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癌多学科会诊实录(病例4)-右肺伴纵隔淋巴结转移T3N2 IIIb期

2019年11月06日


来源:"肺癌多学科治疗"微信公众号

基本情况

患者,男,48岁,既往吸烟30余年,40支/天。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晨起较重,咳白痰,痰中带血,量少,伴胸痛,无胸闷、咯血、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至南阳市中医院,查肺部CT:右肺上叶肿瘤性病变,纵膈淋巴结肿大;下腔静脉及右心房栓子形成;双侧胸膜增厚,未治疗。

2019年8月21日患者因"高热"至我院急诊住院,体温最高39.4°C,给予抗感染对症出后,症状好转,后转至肿瘤二科,行PET-CT诊断意见:右肺上叶软组织肿块代谢活跃,肿块周围多发索条影代谢未见异常,考虑肺癌合并周围炎;上腔静脉及右心房软组织影代谢活跃,考虑癌栓形成;纵隔(2R、4R区)肿大淋巴结代谢活跃,考虑转移。脑部MRI未见转移。行右肺占位穿刺,病理回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结果未出)。肿标:癌胚抗原10.65ng/mL,非小细胞肺癌抗原21-13.87ng/mL稍升高。余肿标未见异常。会诊目的:指导下一步治疗。

讨论

核医学专家谢新立教授:病人的右肺上叶有一个比较大的肿块,这个肿块的大小大概有4.2×5.6公分,纵膈右气管旁有比较大的淋巴结,另外在上腔静脉里头有一个代谢活跃灶,应该考虑是一个癌栓形成。个应该考虑就是个右肺癌,伴有纵膈淋巴结转移,还有上腔静脉癌栓形成的一个情况。

影像专业的宋鑫主治医师我们在他右肺上叶的尖后段发现一个巨大的一个肿块,分叶状的,靠近胸膜下有胸膜凹陷征,增强完以后有一定的不均强化,里面有小的坏死灶,在增强的图像里发现,他纵隔里面有肿大淋巴结,邻近的上腔静脉和右房有充盈缺损,明他有有癌栓的形成,其它的肺叶里面没有看到明确的病灶

肿瘤内科梁宪斌副主任医师这个病人是一个年轻的男性,他既往有长期大量的吸烟史,吸烟量是40支每天。刚才两个影像学的老师已经分享了影像的一些改变,那么右肺上叶有一个巨大的病灶,同时有纵膈淋巴结的转移、上腔静脉和心房的一个癌栓。那么从分期上来讲,根据病灶大小,可能我们更倾向于分到T3,结分到N2,同时合并有癌栓。那么他已经做过穿刺了,穿刺的结果回示是一个非小细胞的肺癌,免疫组化结果还没有出来。我们还是要建议这个病人等待免疫组化结果出来之后,明确具体的病理分型,然后进一步做一些比如说基因检测等等,决定下一步的治疗
肿瘤内科专业李明君教授这个患者他是一个T3N2M0 IIIB期的肺癌,免疫组化结果虽然没有出,但是初步考虑是个非小细胞肺癌。那么非小细胞肺癌IIIB期的话,同步放化是首先考虑的。这个病人他来的时候有高热,然后经过前期的抗感染治疗之后,症状有好转。现在体温已经正常了,高热的话不排除感染,也不排除肿瘤热,但目前来说患者的基本情况都是稳定的。下一步就是等待病理结果出来之后,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
放疗专业申淑景教授:这个病人诊断上现在病理已经报告非小细胞肺癌,具体的是腺癌还是鳞癌,现在正在做免疫组化,我们正在等免疫组化结果出来。但是从他肿瘤标志物CEA=10.65,CEA升高,初判断是腺癌的可能性。但是我们还在等待进一步的免疫组化,最终的结果出来,因为牵扯到我们下一步的化疗方案。分期我们分为T3N2,T3的原因是因为病人原发灶肿瘤大小是4.2×5.6厘米,我们给它归为T3;N2是它是四区和二区同侧的四组和第二组淋巴结转移主要分为N2;M0是脑磁共振没有发现转移,然后这PET- CT全身其他地方都没有转移,没有见骨转移等等。所以说我们分为T3N2M0归为IIIB期。IIIB期治疗原则是同步放化疗,这个病人可以同步放化疗,但是原发灶有点大,也可以先化疗一次之后,等到肿瘤继续缩小一下,然后再加入放疗,也可以照射野缩小一下,再加入放疗也可以。这个病人因为他上腔静脉有癌栓,我们建议他抗凝处理。如果后边免疫组化结果出来之后,如果是腺癌,可以做个基因检测,为以后做准备
肿瘤内科专业张中冕教授:这位患者临床分期是IIIB期的,除了进行免疫组化,包括驱动基因的检测,另外我觉得还是要进行PD-L1表达的检测,包括TMB的检测,为下一步免疫治疗做好准备。

肿瘤内科专业李醒亚教授:刚才大家讲的都比较全面,那么组织学类型对选择化疗药物,包括基因检测有指导。那么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比较关键。刚才张主任提到PD-L1TMB等的检测与免疫治疗是个很好的biomarker。那么这个病人鉴于他的分期,局部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全身治疗刚才大家都提到了各个方面。这个患者的表现比较独特一些,就是上腔静脉和心房的较大的癌栓,治疗有一些风险,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怕它脱落,血流的改变,特别形成大的肺栓塞。那么这个患者分期还算是属于局部进展期,化放疗还是规范的治疗。刚才张主任提到了,鉴于Pacific试验的成功经验,那么化放疗以后可以接受PD-L1抗体的治疗,国内有这样的临床实验。我们可能很快会启动相似的临床试验。

诊断

右肺伴纵膈淋巴结转移T3N2(IIIB期)

会诊建议

1、继续等待免疫组化结果,决定化疗方案;

2、可考虑同步放化疗,或化疗2次,肿瘤缩小后加入放疗;

3、基因检测;

4、抗凝处理;

5、必要时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

6、行胸+上腹部增强CT检查。

评论
2020年01月14日
姜兰
黄石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考虑癌栓,抗凝处理有用吗?
2019年11月29日
邵丽娟
其他 | 销售部
学习了
2019年11月26日
赵冬梅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 肿瘤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