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文献精读】经典病例:下一代基因测序(NGS)指导原发灶不明肿瘤(CUP)治疗

2022年12月12日
编译:月下荷花
来源:肿瘤资讯

晚期原发灶不明肿瘤(CUP)的治疗模式多年未变,一线治疗多为含铂和/或紫杉类细胞毒治疗,预后差,因此CUP非常适合通过基因组、转录组和免疫组学改变进行匹配的联合治疗。


本文介绍了一例CUP患者,根据血液ctDNA NGS结果,采用FGFR抑制剂佩米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已7个月,现仍在部分缓解(PR)中。

病例介绍(初始表现)

2021年7月,36岁女性因腹痛就诊于外院。腹盆腔CT显示肝左叶多发低密度病变,考虑为转移癌,最大病变(3.1×2.2cm)活检病理符合转移性中分化腺癌。IHC示CK7和CDX2阳性,CK20、HepPar-1、Napsin A和GATA-3阴性,符合腺癌。鉴别诊断包括原发胆管癌、胃食管或胰腺来源转移癌,患者有阿米巴病史,正在接受治疗,也应予以鉴别。几周后患者转诊至大学医院,再次腹盆腔CT显示肝左右叶低密度病变以及胰周和胃肝淋巴结,考虑为恶性肿瘤。因肝脏活检无法确定肿瘤来源,故行内镜超声和胰周淋巴结细针抽吸检查。

胰腺周围淋巴结细针抽吸见大量上皮样肿瘤细胞形成筛状腺体,背景为淋巴细胞(图1A)。肿瘤细胞胞核大,极性丧失,核膜不规则,筛状腺有管腔坏死和较多有丝分裂(图1B),形态学符合淋巴结转移腺癌。IHC显示,肿瘤细胞CK7强阳性(图1C),CDX2片状阳性(图1D),GATA3、CK20和HER2阴性,符合上消化道癌(包括胃食管癌和胰胆管癌)。尽管IHC有助于区分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肿瘤,但区分胃食管腺癌和胰胆管腺癌时并不特异。胰胆管来源肿瘤细胞胞浆常为嗜酸或泡沫样。IHC CDX2是胃肠道原发肿瘤通用标志,但本例肿瘤细胞为肠型(胃癌Lauren分型分为肠型和弥漫型)。

11.jpg图1 胰周淋巴结检查结果

病例介绍(NGS结果)

疾病分期胸部CT显示有大量肺结节,最大8mm,符合肺转移,心包旁/膈上、气管旁淋巴结增大,约10mm。基线CA19-9为2622U/mL(<37U/mL,提示胰胆管来源可能),治疗前增至3980U/mL,CEA为1.1ng/mL(<5ng/mL),LDH未检查。诊断为原发灶不明肿瘤(CUP)。

肝组织(pharm Dx22C3抗体;Tempus平台)IHC PD-L1 CPS=2,组织样本不足无法NGS,只能进行血液ctDNA的Guardant 360(73个基因;Guardant Inc.)NGS检测,显示微卫星稳定,FGFR2扩增(中等++,介于50th和90th百分位间),MYC扩增(高+++,>90th百分位),TMB为5.74个突变/Mb,未报告FGFR2融合。进一步Foundation One(311个基因;Foundation Medicine)NGS检测显示微卫星稳定,FGFR2:LGSN融合(VAF30.8%),FGFR2内含子17重排(VAF4.5%),FGFR2扩增,MYC扩增,TMB为4个突变/Mb。上述二个液体活检结果不一致在临床实践中很常见,与肿瘤异质性和检测方法不同有关。临床医生必须了解NGS检测的局限性,并在患者个体化治疗前应予说明。

多学科分子肿瘤委员会(MTB)专家对病例讨论后形成一致意见:全身治疗。

病例介绍(治疗结果)

FGFR抑制剂佩米替尼(13.5 mg口服2周,休息1周)联合帕博利珠单抗(200 mg每3周静脉注射)治疗。2.5个月后,影像学显示疗效显著,肺、胸、肝和淋巴结病变缩小。5个月后影像学显示肝脏IVB段病变完全消退,其他肝脏病变显著缩小(图2)。2个月后CA19-9降至70U/mL,现30U/mL,患者持续PR已近7个月,治疗耐受性良好。

22.jpg图2 肝肿物的动态变化

专家讨论

1.肿瘤多学科小组(Multidisciplinary Tumor Board ,MTB)意见

CUP是一组异质性癌症,约占恶性肿瘤3%-5%,定义为存在转移性疾病但未发现原发肿瘤。根据ESMO指南CUP按病理分为五类: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癌(包括低分化腺癌)、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分化癌和未分化肿瘤。

CUP预后不佳,中位OS为6-12个月。根据患者状态和LDH分为二个预后亚组:状态良好、LDH正常患者的中位OS约1年;LDH升高或状态不佳患者约4个月。基于人群研究表明,转移仅限于淋巴结时,腺癌是CUP最常见组织学(33.4%),中位OS约8个月,15%-20%预后良好。CUP的治疗选择存在争议,因为传统治疗依赖肿瘤来源。

2.外科意见

上消化道或肝胆胰来源多发转移性腺癌,手术作用有限,预后较差。手术通常取决于三个因素:患者相关因素(如合并症)、肿瘤生物学和手术切除本身。评估患者相关因素的方法包括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和ECOG评分,状态差的患者有多种合并症、营养不良、肌肉减少以及其他身体和/心理因素,因此不宜手术切除;对于状态好的患者,则需着重考虑肿瘤生物学和手术可切除性。

本例患者36岁,无既往病史,表现为肝左右叶多发病变,胰腺周围和胃肝淋巴结增大,推测肿瘤生物学行为很差,尽管手术技术本身可行,但并不推荐,因为还有肺结节和可能的大量微转移;而且手术本身、麻醉和输血也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会促进疾病进展;手术并发症也会影响后续全身治疗的进行。本例患者手术只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如梗阻、出血或穿孔。如果全身治疗后疾病减少,且手术获益超过并发症或死亡风险,应考虑切除残余疾病。

3.病理意见

本例患者为中分化腺癌,可能源自上消化道,包括胃、食管和胰胆管。胃癌的抑癌基因如TP53、CDKN2A、APC以及TGF-β、MET和HER2多有异常;食管癌常有P16、P27和TP53以及APC基因失活和cyclin-D1过度表达;胰腺癌常见分子变化包括KRAS、TP53、CDKN2A/CDKN2B、BRCA和SMAD4;胆管癌常发生KRAS、TP53、IDH1/IDH2、ARID1A、EGFR、HER2和FGFR2改变。本例缺少KRAS突变,有FGFR2融合,符合胆管癌,但不足以排除胰腺癌,约10%胰腺癌为KRAS野生型,可有FGFR2融合。据统计,FGFR2融合约占所有癌症1.1%,包括胰腺腺癌、胃腺癌和胆管癌。

4.根据遗传学改变制定治疗

尽管本例患者进行了多种检查,但依旧不能确定肿瘤来源,只能根据NGS进行治疗。据统计,每个CUPs肿瘤平均有4个有害基因改变,至少60%-65%CUPs有可行的分子治疗。>1700例CUP的研究显示,血液ctDNA分析几近50%患者有高水平证据的分子改变。I-PREDICT研究显示,根据NGS进行治疗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和中位PFS、OS。

FIGHT-202是佩米替尼的多中心开放式单臂研究,≥1种治疗后进展并有FGFR2重排/融合患者的缓解率35.5%(DoR为9.1个月)。

与免疫治疗反应相关标志物包括PD-L1(CPS)、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微卫星不稳定、错配修复和TMB。早期研究表明,胆管癌和其他胃肠道癌(CPS≥1%)免疫治疗有反应。

5.液体活检在CUP的应用

组织活检仍是获取肿瘤分子信息的金标准,但对于CUP却很具挑战性。早期研究表明,CTC和ctDNA液体活检可作为分子信息来源,cfDNA的作用也在探索中。

作者最近的研究中,90%CUP(n=1931)患者的血液cfDNA样本中发现基因组改变(包括未知意义变体),中位有害分子改变量为4,高匹配治疗患者的中位PFS和OS更优,临床获益率更高。其他研究也支持液体活检收集分子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制定。与组织NGS一致,可靶向的致病性改变越多,治疗结果越好,多变量分析显示匹配程度可预测治疗反应。

6.FGF/FGFR途径和FGFR靶向药物

FGFRs参与胚胎发育,细胞周期调节,磷、维生素D和胆汁酸稳态,血管形成和伤口愈合,FGF/FGFR家族有>20个FGF配体,5种不同FGFR受体,FGF/FGFR信号异常可导致肿瘤。FGFR1-4分子改变包括基因重排或融合、单核苷酸变异和拷贝数扩增,占所有癌症5%-10%。FGF/FGFR途径激活通过PI3/AKT、MAPK和STAT途径刺激胞内级联,此外磷酸化FGFR与PLC-γ交互激活,诱导胞内钙离子释放和下游信号激活,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血管生成和抗凋亡,其他见图3。

本例患者血液ctDNA NGS显示FGFR2:LGSN融合(VAF30.8%)、FGFR2内含子17重排(VAF4.5%)和FGFR2扩增(图2),提示应进行抗FGFR治疗。FGFR2:LGSN融合和FGFR2内含子17重排均有报道,决定使用佩米替尼治疗。佩米替尼是选择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阻断FGFR1-4的胞内酪氨酸激酶活性,其他选择性FGFR抑制剂还有erafitinib 和infigridinib,derazantinib和futibatinib等处于研究中。选择佩米替尼源自对该药有较多经验,上市更早容易获得。

33.jpg图3 FGFR途径和肿瘤中FGFR2改变

7.免疫治疗

本例肿瘤组织IHC CPS=2,因此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与佩米替尼同时治疗。临床前研究表明,抗PD-1药物与FGFR抑制剂具有协同作用,能降低PD-1表达,增加T细胞扩增,还可改变肿瘤微环境。FIERCE-22研究中,选择性FGFR3抑制剂vofatamab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无论FGFR状态,1/3患者缓解。一项2期研究评估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多种晚期罕见肿瘤的作用,CUP队列的ORR为23%。免疫联合治疗,如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对晚期胆道癌也有活性,Klein等人报道,39例多线治疗后微卫星稳定胆管癌和胆囊癌患者ORR为23%。尚不清楚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患者是否对单独佩米替尼治疗有反应。

8.遗传咨询

CUP常见于老年,中位年龄65岁。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发现,中位35岁的年轻CUP患者以腺癌为主(70%),最常见发现部位为胆道,预后差,中位OS<1年。本例患者虽无明确癌症家族史,但应进行基因咨询检测,因胚系改变可能有助于临床研究和治疗选择,明确未来患癌风险和筛查方案,并对高危亲属做进一步检测。应注意体突变检测不能替代胚系检测,尤其是年龄和家庭史可疑时。本例患者156个基因胚系检测未见异常。


参考文献

Shreenivas AV, Kato S, Hu J, Skefos C, Sicklick J, Kurzrock R. Carcinoma of unknown primary: Molecular tumor board-based therapy. CA Cancer J Clin. 2022;72(6):510-523. doi:10.3322/caac.2174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r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re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2年12月17日
叶建蔚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肿瘤内科
NGS测序的出现很多的难题随之解决
2022年12月12日
陈翔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 肿瘤科
晚期原发灶不明肿瘤(CUP)的治疗模式多年未变,一线治疗多为含铂和/或紫杉类细胞毒治疗,预后差,因此CUP非常适合通过基因组、转录组和免疫组学改变进行匹配的联合治疗。
2022年12月12日
陈方艳
临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晚期原发灶不明肿瘤(CUP)的治疗模式多年未变,一线治疗多为含铂和/或紫杉类细胞毒治疗,预后差,因此CUP非常适合通过基因组、转录组和免疫组学改变进行匹配的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