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PD-1抗体联合抗血管生成二线治疗转移性肺腺癌病例分享

2019年07月22日
来源:肺癌多学科会诊 

多学科会诊病例

患者张TSH,男,55岁。2018年8月因右胸隐痛、轻咳并体重下降就医,在当地医院做CT发现右上肺占位、纵膈淋巴结肿大,胸骨小转移灶。到我院行CT引导下肺穿诊断为肺腺癌。脑MRI 未发现转移。

基因检测:Kras基因G12A突变

1.webp.jpg2.webp.jpg

于2018-9-10 开始“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共 4周期,肿瘤没有明显变化,评价疗效:SD。化疗致严重消化道反应,曾呕吐出咖啡色液体(可能系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及严重呕吐引起胃出血),体重下降5kg。2018-12复查CT提示疾病进展。PS 2-3 分

肺癌多学科会诊,建议二线使用 PD-1抗体类药物。

患者参加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于2018.12.27开始静脉滴注国产PD-1抗体(SHR1210),每次200mg。自诉第一周期治疗后食欲增加、下床活动明显增多。经 2周期治疗后,复查CT显示病灶较前减小:

3.webp.jpg11.webp.jpg治疗4个周期后复查,原发灶较前有所增大:

4.webp.jpg

第二次参加肺癌多学科会诊。鉴于停止化疗后、PD-1抗体治疗期间未再发生呕血和其他出血情况,专家组建议在现有PD-1抗体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

自2019.3.29起,在PD-1抗体(SHR1210)治疗基础上增加阿帕替尼口服,持续至2019-06-29。口服阿帕替尼后头面部和胸背部的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过去称为樱桃样血管瘤)完全消退。体重恢复至患病前水平,PS 0-1分。肺原发灶进行性缩小:

5.webp.jpg患者2019-06月诉活动后前胸壁疼痛较前似有加重, CT示胸骨骨质破坏较前似有进展,以对胸骨病灶进行姑息性放疗后疼痛明显好转。

6.webp.jpg

上图为2019-06-28 复查CT显示胸骨转移情况(放疗前)


评论
2019年07月26日
何斯怡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会一招
2019年07月23日
史中强
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患者得益于MDT的诊治!
2019年07月23日
牛红卫
鹤壁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