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冯继锋教授专访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年会暨2022年临床化疗规范化管理高峰论坛

2022年04月24日
来源:肿瘤资讯

kv.png

               
冯继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内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江苏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老年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候任主委

江苏省肿瘤化疗中心主任

2020年11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换届过去了1年多时间,在促进学习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肿瘤防治等方面,委员会都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冯继锋教授:当前恶性肿瘤的防治已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中国抗癌协会成立较早、会员人数最多的专委会之一,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随着肿瘤诊治新技术、新药物、新疗法不断问世,规范化治疗更强调充分整合多学科协作优势,试图以最小的代价为肿瘤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是当前努力的方向。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肿瘤系统性药物治疗的进步,广泛开展和参与临床试验,搭建学术平台,传播专业进展、交流诊疗经验。在广大同仁的支持与积极参与下,主办的各项学术会议已成为同行相互交流和基层医师学习培训的重要平台。我们围绕肿瘤内科治疗研究现状和进展、恶性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临床实践指南解读等内容开展学术活动,强化规范化标准化诊疗,整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领域热点、难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推广。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新型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的快速发展,肿瘤临床内科治疗研究成果应接不暇,但与国外相比,真正来自于国人的临床研究重磅数据依然较少,究其原因在于中国人群临床研究数据的取得缺乏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验证、产业发展全链条的合作与整合。为促进多学科整合、全方位合作,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换届以来,秉承优良传统,守正创新,紧密围绕肿瘤临床内科治疗领域一年来各方面最新进展与突破,邀请国内外“医研企”知名专家,打造相关主题论坛及专题活动,组织肿瘤规范化诊疗相关系列巡讲100多场,线上、线下参加学习的人员超过百万人次。

专委会特别重视为青年医生、科技工作者及广大研究生搭建轻松活泼的交流平台,为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成员建立投稿及参会直通车,并在会议期间组织与著名专家“面对面”对话,评选青年优秀论文奖,获奖青年学者在中青年菁英论坛进行口头报告,鼓励并推荐青年学者积极申报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等。

肿瘤临床研究任重道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希望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今后组织和参与更多的多中心临床协作研究,为中国肿瘤规范化治疗提供证据。我们诚挚邀请致力于肿瘤内科诊疗事业的专家学者,在这个展示优势,互补共进,合力创新的平台上,共享学术成果,共谋事业发展,推动中国肿瘤医学进步!

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专委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强肿瘤内科治疗的学科建设和专业队伍建设,为打造专业品牌、推动肿瘤防治事业、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制定发布了2019版肿瘤化疗相关不良反应诊治系列专家共识,如今随着化疗联合靶向、化疗联合免疫等治疗方式的普及,肿瘤化疗的现状已然与往日不同,委员会是否有计划推出新的共识或指南等指导文件呢?

冯继锋教授:肿瘤治疗强调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治疗理念已从治疗患者的肿瘤,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整合医疗,提高早期癌症的治愈率,提升总体生存率,晚期患者更加关注带瘤长生存同时兼顾生活质量。肿瘤患者的医疗问题往往不只是肿瘤本身的问题,与普通患者相比,肿瘤患者在骨髓功能、免疫状态、凝血功能以及器官功能储备方面都有相对不足的特点,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将极大影响患者的预后。

从人的整体出发,整合运用各学科技术进展、诊疗经验,并结合社会、环境、心理等要素进行调整,使治疗更加符合患者实际需求,不断提升肿瘤患者规范化的综合诊疗水平。我们专委会通过指南共识解读巡讲、专题论坛、进展速递、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交流和探讨肿瘤内科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和规范要点,就肿瘤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等常见热点话题,分享在整合医学理念下肿瘤内科支持治疗的经验,共同探讨肿瘤支持治疗的临床适应症和救治方案,进一步推动肿瘤内科治疗在临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开展,确保肿瘤患者的治疗服务于患者有质量的长生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目前正在进行对本专委会既往制定的专家共识修订,计划发布2022版肿瘤化疗相关不良反应诊疗专家系列共识并制订新的有关肿瘤内科规范化诊疗专家共识。后续将继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广泛的宣讲和巡讲活动,同时在“肿瘤资讯”等互联网平台直播,扩大学会影响力和打造专委会学术品牌。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将持续关注肿瘤内科医生能力提升,联合举办中国中青年医生能力培训巡讲会,将对年轻医生的能力培养和规范化治疗的继续教育相结合,倡导肿瘤内科医生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不断提高医教研水平。通过各类指南、专家共识的制订、学习、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肿瘤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同质化水平,推动实现肿瘤患者高质量、长生存的目标。



评论
2022年04月25日
孙泽辉
唐山市第三医院 | 肿瘤外科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年会暨2022年临床化疗规范化管理高峰论坛
2022年04月24日
吴耀禄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 普通外科
肿瘤临床研究任重道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2022年04月24日
乔世建
兰考县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肿瘤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