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后报道】30而利——愈见·适不同!CD30+淋巴瘤高峰论坛暨安适利®上市两周年大会圆满落幕!

2022年08月1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作为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精准靶向CD30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安适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下文简称“BV”)的卓越疗效已经在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2020年,BV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R/R)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成人患者;其后又于2021年获批两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CD30阳性的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蕈样真菌病(MF)成人患者。至此,BV已在中国上市两年,为众多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为回顾BV在中国市场两年来的精彩绽放,并进一步优化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2022年8月6日,“30而利 愈见·适不同”CD30+淋巴瘤高峰论坛暨安适利®上市两周年盛会隆重召开,国内淋巴瘤领域大咖汇聚云端、共襄庆典。在本次高峰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围绕BV在淋巴瘤领域的应用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并分享了各类型淋巴瘤临床诊疗的经验与心得。在此,【肿瘤资讯】特对会议关键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会议开场

会议伊始,主办方武田中国的抗肿瘤事业部负责人闫薇女士进行了大会致辞。闫薇女士对各位与会专家表示了欢迎,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她指出,中国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既往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而BV在全球已有超十年的临床使用经验;其进入中国后,也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武田仍在继续努力扩大药物可及性,旨在惠及更多患者、为“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1.jpg

闫薇女士

随后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的马军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吴德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朱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赵维莅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黄慧强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建勇教授六位专家分别发表致辞,对会议寄予了美好的期许,也对BV在中国上市两周年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各位专家均认可BV的优良疗效,并表示该药物进入中国的两年来,以其高效低毒的特性为中国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本次高峰论坛将回顾BV的临床应用与淋巴瘤的诊疗,助力业界同僚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马.jpg

马军教授

吴.jpg

吴德沛教授

朱.jpg

朱军教授

赵.jpg

赵维莅教授

黄.jpg

黄慧强教授

李.jpg

李建勇教授

第一篇章 遇见·ADC

大会的第一篇章“遇见·ADC”特邀黄慧强教授、李建勇教授、李小秋教授发表演讲,诸位专家全维度回顾了BV的精准疗效;其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志铭教授、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钱文斌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陶荣教授等多位临床病理专家围绕BV的临床应用展开深入讨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钱文斌教授担任本环节主席。钱文斌教授表示,BV在中国上市的两年期间,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积极的临床获益。

基石之钥:魔法子弹安适利®开启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新模式,重塑标准

讲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

黄慧强教授解析了淋巴瘤当前的治疗格局。他指出,淋巴瘤在全球仍属于高发肿瘤之一,疾病负担不容乐观,治疗选择受限。传统化疗方案治疗R/R cHL仅能挽救半数患者,缺乏有效的移植桥接方案;R/R cHL如无法实现较深程度缓解,将影响后续移植治疗效果。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症状负担严重,目前缺乏有效的缓解方案。至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目前临床仍未建立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患者的长期预后结局通常较差。而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尽管一线标准治疗疗效尚可,但缺少风险分层策略,患者进入R/R状态后依然预后较差。

针对CD30阳性淋巴瘤,黄慧强教授表示,BV的诞生为这一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种精准靶向的ADC能够以高效低毒的方式杀伤肿瘤细胞,治疗R/R sALCL可使97%患者肿瘤负荷下降,86%的患者达到缓解。在R/R cHL中,BV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长期生存,5年总生存期(OS)长达40.5个月。此外,BV治疗CTCL也能够实现高效缓解,降低73%的疾病进展风险,减轻症状负担。

黄讲题.png

黄慧强教授

生机之钥:魔法子弹安适利®助力淋巴瘤全程规范管理,走向治愈

讲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建勇教授

李建勇教授指出,霍奇金淋巴瘤的新发和死亡人数不容忽视,其临床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需求。尽管cHL是一种高度可治愈的淋巴瘤分型,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面临着R/R的情况,预后较差。现行化疗方案治疗R/R cHL患者困难重重,传统化疗组合通常毒性较高而获益有限,身体状况不佳或年级较大的患者难以耐受,年轻患者长期使用的累积毒性易造成后续并发症或生育功能受损。同时,移植前患者是否达到完全缓解(CR)是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ASCT)能否成功的关键;传统化疗CR率低,桥接ASCT后难以获得长期生存获益。此外,还存在一部分不适合ASCT的患者,其生存状况堪忧,亟需新的治疗方案改善其预后。

李建勇教授还解析了BV的作用原理与应用前景。BV采用了创新ADC技术,其负载的MMAE通过抗体靶向,能够实现针对CD30阳性肿瘤细胞的精准治疗;旁观者效应还能够放大其治疗效果,杀伤没有表达CD30的临近恶性细胞。肿瘤微环境对于抗肿瘤免疫至关重要,鉴于BV还能够激发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功能,高效促肿瘤凋亡,其联合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有望成为理想方案,增益治疗效果。

李建勇教授表示,BV为R/R cHL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其应用于适合移植患者的挽救性治疗或移植后巩固治疗,以及ASCT后R/R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对于不适合移植的R/R cHL患者,BV也能够带来有效改善患者结局。目前,BV治疗R/R cHL已被纳入国内外多项指南推荐,惠及全球患者。

李讲者.png

李建勇教授

精准之钥:淋巴瘤CD30免疫组化检测及结果判读专家共识

讲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小秋教授

李小秋教授分享了淋巴瘤CD30免疫组化检测及结果判读相关的专家共识。他指出,针对CD30免疫染色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导致不同单位的检测结果悬殊非常大。此外,判读没有统一规范,导致不同临床医生判读同一张切片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亟需针对CD30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结果判读的专家共识,以规范国内甚至国际上对CD30的检测和判断,指导更加精准的进行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淋巴瘤CD30免疫组化检测及结果判读专家共识的发布有助于优化CD30精准检测和判读。

他强调,CD30免疫组化染色流程需注意内部和外部的双向质控。至于判读,靶细胞细胞膜、细胞浆和核旁高尔基体出现着色应判读为阳性,无着色或定位错误被视为阴性。稳定一致性表达CD30的淋巴瘤亚型有cHL与sALCL,均可做CD30阳性或阴性的判读与报告。

李小秋讲者.png

李小秋教授

临理对话,医路精准

李志铭教授、钱文斌教授、陶荣教授等多位临床病理专家围绕BV治疗与淋巴瘤诊疗展开讨论。与会教授均认为,淋巴瘤是全身性疾病,临床分型复杂、亚型众多且病程较长,需要更加强化全程管理;对于患者应进行更为精细的分型、分期以及风险分层,密切关注治疗副反应并进行预防和干预。

多位专家表示, BV作为靶向CD30的创新ADC,其在淋巴瘤治疗领域积累了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应用经验丰富,疗效久经验证;国内外指南均已推荐BV作为标准治疗药物,纳入临床选择范围。未来应继续推进BV的临床应用,深化缓解、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助力患者走向治愈。此外,临床与病理应深化合作交流,通过CD30判读结果和相关诊断共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治疗方案,推动淋巴瘤诊疗路径标准化。

讨论1.jpg

讨论环节

ADCelebration庆典暨安适利®上市两周年庆典

第一篇章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共襄ADCelebration庆典暨安适利®上市两周年庆典,对BV在中国成功上市两周年表示了祝贺,并对其在中国市场未来更广阔的前景寄予了厚望。

庆典.png


第二篇章 愈见·智愈

大会的第二篇章“愈见·智愈”特邀刘丽宏教授、张曦教授、张薇教授发表演讲,分享了应用BV治疗淋巴瘤的临床实践经验与心得,并汇集多个临床病例,专家围绕淋巴瘤的临床管理和精准治疗展开讨论。吴德沛教授、朱军教授担任本环节主席,徐卫教授担任本环节主持。

奇愈记:霍奇金淋巴瘤诊疗研讨

讲者: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丽宏教授

刘丽宏教授分享了两例淋巴瘤病例的临床诊疗。第一例患者为多药化疗疗效不佳、换用PD-1单抗后疾病进展的R/R cHL。该患者初治根据NCCN指南使用ABVD标准方案,但经PET-CT评估未达完全缓解;其后使用BEACOPP方案继续治疗,出现发热,予对症治疗后发热未缓解,影像学提示疾病转移。复查及后续观察期间患者持续存在症状,由于患者无法耐受化疗方案,遂换用PD-1治疗,但仍出现疾病进展。其后联用BV治疗,患者实现CR并顺利桥接移植;1年后随访依然无进展。第二个病例初治使用ABVD标准方案治疗后疾病稳定,换用PD-1加ICE方案治疗过程中出现肺损伤,遂停用PD-1药物,更换为BV联合ICE方案,1疗程即达到CR并顺利桥接移植。

基于以上两例临床经验,刘丽宏教授强调,一线治疗后应按时进行疗效评估,基于评估结果进行后续治疗;鉴于免疫相关肺损伤等副反应问题,临床使用免疫治疗应更加注意。推荐原发难治cHL患者优选基于BV的治疗方案,该方案能够为患者带来良好且深度的缓解,有助于提高桥接ASCT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刘讲者.png

刘丽宏教授

致愈行:T细胞淋巴瘤诊疗实践

讲者: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张曦教授

张曦教授介绍了PTCL的定义、分类以及治疗现状。他指出,新诊断PTCL患者一线接受强化疗的比例不足30%,既往PTCL的一线疗法通常采用多药化疗,但强化治疗仍不理想;最常用的CHOP和CHOEP方案一线治疗后仍有57%患者复发。不同亚型PTCL患者一线治疗的长期预后有差异,亟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策略、实现PTCL临床管理的规范化。

此外,张曦教授还分享了一例经典病例。该患者一线使用CHOPE方案,疗效评估结果不佳,且存在多种并发症,治疗难度较大;随后加入BV治疗,患者获得CR并顺利桥接移植。张曦教授强调,含CD30的免疫表型分析对于PTCL分型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而言至关重要。

张讲者.png

张曦教授

安愈录:CTCL淋巴瘤诊疗心得

讲者: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

张薇教授解析了CTCL的治疗现状。她指出,CTC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淋巴瘤分型,大多为惰性,但仍有少数存在侵袭性。其中,MF患者基于分期的治疗策略疗效不佳,患者难以获得持久的缓解;pcALCL作为淋巴增殖性疾病,较为多发,晚期、年龄较大的患者预后通常也较差。CTCL标准方案疗效一般,患者症状负担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治疗策略亟待改善。靶向CD30的BV精准治疗为CTCL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更佳选择。同时,张薇教授还分享了BV治疗pcALCL与MF的临床经验与前沿研究。BV使经治pcALCL与MF的治疗进一步优化,并使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张薇讲者.png

张薇教授

临理对话,武淋利量

刘翠苓教授、梁蓉教授、许彭鹏教授、徐卫教授、张会来教授进行了讨论。诸位教授均表示,在淋巴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与病理专家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鉴于在接受BV治疗的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中可以观察到治疗反应和疾病缓解,临床应用时需要更准确地判读CD30的表达情况,助力精准治疗。

BV单药或联合治疗为CTCL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改善了患者预后;未来优化病理诊断、结合多学科会诊(MDT)诊疗模式、探索免疫治疗等联合方案,以及寻求医保覆盖、提升药物可及性等,都有望扩大BV治疗的临床应用,更进一步惠及患者。

讨论2.png

讨论环节

大会总结

总结.jpg

大会总结

会议最后,马军教授、朱军教授与各位专家分别进行了发言,马军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对本次会议及讨论予以了高度肯定,并对与会专家发表的真知灼见表示肯定与感谢。“BV在淋巴瘤治疗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庆祝其成功上市中国两年的同时,也预祝其未来进一步扩展临床应用,实现更佳疗效,惠及更多患者!”

1.png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C-APROM/CN/ADCE/0668



责任编辑:Luna
排版编辑:Alin 



评论
2022年10月18日
陈方艳
临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内容很精彩,感谢分享!
2022年10月15日
吴向荣
石家庄市平安医院 | 肿瘤内科
2020年,BV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R/R)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成人患者;其后又于2021年获批两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CD30阳性的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蕈样真菌病(MF)成人患者。至此,BV已在中国上市两年,为众多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2022年10月12日
韩宪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肿瘤内科
认真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