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5under35】罗斌医生:肺癌—癌性发热的中西医诊疗

2022年07月31日
作者:罗斌 
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罗斌
住院医师,医学博士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住院医师
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博士联合项目
师从首届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田建辉主任医师(合作导师:国医大师刘嘉湘先生)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入选上海市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
荣获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
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荣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二等奖(4/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优秀论文遴选计划
担任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免疫分会·理事
上海市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世中联精准医学委员会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免疫学分会会员
中国传统医学工程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
长期从事中西医综合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基础工作,研究领域为中医药调控免疫功能防治肺癌发生与转移的作用与机制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单篇IF=6.244), 总影响因子约22;申请专利4项(授权1项)
参编著作2部
参加12次学术会议交流(如含2016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2019年国际免疫学会等)
担任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等杂志审稿人

一、现代医学对癌性发热的认识及治疗困局

概念: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癌症发热时轻时重,每天至少有一次超过37.8℃,即使高热有时也无特别异常的化验检查结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伴有感染时可出现连续高热,感染消除后仍会持续发热。

病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癌性发热其原因可能是:1.恶性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导致组织相对缺血缺氧而坏死;2.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可能产生内源性致热原;3.治疗引起肿瘤细胞大量破坏,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导致机体发热;4.肿瘤细胞能分泌的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产生异位激素等,都对机体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其中有些物质可引起发热。

治疗困境:临床中肿瘤患者出现发热,首先要鉴别患者发热的原因,在明确是肿瘤相关发热后,可以开展积极治疗,其主要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是针对肿瘤病灶的积极治疗,但是临床中绝大部分患者在出现癌性发热后,一方面因为病情的进展或治疗引起副作用,另一方面因为患者可能伴随多种基础疾病,临床中现代医学治疗经常会有效果不能达到临床满意。

二、中国医学对“肿瘤热”的认识与治疗特色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特色医学,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中医理论来看,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因癌症患者病程多迁延日久、正气不足、阴血耗损、阳气虚衰,而致湿热蕴遏、瘀血内结、痰浊郁伏、情志郁久不畅或因放疗、化疗损伤等均可导致机体阴阳气血耗损,或阴阳气血逆乱而成为内伤发热,如张介宾《景岳全书杂病谟》中记载“至若内生之热,则有因饮食而致者,有因劳倦而致者,有因酒色而致者,有因七情而致者,有因药饵而致者,有因过暖而致者,虽其所因不同,在内者但当察脏腑之阴阳”。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纷繁复杂,但总而言之不外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三类,实证多见于淤血、湿热、痰饮,虚证多见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调,或者出现因虚致实等表现。

中医学针对癌性发热的常见表现,经常会采用“异病同治”,即不论是何种实体瘤引起的发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检验报告)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别出患者癌性发热的核心病机,进而根据病机开展“理、法、方、药”的治疗。常见证型有肝郁气滞证(丹栀逍遥散)、阳明腑实证(承气汤类)、痰湿郁热证(三仁汤或达原饮)、阴虚内热证(知柏地黄汤或青蒿鳖甲汤),中医药通过“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笔者在临床中曾治疗1例肺癌早期术后低热病例,患者主诉在做完左肺腺癌术后出现午后低热半年余,经过多方治疗未见缓解。后于2021年12月份至笔者门诊求真,经过中医的“望、闻、问、切、查”仔细辨证,认为患者属于“阴虚内热”之表现,予以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经过7剂中药治疗,患者午后低热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2022年7月)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