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第五版WHO诊断分型标准:肖志坚教授团队单中心852例患者验证结果

2022年10月21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世界卫生组织(WHO)第5版(2022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分型标准已于Leukemia杂志发表。WHO 2022诊断分型标准通过强调组织学和遗传学协变量来重组MDS类别。MDS伴低原始细胞和单纯5q缺失(MDS-5q)的诊断标准不变。引入了MDS伴双等位基因TP53失活(MDS-biTP53)作为一种新的亚型,定义为存在多打击TP53突变,并取代其他MDS亚型。MDS伴低原始细胞和SF3B1突变(MDS-SF3B1)与MDS的诊断一致,并用环形铁粒幼红细胞(MDS-RS)替代既往MDS亚型。在组织学定义的亚型中,WHO 2022诊断分型标准保留了MDS伴低原始细胞(MDS-LB)和MDS伴原始细胞增多(MDS-IB)之间的临界值。非原始细胞增多分为低增生性MDS (MDS-h)和MDS-LB。原始细胞增加分为MDSIB1、MDS-IB2和MDS伴纤维化(MDS-f)。MDS-h和MDS-f是不同亚型,强调了骨髓环钻活检(trephine bone marrow biopsy)重要性。

基于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肖志坚教授团队近日在Leukemia杂志发表了题为“Comparison of the revised 4th (2016) and 5th (2022) edition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的研究论文。分析了本中心852例最初使用WHO 2016标准诊断为MDS的连续患者的数据集,并比较了WHO2022和WHO2016诊断分型标准的区别,且该分析结果支持WHO 2022诊断分型标准的改进。

6.png

研究方法

2016年8月30日至2021年9月22日,在本中心连续入组了852例年龄≥18岁、符合使用WHO 2016标准的新诊断MDS患者。按照第五版WHO标准重新进行诊断和分型。采集所有受试者的骨髓穿刺和活检样本。根据WHO 2022诊断分型标准对受试者进行重新分类。用国际预后评分系统修订版(IPSSR)和国际预后评分系统-分子(IPSS-M)评价预后影响。

789例患者(93%)的随访数据可用。末次随访日期为2022年6月4日,存活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年[四分位差(IQR),8~31个月]。

研究结果

从WHO 2016到2022的再分类

WHO 2022的诊断标准基本不变,但以下情况除外

(1)  KMT2A、MECOM、NUP98重排和NPM1突变的患者被归类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无论原始细胞百分比如何;

(2)  删除了MDS不可分类(MDS-U)的诊断,部分替换为意义不明的克隆性血细胞减少(CCUS)。应用WHO 2022标准将根据WHO 2016标准归类的30例NPM1突变患者重新分类为AML。9例既往归类为MDS-U的患者被重新归类为CCUS。

WHO 2016至WHO 2022标准之间其余813例患者的重新分类情况见表1和图1。11例 MDS-5q患者的分类保持不变。除既往归类为MDS-RS患者(N=45)外,25例无原始细胞过多的患者被重新归类为MDS-SF3B1,因为新标准对环形铁粒幼红细胞的数量没有限制。将53例患者重新分类为MDS-biTP53,最常见的是原始细胞过多的患者(34/53;64%)。在无上述基因异常的患者中,80例既往归类为MDS-SLD/MLD或MDS-U的患者被重新归类为MDS-h,其余293例被重新归类为MDS-LB。排除MDS-f患者(N=42)后,将既往归类为 MDS-EB1或EB2的受试者重新归类为MDS IB1(N=161)或IB2(N=103)。

表1. 按WHO 2016(列)和WHO 2022(行)重新分类的MDS患者人数

1.png
2.png

图1. WHO 2016和WHO 2022中定义的MDS患者亚型之间的关系

根据IPSS-R和IPSS-M的基因谱和风险类别

在根据WHO 2022标准诊断为MDS的813例患者中,617例患者(76%)有≥1种突变,其中241例患者(30%)有1种突变,167例患者(20%)有2种突变,209例患者(26%)有≥3种突变。在> 5%的患者中发生9个基因突变,包括U2AF1(23%)、ASXL1(19%)、RUNX1(12%)、SF3B1(11%)、TP53(10%)、TET2(8%)、DMNT3A(7%)、SRSF2(6%)和BCOR(5%)。突变> 1%的分布如图2所示。
3.png

图2.根据WHO 2022分类的MDS患者中33个重要突变基因的频率(>1%)。

对727例(89%)细胞遗传学可评估患者进行IPSS-R和IPSS-M分层发现,IPSS-R和IPSS-M在预后上均准确(图3A)。WHO亚型间IPSS-R和IPSS-M风险组的分布不同,MDS-biTP53、MDS-f和MDS-IB亚群内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最多(图3B)。
4.png

图3. MDS患者的分类和预后

WHO 2022 MDS类型的临床特征和生存分析

根据WHO 2016标准分类为MDS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年(95%CI,36~60个月),而根据WHO 2022标准,该数值则降至45个月(95%CI,34~56个月)。与其他亚型相比,WHO 2022分类中MDS-biTP53和MDS-f的患者生存期明显更短(分别为10个月和15个月;图4A)。

WHO 2022 标准从WHO 2016 MDS-EB亚型中删除了MDS-f和部分MDS-biTP53。

MDS-IB1(24个月)和MDS-IB2(26个月)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MDS-EB1(23个月 )和MDS-EB2(17个月)(图4A, B)。按WHO 2022标准归类为MDS-IB1和MDS-IB2的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和血液学因素和生存期。MDS-f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较低 (75 vs 80 g/L;P=0.02),血小板浓度较低 (41 vs 61 × 10E + 9/L;P<0.001)。
5.png

图4. MDS者总生存期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与MDS-IB患者相比,MDS-biTP53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较低(72 vs 80 g/L;P<0.001),细胞遗传学更复杂(82%vs 14%;P<0.001),在IPSS-R和IPSS-M中更可能被归类为极高风险(P<0.001)。
与MDS-IB1患者相比,MDS-IB2患者的BCOR(15%vs 6%;P=0.02)和WT1(7%vs 1%;P=0.03)突变率更高。与MDS-IB患者相比,MDS-f患者的U2AF1突变率较高(40%vs 21%;P=0.01),RUNX1突变率较低(7%vs 24%;P=0.01)。与MDS-IB患者相比,MDS-biTP53患者的ASXL1(4%vs 24%;P<0.001)、RUNX1(2%vs 24%;P<0.001)、SRSF2(2%vs 13%,P=0.02)、BCOR(0 vs 9%;P=0.02)和STAG2(0 vs 8%;P=0.03)突变率显著降低。

与MDS-LB患者相比,MDS-h患者的WBC(2.40 vs 2.68 × 10E + 9/L;P=0.004)、中性粒细胞(1.04 vs 1.26 × 10E + 9/L;P=0.004)和血小板(40 vs 62 × 10E + 9/L;P=0.03)浓度较低。MDS-h患者的MDS相关突变频率显著更低,包括ASXL1(8%vs 22%;P=0.003)和U2AF1(15%vs 30%,P=0.007)。两个队列的中位生存期均未达到,但MDS-h患者的生存期更长(P=0.09)。

与WHO 2016标准相反,WHO 2022标准未区分异型增生谱系的数量。在一些研究中,与多系异型增生患者相比,单系异型增生患者的风险较低。本研究检测了MDS-LB患者异型增生谱系数量的预后价值。基于骨髓切片的组织学分析,34例患者被认为是MDS-LB伴单系发育不良(MDS-LB-SLD),259例患者被认为是MDS-LB伴多系发育不良(MDS-LB-MLD)。MDS-LB-SLD患者的血红蛋白(93 vs 81 g/L;P=0.001)、WBC(3.80 vs 2.57 × 10 E + 9/L;P=0.002)和中性粒细胞(2.14 vs 1.21 × 10E + 9/L;P=0.001)浓度更高,在IPSS-R(P=0.003)和IPSS-M(P=0.004)中更常归类为低风险。MDS-LB-SLD和MDS-LB-MLD患者之间的突变模式相似。中位生存期未达到但MDS-LB-SLD的生存期更长(P=0.02)。

研究结论

NPM1突变常见于AML,但也发生在MDS患者中,与奥氏小体(Auer rods)相关,可迅速进展为AML。无论原始细胞百分比如何,这些患者在生物学上更类似于AML,可能从AML治疗中获益。与这些结果一致,WHO 2022标准将这些患者重新分类为AML。

MDS-U涉及一小部分无法准确归类于任何其他MDS亚型的病例。WHO 2016 标准对该亚型分为3个类别:(1)1%血液原始细胞;(2)全血细胞减少和单系发育不良;(3)没有明显的异型增生,但伴有MDS细胞遗传学异常。根据 WHO 2022标准,前2类现在被重新确定为MDS-LB。然而,那些为类别(1)的患者预后较差,类似于MDS-EB,应密切随访。第(3)类患者人群不符合当前MDS的诊断标准,在 WHO 2022标准中被视为CCUS。因此,从WHO 2022标准中删除了MDS-U。

SF3B1突变在MDS-RS患者中很常见。环形铁粒幼红细胞被认为是由铁稳态受损引起的。在 WHO 2016标准中,将SF3B1突变且非原始细胞增多的环形铁粒幼红细胞低至5%的患者确定为MDS-RS。最近的研究报告SF3B1突变确定了一个统一的亚组,与骨髓铁粒幼细胞或异型增生谱系无关。因此,WHO 2022标准将MDS-SF3B1代替MDS-RS,并纳入了单系和多系发育不良。这种变化可能使更多人有资格接受luspatercept。

在本中心的数据集中,与既往研究一致,MDS-biTP53和MDS-f患者的生存期最短。MDS中多打击TP53突变确定了一个独立于IPSS-R和共突变模式的极高危亚型。这些患者通常具有复杂的细胞遗传学、较少的共突变、快速疾病进展和治疗耐药。MDS中,中至重度骨髓纤维化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更快进展为AML和骨髓衰竭的独立不良风险因素,与生存率低相关。发现MDS-f患者中U2AF1突变频率较高。既往报道U2AF1突变与2/3级骨髓纤维化相关。本研究的数据表明,MDS-biTP53和MDS-f应被视为WHO 2022标准中的不同亚型。

与正常/超细胞型MDS患者相比,MDS-h患者有更严重的细胞减少,但预后更好。据报道,发育不良型MDS患者具有特定的免疫学和基因组特征,表明该亚群具有独特发病机制。根据这些发现,WHO 2022标准将MDS-h识别为一种独特的MDS亚型。MDS-h和其他发育不良型骨髓衰竭疾病的区别可能很困难,仔细的形态学评价至关重要。

单系发育不良患者是一个小而具有异质性的队列,双血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的发病率较高。孤立性血细胞减少与同一异型增生谱系无关。尽管据报道,单系异型增生患者的预后更好,但识别单系与多系的可复制性较低。10%的阈值可以解释这些不一致,并提出了40%的异型增生巨核细胞的阈值。WHO 2022标准将WHO 2016标准中的MDS-SLD和MDS-MLD整合为 WHO 2022标准中的MDS-LB。新的亚型强调低原始细胞,并能更好地描述这些患者。

无论如何,本研究认为MDS-LB-MLD患者的预后可能比MDS-LB-SLD患者差。

本研究存在重要的局限性,例如研究数据应由一个独立的队列进行确认。

总之,该研究结果肯定了WHO2022诊断分型标准在M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MDS的精准诊断和分层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Yudi Zhang,  Junying Wu,  Tiejun Qin,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revised 4th (2016) and 5th (2022) edition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 Leukemia; https://doi.org/10.1038/s41375-022-01718-7.


责任编辑:Luna  
排版编辑:Luna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2年10月22日
石常庆
沛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022年10月22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022年10月22日
王亚军
阳春市中医院 | 肿瘤内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分型标准已于Leukemia杂志发表。WHO 2022诊断分型标准通过强调组织学和遗传学协变量来重组MDS类别。MDS伴低原始细胞和单纯5q缺失(MDS-5q)的诊断标准不变。引入了MDS伴双等位基因TP53失活(MDS-biTP53)作为一种新的亚型,定义为存在多打击TP53突变,并取代其他MDS亚型。MDS伴低原始细胞和SF3B1突变(MDS-SF3B1)与MDS的诊断一致,并用环形铁粒幼红细胞(MDS-RS)替代既往MDS亚型。在组织学定义的亚型中,WHO 2022诊断分型标准保留了MDS伴低原始细胞(MDS-LB)和MDS伴原始细胞增多(MDS-IB)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