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聚焦胸部疾病,推动协同创新”第十届同济胸部肿瘤论坛暨第四届肿瘤患者肺康复治疗国家级继教班圆满召开

2023年05月22日
来源:肿瘤资讯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为助力胸部肿瘤诊疗发展,加强学科交流协作,由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承办的2023第十届同济胸部肿瘤论坛暨第四届肿瘤患者肺康复治疗国家级继教班于5月13日在美丽的江城武汉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主题为“聚焦胸部疾病,推动协同创新”,会议设置了一个主论坛和一个转化研究论坛,邀请了国内活跃在肺癌领域的临床、转化及基础专家,就目前肺癌临床诊疗研究热点及转化研究的新进展、新理念进行了一系列专题报告和学术讨论,探讨最前沿的创新资讯和最热点的学术研究,共同助力胸部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实现新突破、达到新高度。【肿瘤资讯】特整理本次会议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主会场

会议伊始,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褚倩教授担任主会场大会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元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刘继红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启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作为主席团成员联合发表致辞。几位教授指出,肺癌仍然是我国乃至全球患病率和死亡率前三的恶性肿瘤,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当前,肺癌的诊疗已经全面进入到个体化精准时代,本次会议聚焦肺癌临床和转化研究热点,就肺癌精准诊断的新手段、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转化研究成果的新进展,展开多视角、多领域的深入交流与探讨。

4ab5d278888ed2f6e2fe5c3dfa24373.png

1155e67f6e1ed4fc26951c6a3ddfa57.png

82d73412300af87c3ff88df9c486957.png

8f564a5693432aa65ca387334535505.png

03acde35f601431878bf2c3e2261bde.png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先领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以“PI视角: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现状与未来”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分别从“回顾过去:重温经典”、“着眼现在:领航新征程”及“展望未来:砥砺前行”三部分展开,从大师角度分享了对NSCLC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围术期免疫治疗的观点,对NADIM-II研究、Checkmate 816研究、KEYNOTE-091研究、Neotorch研究等数据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还对免疫联合的探索、免疫治疗周期的制定等问题也做出了深刻的解读。

efee776c0e1dec51f001eec4c8fcd75.png

ee30ec2c230bf75bdab3da831581789.png

精彩的学术分享结束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的主持下,湖北省肿瘤医院杨彬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莉教授黄冈市中心医院邹佳华教授结合其临床研究与治疗总结,和与会者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分享。

cb19edfd79cb1047431dd6c43e70fa2.png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赵军教授的主持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研究院卿国良教授以“HILPS, a novel long noncoding RNA essential for global oxygen sensing in human” 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卿国良教授首先分享了其团队发现的EZH2-MYC新型蛋白复合体促癌新机制,发现了EZH2酶活抑制剂临床失败的重要原因,有望改写领域对EZH2促癌机制,提到基础研究对于疾病认识的重要性;随后介绍了其团队发现的一种新型的长链非编码RNA——HLIPS,HILPS-PLK1-HIF1a环路可以调控人体细胞低氧感知,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和作用。

4295728fb4526a5f16e8b555ccb3132.png

a54fb1373b6dde800c1bbfe1ee4a45b.png

精彩的学术分享结束后,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林劼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方文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李子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鹏教授结合其临床研究与治疗总结,和与会者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分享。

bde8ac879e4c4560bbab16d096573c6.png

荆州市中心医院徐炎华教授的主持下,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以“少见靶点突变NSCLC的进展与未来” 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邬麟教授介绍到,检测技术和药物研发的创新和突破改变了NSCLC少见靶点的诊疗路径;针对少见靶点的研究“百花齐放”,尤其针对ALK、ROS1、NTRK、KRAS G12C、BRAF的靶向治疗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颅内疗效,患者有望进入“长生存”状态;治疗策略的选择则需要综合考虑疗效,安全性管理和耐药应对等因素。然而少见靶点肺癌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和挑战,耐药机制、围术期治疗及液态活检技术等,有望进—步为患者的长期生存带来新的机遇。

b9d6826cce31b406e0dd87f7d82f55a.png

73ac64db3e738df7888d83917a5e728.png

荆州市中心医院蔡君教授的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以“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胡洁教授提到,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是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一线治疗基本策略,维持治疗可延长PFS和生存获益。对于EGFR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EGFR-TKI与抗血管生成联合治疗模式是患者新的选择。包含抗血管生成治疗原理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极具前景;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广泛受益面也使得这一领域存在众多挑战,如何进一步优化精准治疗模式是面临的挑战。

f0feb4317ce3819b625e45bae883818.png

328eeadd193582bd2da40820256ed7c.png

精彩的学术分享结束后,在孝感市中心医院谢志斌教授的主持下,赤壁市人民医院但汉卿教授潜江市中心医院李文斌教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劲松教授结合其临床研究与治疗总结,和与会者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分享。

8b67e20ebe58c40cc68939e9e8cf77a.png

fc2b25ef6f2ad0fc2ff126fdd8a5dc5.png

鄂州市中心医院金军教授的主持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敏教授以“肺癌早筛——惰性肺癌研究进展与临床决策” 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李敏教授提到,惰性肺癌从影像学角度来看是依据肿瘤容积倍增时间(VDT) ,VDT>400天的肺癌,发生18.5%;VDT大于600天,发生率10.8%,从病理学角度是肺癌无淋巴管、血管、胸膜、淋巴结累及,伴或不伴基质浸润。并介绍了湘雅医院团队的研究队列中,惰性肺癌侵袭性亚型和非侵袭性亚型在年龄、吸烟情况、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上以及CT特征均存在差异。最后强调早期筛查,识别惰性肺癌,减少对惰性肺癌的有创干预,势在必行。

9c096410a8726b6700a84f6220b036d.png

1442fc2c779b7f75d37fd50a5b824da.png

黄石市中心医院王钢胜教授的主持下,河南省肿瘤医院王慧娟教授以“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免疫治疗新进展”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晚期NSCLC靶向治疗疗效突出,仍难逃耐药,因此免疫治疗能否成为靶向耐药患者带来获益已经成为当前的临床热点话题。随后王慧娟教授分别对EGFR、ALK、BRAF、KRAS、ROS1、RET、MET、HER2等NSCLC驱动基因突变的免疫治疗相关的肿瘤和微环境特征,免疫治疗临床证据进行了详细梳理和阐述。

5c7be8fe90cb862340fd164d5b64ff7.png

ea0188ce1cd51cf2f76b56f27f0ea4d.png

精彩的学术分享结束后,在鄂州市中心医院陈永忠教授的主持下,武穴市中医院程锦葵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方呈祥崇阳县人民医院甘思刚结合其临床研究与治疗总结,和与会者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分享。

405a076c3478d363fb9b3860e4e4442.png

ca8ccc5a7ed672aba15444e512612fc.png

转化研究论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元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帆教授作为转化研究论坛主席致辞。两位教授提到,将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肺癌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是本次论坛举办的宗旨。同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希望到会的专家同道能够收获满满。

5d1ebe9a34caf50b926e4ed6a207b3e.png

c56782810268e24e59888c991130f4e.png

第一环节

河南省人民医院魏立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霓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帆教授以“非小细胞肺癌外科进展及讨论” 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杨帆教授介绍到,亚肺叶切除可以作为部分I期肺癌标准手术方案,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病灶大小位置,影像学表型,冰冻病理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手术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策略,并对不可切除NSCLC能否转化为可手术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到,在免疫治疗大背景之下,外科可切除的定义以及潜在获益人群仍有待更多前瞻性研究探索。

89a7d866ad0caaec0de97d5e773b56e.png

3a0b07d2262e97cedda7998d4b729df.png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李子明教授以“肺癌多学科联合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李子明教授分别从三个维度“基于医学组学打造适合中国人群的国际/国内领先的亚洲肺癌专科诊治平台”、“基于人工智能、液体活检、基因组学诊疗平台,建立个体化诊疗模式”、“基于新型微创诊疗模式,建立肺癌微创外科诊疗新标准”,介绍了陆舜课题组在肺癌多学科联合诊疗技术方面做出的成果和努力。未来,也仍然会继续探索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提高肺癌免疫治疗疗效。

82a978047736e1613fe02a65ccb45be.png

精彩的学术分享结束后,咸宁市中心医院韩琦教授鄂州二医院马玉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肖晓光教授结合其临床研究与治疗总结,和与会者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分享。

d84f09ada91a6316bab15217b573127.png

黄石市中心医院胡文兵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白桦教授以“免疫治疗不良反应(irAE)的分子标志物研究”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白桦教授介绍到,irAE受累系统的广度,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因药物而异,与药物对应抗原所处脏器有关。对于irAE方面的研究创新,未来可以从“临床前研究”:建立irAE临床前模型、临床前模型机制研究、irAE新型标志物鉴定,“irAE预防”:irAE遗传学标志物、irAE微生物标志物、irAE干预微生物移植,“irAE诊断”:irAE的生物标志物、irAE的影像学、irAE诊断路径,“irAE治疗”:前瞻性irAE临床研究、基于irAE机制的精准治疗策略这四个方向开展。

ecee792911a251b06f14ecba76e1833.png

ec2c47a13f37d1974d78a9a05468328.png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方文峰教授以“肺癌与鼻咽癌的精准免疫分型与免疫治疗”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EGFR阳性肺癌“冷肿瘤”免疫治疗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方文峰教授及其团队发现EGFR主动调控PD-L1,EGFR+肺癌ITH高,免疫疗效不佳建立化疗+AK112新方案(III期试验阶段)。晚期鼻咽癌治疗新药、新方案探索与免疫分型研究,晚期鼻癌作为免疫“热肿瘤”,团队在探索中确立GP方案为NPC一线优选化疗方案,建立了GP+PD-1新标志一线方案,并写入CSCO指南。

4ba47a1af9e7f9ee965e07b59fe51ae.png

精彩的学术分享结束后,潜江市中心医院李文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吴莹莹教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晏菲教授结合其临床研究与治疗总结,和与会者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分享。

c30f38c1e225bee6bb94fe1a5c6a2ff.png

第二环节

孝感市中心医院李向荣教授的主持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芳教授以“如何基于临床发起肺癌IIT研究”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吴芳教授介绍了团队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期肺癌精准诊治、肺癌围术期治疗、肺结节早诊及精准治疗。并分别对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如STRESS-LUNG-1研究结果、CR1STAL研究、PRECISE研究三个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分享。最后提到,IIT研究的健康发展需要坚持源自临床、文献调研,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团结协作、循序渐进,坚韧不拔、转化临床。

385070d5e23883e3e73dbd46f595d04.png

468f7b89f292a49126fef8017e35b61.pn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飞教授以“真实世界研究助力回答临床问题”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分别从“药物治疗”和“技术类治疗手段”两方面介绍目前的真实世界研究进展,并真实世界研究助力回答临床问题进行了研究分享,最后提到,真实世界研究的挑战主要有混杂和偏倚,他们会影响疗效、安全性评价结果,甚至影响临床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因此在临床试验的全过程中均须控制偏倚的发生。

c3230e986b6bbcd268a0080ebe39209.png

精彩的学术分享结束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蒋继宗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李军教授襄阳市中心医院李兆元教授结合其临床研究与治疗总结,和与会者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分享。

0180dbbd446d03a88ab06b93e205148.png

AME创始人兼CEO汪道远教授的主持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褚倩教授以“从肿瘤到放射性肺损伤:我们的Notch探索之旅”为讲题进行学术分享,回顾了其对于Notch信号通路研究的认识、研究的漫长过程。褚倩教授首先对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Notch信号研究进行了介绍,分别从GBM MRK003 (γ-分泌酶抑制剂, GSI)抑制Notch信号控制的生长、联合抑制Notch信号和自噬途径在GBM治疗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展开;随后,对Notch信号在NSCLC中的研究进行介绍,分别从Notch信号和EMT在NSCLC中的生物学意义和治疗应用、Notch信号调节NSCLC中SIX1诱导的恶性生物学行为、Notch信号参与调控放射性肺损伤、Notch信号参与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展开,希望能给临床研究工作者一些启发。

aeea6e3835300c5c7b0d164604b3a59.png

517252120b7b205d67745594222a0c5.png

精彩的学术分享结束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丁万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袁逊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磊教授结合其临床研究与治疗总结,和与会者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分享。

eb4baaf8fbc9d1323a82632331714f9.png

会议接近结束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元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帆教授对本次转化研究论坛进行总结致辞。两位教授提到,本次会议深入地探讨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转化等诸多的内容,通过交流和讨论大大开拓了大家的思路,也让各位专家同道收获满满,为共同推进肺部健康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5月22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聚焦胸部疾病,推动协同创新
2023年05月22日
郭飞
丰城矿务局总医院 | 外科
本文分析不错,值得学习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