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第二届淋巴瘤免疫医疗进展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KV(有LOGO).jpg

淋巴瘤作为我国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民健康。在淋巴瘤治疗进入免疫治疗时代以来,以嵌合抗原受体细胞疗法(CAR-T)和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手段,在淋巴瘤的治疗中突破频频。为了让广大的淋巴瘤同道对免疫治疗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予以充分的认识和理解,2021年12月4日~12月5日“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 第二届淋巴瘤免疫治疗进展学术研讨会暨2021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年会”在线上成功举行,大会邀请了各地淋巴瘤领域的领军人物,围绕国内外淋巴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交流,【肿瘤资讯】特对会议关键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本次会议是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协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医院承办的高水准淋巴瘤学术会议,设立了新药、新技术专场、B细胞淋巴瘤专场和T细胞淋巴瘤专场会议,共有90多位淋巴瘤同道在云端齐聚,共享淋巴瘤学术盛宴。

新药、新技术专场:从模仿到引领,中国淋巴瘤新药研究乘势而上

1、刘鹏 教授(主持).png

刘鹏 教授

2、石远凯 教授(主席致辞).png

石远凯 教授

3、马军 教授(主席致辞).png

马军 教授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鹏教授的主持下,新药、新技术专场会议特邀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进行了专场会议致辞,指出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进行了大量的淋巴瘤学术推广和研讨工作,同时,近年来淋巴瘤的免疫治疗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因此,希望此次学术会议能够对近年来国内外淋巴瘤的最新进展予以总结,以期促进我国淋巴瘤学术研究、诊疗的发展。

6、石远凯 教授(讲者).png

石远凯 教授

11、杨建良 教授(讲者).png

杨建良 教授16、刘鹏 教授(讲者).png

刘鹏 教授

21、邹丽敏 教授(讲者).png

邹丽敏 教授

26、景红梅 教授(讲者).png

景红梅 教授

31、白鸥 教授(讲者).png

白鸥 教授

在学术分享环节,石远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杨建良教授刘鹏教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邹丽敏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白鸥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指出过去15年中国淋巴瘤治疗药物研发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淋巴瘤治疗药物上市,惠及了广大患者。未来,新的治疗靶点和相关药物是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时,作为我国的研究者仍需不断提升临床研究的创新性,避免热门适应证、靶点的扎堆,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加速新药研发。

B细胞淋巴瘤专场:未来已来,免疫治疗助力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愈

1、张薇 教授(主持).png

张薇 教授

2、朱军 教授(主席致辞).png

朱军 教授

3、周道斌 教授(主席致辞).png

周道斌 教授

在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的主持下,B细胞淋巴瘤专场会议特邀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周道斌教授进行了专场会议致辞,指出B细胞淋巴瘤是免疫治疗的前沿战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成果,能够推动我国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趋向规范化和多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并且推进淋巴瘤的专科建设,实现淋巴瘤患者全程健康管理,最终实现淋巴瘤患者治愈率的提高。

6、张会来 教授(讲者).png

张会来 教授

11、周剑峰 教授(讲者).png

周剑峰 教授

16、韩为东 教授(讲者).png

韩为东 教授

21、何小慧 教授(讲者).png

何小慧 教授

26、刘瑛 教授(讲者).png

刘瑛 教授

31、张薇 教授(讲者).png

张薇 教授

在学术分享环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韩为东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何小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瑛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分别进行了予人启迪的学术分享,指出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淋巴瘤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免疫分子新通路和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耐药机制、生物标志物、适应证的扩大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而随着CAR-T免疫治疗成为血液肿瘤治疗的新突破,ZUMA研究亦在各种血液肿瘤临床试验中开始布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CAR-T治疗是否获益,全程化诊疗管理是关键,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予以研究。

T细胞淋巴瘤专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1、赵曙 教授(主持).png

赵曙 教授

2、黄慧强 教授(主席致辞).png

黄慧强 教授

3、李晔雄 教授(主席致辞).png

李晔雄 教授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曙教授的主持下,T细胞淋巴瘤专场会议特邀主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晔雄教授进行了专场会议致辞,指出T细胞淋巴瘤是我国的一个特色肿瘤,当前我国在该瘤种的免疫治疗上存在着诸多可供分享的经验,亦存在着许多需要达成共识的治疗挑战,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加强沟通,消弭争议,达成共识,从而更好的为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疗服务。

5、李小秋 教授(讲者).png

李小秋 教授

11、蔡清清 教授(讲者).png

蔡清清 教授

16、亓姝楠 教授(讲者).png

亓姝楠 教授

21、王昭 教授(讲者).png

王昭 教授

26、黄慧强 教授(讲者).png

黄慧强 教授

在学术分享环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小秋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清清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亓姝楠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昭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浅出的学术分享,指出相当部分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特别是NKTCL在现有的化疗、靶向治疗后复发,并且出现疾病进展,急需寻找有效的新药,而基于分子分型的精准治疗是未来T细胞淋巴瘤的发展方向。

大会总结:淋巴瘤治疗应该趋向精准化、个体化

30、周生余 教授(主席总结).png

周生余 教授

在大会最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生余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指出淋巴瘤是一个具备非常高异质性的瘤种,不同的淋巴瘤具有不同的分子亚型和免疫微环境,难以在一个治疗方向上取得显著的治疗成绩,因此,希望大家能够在淋巴瘤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中进行更多的探索,以期找到突破口,给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多治愈机会。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杨曦

评论
2022年03月30日
姜香玉
丹东市第一医院 | 放疗科
内容很好 继续学习
2022年03月28日
姜香玉
丹东市第一医院 | 放疗科
淋巴瘤是一个具备非常高异质性的瘤种
2022年03月27日
姜香玉
丹东市第一医院 | 放疗科
巴瘤是一个具备非常高异质性的瘤种,不同的淋巴瘤具有不同的分子亚型和免疫微环境,难以在一个治疗方向上取得显著的治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