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报道】11月13日精彩回眸|2021年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学术会议-南昌站圆满举行

2021年11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11月13日,“2021年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学术会议-南昌站”于线上圆满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举办,众多血液领域专家学者云端聚首,就血液系统疾病诊疗进展、指南解读、患者全程管理等多方面热点话题展开精彩介绍与热烈讨论。【肿瘤资讯】现整理会议内容,以供学习交流。

1637130488654033.png

开幕致辞

此次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邱录贵教授、肖志坚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菲教授任执行主席。会议伊始,王建祥教授、邱录贵教授进行开场致辞,两位教授表示液肿瘤专委会一直致力于血液领域疾病规范化诊疗的推进,疫情当前,此次会议借以线上的形式,望能与各位同道交流、探讨,携手并进;两位教授亦向南昌大学一附院团队的精心安排致以谢意,并预祝会议圆满举行。 

“2021年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学术会议”分为上下午两场,涵盖14场学术专题报告,涉及白血病、淋巴瘤、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类血液系统疾病,囊括AML最新指南、CAR-T细胞治疗等多个诊疗热点话题,共计70余位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报告与讨论,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白血病诊疗相关专题汇报

2021年10月10日,2021年AML诊疗指南隆重发布,为临床医生诊疗提供了最新参考。此次会议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魏辉教授亦着重介绍了2021年版中国成人AML诊疗指南,魏辉教授聚焦AML指南更新部分,从对诊断病史采集中对白血病家族史的关注、分子学诊断的侧重、诊疗方案的循证医学推荐、MRD作为危险分层指标等多方面对新版指南展开剖析。另一方面,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王迎教授对2021年版中国复发难治性AML诊疗指南进行解读,指出指南中靶向治疗药物的更新及基因突变分析的应用强调,介绍了AML分层治疗原则与策略,王迎教授亦提及前沿抗CD70 CAR-T及CD123/CD33双靶点CAR-T治疗在复发难治AML中的治疗应用探索。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肖志坚教授从疾病诊疗起源入手,介绍了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诊断与治疗进展,基于“MICM“标准展开CMML的诊断标准与临床类别的讨论,并提到TET2、ASXL1、SRSF2基因突变在CMML诊断中更好的指示性及MDAPS、CPSS等预后评分系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聚焦于“老年AML患者的诊疗”展开分享——金洁教授指出,老年患者评估策略应基于体能、认知、合并性、危险分层,以此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同时,金洁教授通过临床试验数据展示了阿扎胞苷联合CD47单抗在治疗AML,尤其伴TP53突变患者的有效性。在白血病诊疗过程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CML的治疗及治愈带来希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倩教授介绍了TKI时代ELTS及Sokal评分的应用及其价值,指出ELTS可预测治疗反应与结局,其在伊马替尼组的预测准确性高于Sokal,而ELTS识别的中高危人群更获益于2代TKI一线治疗。

图片4.png图片5.png图片6.png图片7.png图片8.png

血友病、再障相关专题汇报

出凝血类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等疾病亦为一类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此次会议亦邀请领域顶尖专家针对血友病、AA展开分享与讨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杨仁池教授从诊断检测、止血药物使用、药物剂量选择等多方面详尽介绍了国内血友病诊疗现状,并指出,低剂量ITI方案由于经济可及性,更亦进行治疗普及,但仍需进一步探索适用的患者类型;杨仁池教授亦提及血友病治疗药物进展,介绍了最新靶向肝脏的基因治疗探索情况。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张连生教授就“获得性纯红再障(PRCA)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涵盖疾病病因、免疫失衡相关机制,并总结国内各中心PRCA主要研究结论,结合实际病例介绍环孢素联合激素治疗方案及疾病维持策略,贴合临床,指导性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凤奎教授侧重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从国内外对于NSAA的诊疗认知入手,剖析目前NSAA疾病重视度不足、具体诊疗起始点及方案待完善的现状,指出NSAA的诊疗起始点应在于判断患者的疾病免疫异常活动,并提及ATG联合环孢素、雄激素、TPO受体激动剂等治疗策略在NSAA中的应用及疗效。

图片9.png图片10.png图片11.png图片12.png

淋巴瘤相关专题汇报

本次会议亦侧重于淋巴瘤相关诊断与治疗现状与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邱录贵教授首选介绍了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诊疗新进展。邱录贵教授就WM疾病定义、临床表现、细胞起源展开讨论,列举疾病机制与治疗靶点、患者治疗指针、DRC治疗方案及新药联合化疗方案等,亦展示了WM患者所院最新随访结果、iNNOVATE研究、ASPEN研究等多项临床试验结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基于CAR-T细胞治疗,详尽介绍了CAR-T细胞治疗研发之路,阐述目前我国CAR-T治疗的应用现状、治疗难点,剖析CAR-T发展的未来方向,包括解决CAR-T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瓶颈,发展CAR-T体内构建及递送系统等。此外,来自湖南省肿瘤医院周辉教授带来了“淋巴瘤全程管理”的分享,包括就诊引导、淋巴瘤患者绿色通道、个性化治疗、并发症管理等患者诊疗全方位的管控,并提及淋巴瘤患者关爱顾问项目的具体实施与开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邹德慧教授介绍了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治疗选择问题,邹教授从2020 NCCN指南切入,强调ASCT作为患者挽救治疗后巩固治疗的重要价值,并讨论在细胞治疗及靶向治疗时代下对ASCT治疗价值的新认识,新药联合ASCT的方案或为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创造全新的诊疗前景。另一方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易树华教授详细解读了套细胞淋巴瘤MCL诊疗重点问题,结合北欧MCL2随访结果、Trianglel临床试验等多项研究结论,介绍了高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方案、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BR方案等治疗策略的具体应用。会议最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刘薇教授带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愈之路”的专题报告,针对30-40%的DLBCL病例,新药的不断涌现为患者精准医疗提供更多治疗选择,而CAR-T治疗的应用更带来了全新与高效的治疗手段。

图片13.png

结 语

专题报告结束后,李菲教授向各位参会的专家表示感谢,会议主席邱录贵教授表示此次会议内容丰富、贴合实际,报告内容新颖全面,讨论热烈,会议圆满成功。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一直致力于推动血液系统疾病诊疗规范化、标准化的普及与发展,我们期待血液疾病诊疗再攀新高峰,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治疗福音!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Daisy


评论
2022年03月11日
徐宝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 血液肿瘤科
血液学科精彩内容回放
2021年11月18日
刘惠明
长治市潞州区中心医院 | 放射治疗科
会议内容丰富!谢谢大咖们的精彩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