超过美国。他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发布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包括单臂试验、联合治疗、统计学设计等方面的指导方针。张教授特别强调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的重要性,这类试验探索了罕见病研究和新治疗手段,具有独特价值。他指出,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设计需要遵循研究对象(P)、干预方法(I)、对照(C)、观察指标(O)、研究设计(S)和研究时间(T)六大要素。通过案例分析,他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这些原则,以确保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image5.jpeg分享专家:张剑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何英剑教授的演讲集中在临床研究数据学的解读和设计上,以NATALEE研究为例。他首先介绍了NATALEE研究的设计,包括扩大研究人群范围和增加样本量等修改,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何教授强调了在临床研究中,正确解读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风险比(HR)等常用指标的重要性,指出这些指标各自的优缺点及常见问题。例如,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简单易懂但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疗效,而HR更适合间接比较,但需满足比例风险假定。何英剑教授还深入分析了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区别,强调预设分层因子和样本量对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他展示了如何避免在临床研究解读中常见的误解和陷阱,确保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image6.png分享专家:何英剑教授

主持嘉宾

image7.jpeg江泽飞教授

image8.jpeg刘运江教授

image9.jpeg
刘荫华教授

image10.jpeg
耿翠芝教授

image11.jpeg段学宁教授

多学科诊疗(MDT)管理与新药临床研究:研修班次日精彩集锦

解放军总医院郝晓鹏教授的演讲探讨了早期乳腺癌外科手术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发展历程。他首先回顾了乳腺癌手术的历史,从最早的乳腺根治术到现代的保乳手术。接着,他讨论了术前活检的重要性,比较了穿刺活检和开放活检的优缺点。穿刺活检因创伤小、恢复快、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成为推荐的诊断方式。郝晓鹏教授还强调了核磁共振在保乳手术中的重要性,通过核磁可以更精准地评估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对于术前治疗,他提到新辅助化疗可以使不可手术的肿瘤降期,从而提高保乳率和R0切除率。此外,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实施也被详细探讨,指出其在新辅助治疗后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郝晓鹏教授总结了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强调外科手术在乳腺癌治疗全程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image12.jpeg分享专家:郝晓鹏教授

接下来,解放军总医院孙冰教授介绍了现代放疗技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她首先回顾了放射肿瘤学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从X线发现到现代放疗设备(如伽马刀、直线加速器等)的进步。孙冰教授详细介绍了现代放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等的特点和优势,强调了这些技术在提高治疗精度、疗效和降低正常组织损伤方面的作用。接着,她讨论了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作用及其在不同分期和治疗阶段中的应用,引用了多个临床试验的数据,证明了放疗在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方面的重要性。

image13.jpeg分享专家:孙冰教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莫雪莉教授则聚焦于ADC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管理。她首先概述了ADC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强调了这些药物通过将细胞毒性药物直接输送到癌细胞,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接着,莫雪莉教授详细讲解了ADC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肝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等。她强调了监测和管理这些不良反应的重要性,通过定期检测和及时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莫雪莉教授还介绍了几个具体案例,展示了不同患者在使用ADC药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她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image14.jpeg
分享专家:莫雪莉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张少华教授探讨了乳腺癌新靶向治疗后辅助治疗的决策,重点介绍了多种新型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及其在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潜力。他还分析了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image15.jpeg
分享专家:张少华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总结了2024年ASCO研究乳腺癌进展速递。在HR+乳腺癌方面,NATALEE研究和INAVO120研究显示了瑞波西利和Inavolisib联合治疗的显著疗效。HER2+乳腺癌中,DB-07和DB-03研究表明T-DXd在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整体生存期方面的潜力。三阴性乳腺癌的OptiTROP-Breast01和EV-202研究展示了SKB264和Enfortumab Vedotin的效果。此外,ACE-Breast-02研究评估了ARX-788在HER2+晚期乳腺癌中的优势。这些研究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image16.jpeg
分享专家:袁芃教授

下午的会议由江泽飞教授主持,讨论了MDT在乳腺癌多个诊疗病例中的应用。专家们还探讨了乳腺癌临床试验设计及未来发展方向。与会者积极互动,分享了各自的临床疑惑与经验。

河南省肿瘤医院闫敏教授详细介绍了基于CSCO骨转移专家共识的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乳腺癌骨转移在晚期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常见并发症包括骨痛、高钙血症、骨折和脊髓压迫,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骨转移的诊断方法包括ECT、CT、X线和MRI等,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PET-CT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尚未作为常规推荐。治疗方面,闫敏教授强调了骨改良药物(如双膦酸盐和地舒单抗)的重要性,这些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SREs),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此外,局部治疗如放疗、手术和镇痛治疗在缓解症状和恢复功能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MDT),可以为患者制定最优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image17.jpeg
分享专家:闫敏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王涛教授详细解读了2024年CSCO乳腺癌脑转移专家共识。她首先介绍了脑转移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随后,王涛教授详细分析了脑转移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和临床症状评估。王涛教授强调了MDT在脑转移治疗中的重要性,推荐联合放疗、手术和全身治疗的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她还介绍了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在脑转移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并分享了多个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

image18.jpeg
分享专家:王涛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探讨了2023年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及其带来的思考。他重点介绍了KEYNOTE-522研究,该研究评估了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显示出显著的EFS改善。此外,王坤教授还讨论了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的腋窝处理策略,以及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他强调了免疫治疗在高危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比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方案的建议。王坤教授总结指出,免疫治疗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image19.jpeg分享专家:王坤教授

主持嘉宾

image20.jpeg金锋教授

image21.jpeg刘红教授

image22.jpeg江泽飞教授

学术前沿与科研经验分享:研修班第三日亮点回眸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首先分享了基于临床问题的科研基金申请经验。他强调了课题选择的重要性,指出选题应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可行性。选题思路可以分为“继往开来”和“另辟蹊径”两种。前者立足于前期研究基础,拓展新方向;后者则聚焦于关键临床问题,提出新的科学问题。江一舟教授详细解释了科研基金申请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基金资助范围、复习参考文献、提出明确假说和充分准备预实验等。他还分享了具体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的撰写技巧,强调了逻辑性和层次分明的重要性。最后,他总结了科研基金申请的关键要素,如工作基础、预实验结果和依托平台,鼓励科研人员提前准备,积累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提高申请成功率。

image23.jpeg分享专家:江一舟教授

河北省肿瘤医院刘月平教授探讨了乳腺癌精准治疗下病理诊断的临床需求。她首先介绍了乳腺癌HER2阳性显著异质性的问题,强调了规范化检测流程和临床-病理交流的重要性。她通过具体病例说明了如何识别乳腺原发肿瘤,并强调了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残余肿瘤的临床意义。刘月平教授还详细解释了乳腺癌PDL1病理检测的伴随诊断的重要性,指出不同PD-L1评分系统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选择最优检测样本。

image24.jpeg
分享专家:刘月平教授

清华大学医学院陈晓媛教授则分析了2023年抗肿瘤新药研发的趋势。她首先介绍了当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细胞治疗等。陈晓媛教授详细讲解了多项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强调了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重要性。她还介绍了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多靶点药物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趋势。此外,陈晓媛教授分析了药物研发面临的挑战,如耐药性问题和毒副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她总结指出,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将更加注重精准治疗和综合治疗,为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新希望。

image25.jpeg分享专家:陈晓媛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李健斌博士分享了利用大数据进行科研并发表文章的经验。他首先比较了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真实世界研究(RWS)的优缺点,指出RWS能够反映真实的疗效,但数据量大且混杂因素多。李健斌博士介绍了CSCO BC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和多个真实世界研究的案例,如HER2阳性患者治疗现状和TKI治疗失败后的选择。他强调了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的关键技术,并分享了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中进行科研,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的乳腺癌诊疗现状研究中,展现了大数据的应用价值。通过详细分析案例,李健斌博士总结了在大数据科研中的重要经验,如聚焦特色人群、持续热点话题和合理利用外部数据,以提高研究质量和发表效率。

image26.jpeg分享专家:李健斌博士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曼教授详细传授了乳腺肿瘤内科的学科建设与科室管理经验。她介绍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肿瘤内科的发展历程,包括临床亚专科布局、门诊病房一体化和肿瘤日间化疗中心的开设。李教授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解决临床问题的重要性,并通过提升医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开展新技术应用,来提高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她还分享了科室如何通过多学科团队(MDT)合作,系统化、常态化地开展诊疗工作,提升疑难重症的诊疗能力。李教授详细介绍了青年医生的培养策略,通过分类培养、科研学术沙龙和国际交流,全面提升青年医生的医疗和科研能力。她总结了科室在学术影响力提升、国际交流和科研项目方面的经验,强调了创新和持续改进对学科建设的关键作用。

image27.jpeg分享专家:李曼教授

随后,江泽飞教授详细讲解了人工智能(AI)在乳腺癌精准分类和分层治疗中的应用。他首先回顾了乳腺癌的历史和治疗进展,从最早的乳腺癌记录到现代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江泽飞教授详细讲述了AI技术如何通过影像识别、基因组测序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手段,提升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突变判断、风险分层和治疗策略的精准度。他强调了AI在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巨大潜力,通过整合大数据和临床经验,开发出符合中国临床实践的CSCO肿瘤AI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治疗决策,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外,江泽飞教授还展示了AI在新药研发和智能决策中的应用前景,指出AI技术将引领乳腺癌诊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image28.jpeg
分享专家:江泽飞教授

主持嘉宾

image29.jpeg余之刚教授

image30.jpeg蒋宏传教授

结语

随着江泽飞教授的总结发言,本次研修班圆满结束。260余名与会学员通过本次会议获得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共同推动了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的进程。CSCO将继续致力于提升乳腺癌诊疗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精彩瞬间

DSC01552.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LO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01日
马利平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2024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研修班”在北京隆重召开
06月30日
徐红梅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6月28日
李云龙
磐石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学习前沿知识,更新治疗模式,规范临床工作,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