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肿瘤整合防筛大会 | 向邦德教授:强化早筛、科研转化与流行病学调查,肝癌防筛专委会的全面布局

2024年04月29日
来源:肿瘤资讯

四月清和雨乍晴,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由中国抗癌协会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筛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4CACA肿瘤整合防筛大会”。大会选址于风景如画的杭州,于2024年4月20日至21日召开,樊代明院士领军的工作委员会将聚焦于完善预防体系,提升筛查和早诊早治水平,促进癌症防治关口前移,而本届大会则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肝癌整合防筛分会场主席、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向邦德教授进行采访分享。

向邦德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脾外科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西高校卓越学者
广西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西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西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西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亚太肝病学会APASL中国分会委员

肝癌防筛专委会成立,对于肝癌的早筛、早诊、早治有哪些现实的意义?

向邦德教授:目前,我国约70%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这一数据反映了公众在疾病预防和筛查意识上的不足。与此同时,日本的肝癌患者中早期发现的比例较高,这得益于他们较强的健康体检意识和有效的筛查策略。

肝癌防筛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实现以下两个核心目标:首先,通过开展深入研究,致力于开发能够及早发现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其次,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体检和疾病预防,旨在通过提高早期诊断率,采取成本效益较高的预防措施。委员会的建立是我国肝癌防治工作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对于提高公众健康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及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目前肝癌的筛查都有哪些手段?可以得到哪些预期的效果?

向邦德教授:目前,肝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甲胎蛋白(AFP)检测联合腹部超声(B超)检查,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筛查方法。为了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我们建议针对以下四类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

  1. 患有肝炎的人群;

  2. 肝硬化患者;

  3. 具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4. 长期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例如习惯性酗酒者。

对这些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AFP检测和B超检查。这种定期筛查方案有助于发现早期肝癌,从而提升早期诊断的效率。

今年肝癌防筛专委会计划组织哪些重点工作?

向邦德教授:结合肝癌专业委员会的多学科专业团队,包括临床研究专家、临床医生、基础研究工作者、流行病学专家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的专业力量,本委员会将系统地推进以下工作:

在临床研究领域,我们将积极探索并鉴定可能存在的更高效的肝癌筛查技术,以期提升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在基础研究层面,我们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旨在开发出更具实用性的诊疗工具,以优化现行治疗方案。

此外,我们将联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流行病学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揭示不同地区肝癌风险因素的分布特征,为肝癌的一级预防和病因预防策略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通过这些综合性策略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提高肝癌的早期检出率,从而为肝癌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治疗选择,为肝癌的整体防治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
排版编辑: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