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任国胜教授:不忘初心,追求创新,为中国乳腺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021年06月22日
来源:肿瘤资讯
整理:肿瘤资讯

2021年6月16日—6月1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重庆抗癌协会、重庆市医师协会主办的“第10届(重庆)中法乳房重建学习班”在重庆隆重举办。【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本次大会主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国胜教授,就我国乳腺癌乳房重建手术的发展概况,以及优质学科建设经验进行分享。

1.jpg                
任国胜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院协会医养结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

重庆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重庆欧美同学会留法分会会长

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

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

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签约教授

法国国家功勋骑士勋章获得者

法国荣誉军团军官勋章获得者

从陌生走向成熟,中国乳房重建手术正在得到持续推广与应用

任国胜教授:总体而言,中国乳房重建技术在2000年以后才越来越多被大家所重视,在2000年以前仅有极少量的零星应用案例。2000—2010年,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乳房重建技术推广的初期也即观念改变期,自2010年以后,特别是最近五六年,中国乳房重建技术才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并得以应用。以中法乳房重建学习班为例,在2011年创建的第一期,计划招收30名学员,第二年第二期学习班计划招收50人,而到了2019年学习班的报名注册人数已经接近800人,参会人数超过了1000人。数字的增长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乳房重建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也越来越多地得到普及和发展。当然,目前谈及乳房重建的普及还为时尚早,但总体而言乳房重建技术正在得到持续的推广和应用。

追求创新,中法乳房重建技术各有异同

任国胜教授:乳房重建技术主要分成两大类,一是自体重建,二是异体重建。前者涉及肌皮瓣的应用,如背阔肌肌皮瓣、腹直肌肌皮瓣、游离肌肌皮瓣等;而异体重建主要是应用假体。近年来,肿瘤整形外科(oncoplastic surgery,OPS)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就手术术式而言,中国外科医生能够进行的手术类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不大,但在实际术式的应用上则存在一定差别。例如,国外的乳房重建主要是假体重建,其比例高达50%~70%,而我国乳房重建则以自体肌皮瓣的应用较多。

影响中法两国术式选择的原因很多,有患者的原因,也有医生的原因。就患者而言,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国内有很多患者不太愿意接受自身的身体中存在异物,其更希望乳房重建时选择自身的肌皮瓣。

在对新技术的追求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专家,都在不断持续的探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脂肪移植和OPS的应用。脂肪移植是一种新型的重建技术,特别是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较为新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牵头进行了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期证实脂肪移植手术的安全性。目前该研究已经入组了370例患者,随访最长时间已经达到40个月。我们非常期望这项临床研究能够在三五年后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乳腺外科同道所熟悉,为从事脂肪移植的外科医生提供科学指导,方便手术术式的推广。

品牌学科建设不忘治病救人之初心

任国胜教授:谈及如何创建优势品牌学科,其可展开的内容很多,简单而言,我们进行乳房肿瘤整形和重建技术的推广,初衷是为了治病救人,希望通过我们的医疗服务可以让患者有质量地活着。就这一个目标而言,需要医生团队不断提高医学技术,完善医学诊疗能力,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这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最基础和必须完成的目标。不断创新的目的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治疗服务。

就创新而言,在医学领域便是不断地探索新技术,突破以往难以实现的治疗目标。就以乳房重建而言,在2000年以前,中国的乳腺癌患者基本都因乳腺癌而失去乳房,其对患者带来的巨大创伤不仅局限于身体和生理上,更有心理上的巨大创伤。而我们通过在乳房重建技术上不断进步和完善,重塑乳房,重塑女性魅力,重塑女性的自信。在保证患者治疗安全的基础上,不断产生新技术,不断有亮点,这也是学科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学科建设的内涵很多,就我个人理解,拥有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极为重要,有一个层级、层次分明的学科团队,拥有创新技术,才会有学科亮点。此外,拥有一个可以实施临床研究的好平台也是学科建设中的必备元素。

总体而言,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一个好的学科团队、一个主题方向明确的学科建设方向、一门或几门特殊的有亮点的新技术、一个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一个好的临床研究平台,构成了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我们的初衷是治病救人,我们的目的是让患者有质量地活着。不断提升和建设我们的学科水平,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获得更优质的治疗服务,造福于患者。学习提高和服务完善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Joe
排版编辑:Bella

评论
2021年06月22日
宋颖秋
辽宁省肿瘤医院 | 放射治疗科
不忘初心,追求创新,为中国乳腺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021年06月22日
张帆
益阳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2021年6月16日—6月1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重庆抗癌协会、重庆市医师协会主办的“第10届(重庆)中法乳房重建学习班”在重庆隆重举办
2021年06月22日
徐宝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 血液肿瘤科
学习了,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