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张曦教授:淋巴瘤诊疗手段日新月异,派安普利单抗基于独特的结构特点及机制优势,成绩斐然

2021年10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9月25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八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在渝召开,来自国内血液学界的专家们齐聚一堂,畅谈实验血液学的发展和建设。【血液肿瘤资讯】特邀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张曦教授,针对本次会议内容特色、国内淋巴瘤诊疗研究新进展、派安普利单抗的作用机制话题进行了专访,详情如下。

               
张曦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液病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第五届、第六届重庆市医学会血液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 37 项;SCI论文 70 篇,最高IF 44.5;主编/副主编 4 部;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1 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4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16 项
获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全军拔尖人才、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批天府学者特聘专家、首批陆军科技英才;JHO,Leukemia、中华血液学杂志等编委和审稿专家

大会亮点不断,淋巴瘤领域硕果累累

张曦教授:本次大会最大的亮点便是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相结合,以助力我国血液学科研及临床问题的解决,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此外,结合中国近三年来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本次大会还设立了诸多分会场。例如,“中国好声音”、“从Biomarker看临床研究”等创新形式的亮点论坛。我们为了鼓励青年学者积极走上讲台,还特别设置了青年论坛,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

就淋巴瘤领域而言,目前最大的亮点为靶向治疗研究的进展。层出不穷的靶向治疗药物为淋巴瘤患者尤其复发难治性疾病患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希望,例如靶向PD-1、CD30、CD20等治疗药物的出现,淋巴瘤治疗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与此同时在淋巴瘤领域,细胞治疗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例如,CAR-T疗法的出现大大拓展了T细胞疗法的应用范围。目前CAR-T细胞疗法不仅在治疗CD19阳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中疗效肯定并且已经成药上市,在其他类型的血液肿瘤中也正在开展多项临床研究。此外,新技术和旧手段的结合,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比如说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何与靶向药物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何和Car-T细胞疗法结合,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

总体而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扩大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患者治愈率,最终为患者服务。

派安普利单抗独特的作用机制,带来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张曦教授:派安普利单抗是最近上市的新型PD-1单抗,目前获批的适应症为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说到PD-1单抗,大家都不陌生,已上市和很多研发中的PD-1单抗都是选择的IgG4亚型,而派安普利单抗是目前唯一采用IgG1亚型PD-1单抗。

派安普利单抗的作用机制很特别,不仅选择了结构稳定的IgG1亚型 ,还通过Fc改造完全消除了Fc效应。疗效方面,派安普利单抗完全去除 ADCC/ADCP/CDC 效应,避免了免疫细胞被吞噬或杀伤,显著减少了效应T细胞的耗损;同时还减弱了ADCR效应,大幅减少了IL-8(白介素8)的释放,进一步提高了T细胞的工作效率,增强了疗效。

安全性方面,由于IgG1亚型提高了派安普利单抗的稳定性,因宿主蛋白的残留引起的发热和输液相关不良反应也得到了减少。另一方面,Fc改构抑制了巨噬细胞分泌IL-6 ,从而减少了免疫相关炎症(肺炎、肝炎或心肌炎)的产生。派安普利单抗减少 IL-8 的释放,也可进一步增强免疫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无论是在临床研究还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都证实了派安普利单抗结构优化带来的卓越疗效和突出安全性。

在一项名为AK105-201的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的关键性临床研究中,派安普利单抗为受试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经过中位15.8个月的随访,派安普利单抗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9.4%,完全缓解(CR)率为47.1%,12个月时的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2.1%;18个月时的总生存(OS)率为100%。

安全性方面,≥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6.6%,发生率≥2%的包括皮疹、高脂血症、肺部感染;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为10.6%;3级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率仅为4.3%,未观察到发生3级以上irAEs。体现了派安普利单抗良好的安全性。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派安普利单抗可以为中国医生和患者提供疗效更好更安全的治疗新选择。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tay




评论
2022年02月27日
陈周行
湖南旺旺医院 | 肿瘤科
淋巴瘤诊疗手段日新月异,派安普利单抗基于独特的结构特点及机制优势,成绩斐然
2022年02月27日
陈周行
湖南旺旺医院 | 肿瘤科
淋巴瘤诊疗手段日新月异,派安普利单抗基于独特的结构特点及机制优势,成绩斐然
2022年02月27日
陈周行
湖南旺旺医院 | 肿瘤科
淋巴瘤诊疗手段日新月异,派安普利单抗基于独特的结构特点及机制优势,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