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邵志敏教授:中国生物制药推动乳腺癌治疗实现同质化,不让一个HER2阳性患者落下!

2023年09月19日

曲妥珠单抗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基石,大幅度改善了HER2阳性患者的预后,“中国籍”曲妥珠单抗的上市极大地提高了靶向治疗的可及性!本次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畅谈HER2阳性乳腺癌诊疗现状,剖析中国生物制药发展的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中国患者预后出谋献策。






邵志敏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复旦特聘教授、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乳腺癌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八届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 St.Gallen乳腺癌大会专家团成员




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治疗

大幅提升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


Q1:请您介绍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现状。

邵志敏教授: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约226万,死亡病例达68万,成为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HER2阳性乳腺癌占比为15%~20%,具有侵袭性较强、复发风险高、预后差等临床特点,在曲妥珠单抗上市之前,其预后与三阴性乳腺癌不相上下,被喻为“粉红丝带上的黑蝴蝶”。

在过去几十年,人们对HER2致癌机制认识的提高促进了HER2靶向疗法的开发,其中,曲妥珠单抗是第一个获批用于治疗乳腺癌的生物制剂,通过ADCC效应、CDC效应、抗血管生成及免疫调节等途径,精准杀伤HER2阳性乳腺癌肿瘤细胞。如今,基于曲妥珠单抗的抗HER2治疗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不同作用机制、不同靶点的抗HER2药物层出不穷,包括靶向不同位点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等。曲妥珠单抗从单药治疗到与帕妥珠单抗联合的双靶治疗,从早期新辅助、术后辅助到晚期一线治疗,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不断改善。如今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总生存期(OS)也显著延长,双靶+化疗的方案带来了长达57.1个月的OS获益*



进一步提高靶向药物可及性

缩小中国地域间诊疗差异

Q2: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医疗水平不同。请您为整体提高我国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给予建议?

邵志敏教授我们应该意识到,药物的涌现为患者治疗带来更多选择,也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诊疗水平的差距。目前来看,我国各地域乳腺癌诊治水平参差不齐,包括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不平衡、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地区的不平衡、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不平衡,这致使整体乳腺癌诊疗水平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因此,要想整体提高我国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结局,持续推进全国乳腺癌的同质化诊疗非常重要。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进一步缩小疾病认知的地域差异。患者疾病认知的提升有助于乳腺癌治疗的方方面面,从早筛早诊,到方案选择再到后续的长期随访。伴随着乳腺癌长期生存率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管理更趋向于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方式,因此患者疾病认知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我国患者的疾病认知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农村人口在包括预防知识、乳腺自查等方面远不如城镇人口。

第二,进一步提升基层市场的HER2检测率。准确的基因检测,是精准用药的基础。我国HER2阳性乳腺癌的检测率在省级/副省级医院、地市级医院,村县级医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省级/副省级医院的检测率已达90%以上,接近100%,而村县级医院仅为40%。

第三,进一步提高靶向药物的可及性,提高抗HER2治疗率。曲妥珠单抗作为第一个在中国获批的抗肿瘤单抗药物,曾经每瓶超2万的治疗价格让患者望而却步。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曲妥珠单抗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伴随着更多质高价优的国产小规格150mg/瓶、60mg/瓶曲妥珠单抗的上市,越来越多中国患者可以负担得起曲妥珠单抗在内的抗HER2治疗药物的长期治疗费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曾统计发现,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曲妥珠单抗的使用率在其上市的前10余年间,曾不到40%,足以见得提高药物可及性的重要意义。在最近的1~2年间,HER2阳性乳腺癌患中曲妥珠单抗的使用率已达到86%以上。但受制于我国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经济收入的不平衡,在基层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药物普及性方面,我们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中国生物制药共创健康中国

国产曲妥珠单抗为中国患者量身定制

Q3:请您谈谈中国生物制药在乳腺癌治疗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邵志敏教授: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重大疾病防治相关内容中,提出了到2030年,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不低于46.6%的行动目标。生物制药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持续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重要支撑。

其一,中国生物制药在打破垄断、增加行业竞争,从而降低患者支付、节省医疗成本等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2018年包括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以及利妥昔单抗在内的多个肿瘤重磅药物,为迎接国产替代的到来,均降价超过60%进入国家医保。

其二,国产生物制药可以弥补进口药品因产能不足、国际局势、疫情防控等带来的供给不稳定问题,突破这种被外国企业“掐住脖子”的窘境,让国人的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成为中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其三,中国患者本身的特征有别于欧美患者,从身高体重到精准用药密切相关的基因突变,而国外生物制药公司大多根据欧美患者的特征开展药物研发,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患者。以曲妥珠单抗为例,因其需要按照患者公斤体重来确定给药剂量,因此不同体重的患者对于药物剂量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女性平均体重为59kg,远低于欧美人群超过70kg的平均公斤体重,因此适合于欧美人群的440mg/瓶大规格曲妥珠单抗在中国临床实践中使用时,就会造成大量的余液浪费。因此国人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曲妥珠单抗便将其考虑在内,上市了更贴合中国女性体重区间的150mg/瓶、60mg/瓶小规格组合。我们也看到,国产生物制药并未停留在一味地跟随,而是根据中国患者的需求,在创新疗法、新适应症申报、生产技术方面不断追求,真正做到为中国患者量身体制。

*数据来自CLEOPATRA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