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信息
时间:4月24日15:00
地点:中肿2号楼15楼儿童肿瘤学习室
病例提供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特约讨论嘉宾: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郭海霞主任
病例介绍
患者:女童,12岁。
病史特点:
患者因“运动后腰痛17天,双下肢麻木、无力10天,抽搐2天”于2018-11-30入院。
• 2018-11-24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脊柱X片无异常,腰椎平扫: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
• 2018-11-26至广东省中医院行腰椎MR平扫示:T12、L4椎体骨质破坏,并T12椎旁软组织肿块形成,T11-L1水平椎管内及脊髓圆锥内异常信号,均考虑肿瘤性病变,转移瘤可能性大,L1、2棘突见片状压脂高信号影,未排除转移瘤。
• 2018-11-28我院急诊CT头部平扫 1、左侧额叶小片状稍低密度影,建议MRI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2、双侧筛窦及左侧上颌窦炎症。
• 2018-11-29 神经内科MRI腰骶椎增强扫描(3T) 1.双侧顶叶、枕叶部分脑回肿胀并信号异常,表面柔脑膜血管影增多、增粗,考虑脑膜脑炎可能;2.T12椎体及双侧椎弓根、L4椎体骨质破坏并异常信号,以T12椎体为著;T10-L1椎体水平双侧椎旁软组织影,并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致硬膜囊受压,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瘤可能,待排特殊炎症病变;3.双侧多囊肾;胰腺肿胀,左下肺炎症改变。
• 12-03在神经外科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常规示蛋白定性 阳性(+++),WBC 2个/μL,RBC 250个/μL,总蛋白浓度9.70g/L,GLU 3.18mmol/L。自身免疫性脑炎指标阴性,未做病理。
• 2018-12-07在我院神外全麻下行T11椎管内病变活检+硬膜修补(单纯缝合)+椎板扩大成形术。术中冰冻病理(硬脊膜外肿物)小蓝细胞恶性肿瘤。术后病理报告(硬脊膜外肿物、椎管内肿物)符合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结合冰冻F183342)。见瘤细胞呈片状或弥漫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体小而圆,核深染,核浆比大,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TdT(个别+),CD99(部分+),CD19(弥漫+)、CD20(+),CD79a(弥漫强+),Pax-5(+),,Ki-67(+,80%),CD5(散在T细胞+),CD23(-),CD15(-),CyclinD1(-),CD10(+),Mum-1(弥漫+),Bcl-2(+),Bcl-6(部分+),CD21(-),CD3(散在T细胞+),CD38(弥漫+),CD138(-)。加做免疫组化C-myc(+,30%),原位杂交:EBER(-)
• 骨髓形态:1. 未见淋巴瘤细胞,增生性骨髓象;FISH分析(贝肯):IGH[14q32断裂]、MYC[8q24断裂]、BCL-2[18q21断裂]、BCL-6[3q27断裂]、IGH/MYC/CEP8[t(8;14)]、IGH/BCL2[t(14;18)]、IGH/CCND1[t(11;14)]探针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流式:粒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66.84%,单核细胞约占4.95%,免疫表型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23%,B淋巴细胞约占6.22%,以成熟B淋巴细胞为主,免疫表型未见明显异常;可见约0.69%嗜酸性粒细胞;本次检测骨髓中未见明显异常淋
• 2018-12-16PET-CT:1.胃周、腹膜后区及双侧髂总血管旁多发淋巴结增大,代谢增高,考虑淋巴瘤侵犯多处淋巴结;2.双肾皮质肿胀并密度不均,代谢增强,考虑淋巴瘤侵犯;3.双侧多根肋骨、颈胸腰椎多发椎体及其部分附件、双侧髂骨、双侧髋臼、左侧股骨头多发高代谢灶,其中胸11、12椎体伴软组织肿块形成,胸11-腰1病灶向椎管内生长,考虑淋巴瘤侵犯多处骨骼,4胰腺代谢不均匀增高,多考虑淋巴瘤侵犯,5.脾脏增大,代谢弥漫性轻度增高,考虑反应性增生所致;6.蝶窦炎症,双侧颈部淋巴结炎性增生右肺中叶内侧段纤维灶;胸腺生长发育期影像表现;盆腔少量积液;7.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1.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4期) 2. 继发性中枢淋巴瘤 3.继发性癫痫( IPI 4,ECOG 3)
治疗经过
1、2018-12-14起诱导IaVDLP方案化疗(PRED+DEX+伊达比星+VCR+PEG-ASP)
2018-12-21脑脊液病理:见坏死碎片及个别淋巴细胞,未见癌瘤细胞。
并发症:2019-1-11抽搐3次(首次BP130/90mmhg,第2次BP 154/122mmhg)
• 头颅CT:双侧顶叶、枕叶部分脑回肿胀。
• 头颅(增强)MRV(3T):双侧顶叶、枕叶部分脑回肿胀并信号异常,范围较前扩大,结合MRV,右侧窦汇、横窦及乙状窦显影较对侧狭窄,管壁毛糙不光整,内部血流呈湍流改变,考虑右侧窦汇、横窦及乙状窦血栓形成继发双侧顶枕部部分脑回肿胀,需与脑膜脑炎鉴别。
• 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速;2.ST段压,aVR抬高。
• 2019-1-14脑脊液常规:蛋白定性弱阳性(±);葡萄糖5.01mmol/L;病理未见异型淋巴细胞。脑脊液细菌、病毒等培养均无明显异常。脑脊液腺苷脱氨酶 ADA 0.2U/L,XpertMTB/RIF Array 阴性,高通量: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检出序列数1。
• 1-17多学科会诊。双侧顶枕叶部分脑白质变性尚不能完全排除淋巴瘤癌栓。骨髓恢复后按照原淋巴母方案把BLOCK(含HD-MTX)提前,暂不行放疗。异烟肼、利福平抗结核治疗。予丙球400mg/kg*3天
• 2019-01-25 MRI头颅增强扫描(3T) 1.轻度脑萎缩;双侧顶叶、枕叶部分脑回稍肿胀并信号异常,较前明显好转;2.T10-L1椎体水平双侧椎旁淋巴瘤术后改变;T12椎体及双侧椎弓根、L4椎体骨质破坏并异常信号,较前进展;3.双侧肾脏肿大较前减轻,内部异常信号影较前减少、缩小。
2、1-30至2-4行高危Block1化疗(DEX ,HDMTX,CTX,,VDS,PEG-LASP,Ara-C未执行)
2019-1-31脑脊液病理:未见异型细胞。
2-1出现排尿困难,予暂停化疗并留置尿管。
3、2019-02-20至2-25开始行Block2化疗(DEX,HDMTX, IFO,VDS,PEG-LASP,THP)
2019-2-20脑脊液病理:未见异型细胞。
并发症:高血压(130-155/85-105mmHg),DEX减半量静滴改口服,口服降压药。
• 2019-02-25 MRI腰骶椎增强扫描(3T) 1.T10-L1椎体水平双侧椎旁淋巴瘤术后改变;T12椎体及双侧椎弓根骨质破坏并异常信号,较前减轻;原L4椎体异常改变现基本恢复正常;2.双侧肾脏肿大、形态不规整基本同前,内部异常信号影较前减少、缩小。
• 3-13骨髓形态:片中可见到个别淋巴瘤细胞。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会诊:此部位未见明显异常细胞骨髓象。流氏细胞学检查:无异常
• 2019-3-14 PET-CT 1.淋巴瘤治疗后,上次显像所见的胃周、腹膜后区及双侧髂总血管旁淋巴瘤病灶,此次显像上述部位见小淋巴结,代谢未见增高,考虑为肿瘤已灭活或处于明显抑制状态(Deauville 1分);2.上次显像所见的双肾皮质及胰腺内淋巴瘤侵犯,经治疗后,此次显像双肾及胰腺内未见明显恶性肿瘤征象(Deauville 1分);3.上次显像所见的双侧多根肋骨、颈胸腰椎多发椎体及其部分附件、双侧髂骨、双侧髋臼、左侧股骨头多发淋巴瘤侵犯病灶,此次显像以上部位未见明显恶性肿瘤征象(Deauville 1分);4.全身骨髓及脾脏代谢稍增高,考虑为反应性增生;
• 3-25复查骨髓示片中可见到个别淋巴瘤细胞,胞体大小不一,核大浆中等,不规则,蓝色,有空泡,核不规则,核质粗糙,核仁清楚,个别地方易见此类细胞。1.淋巴瘤细胞占3%;2.粒系减低伴明显成熟障碍。外送道培骨髓形态及流式:正常
• 3-25采集自体干细胞,单个核细胞5.85*108/kg.
• 2019-04-05 MRI腰骶椎增强扫描(3T) 1.轻度脑萎缩;双侧顶叶、枕叶及颞叶部分脑回稍肿胀,较前无明显变化;2.左侧蝶窦炎症;3.T10-T12椎体水平双侧椎旁淋巴瘤术后改变;T12椎体及双侧椎弓根骨质破坏并异常信号,较前片减轻;T11、L4椎体异常信号,建议随访;4.双侧竖脊肌异常信号,范围较前片缩小;5.双肾形态及信号改变,同前片,建议进一步检查。
4、2019-04-10至4-15开始行美罗华+Block3化疗(DEX,HDAra-C, VP-16 ,VDS PEG-LASP,THP30)
末次疗效评估:PETCT与MR评估的一致性?
讨论内容
背景:
• 继发中枢淋巴瘤治疗效果欠佳,骨髓无转移。该患儿化疗耐受性差,父母极度焦虑
1. 胸腰椎及双肾磁共振及PET不吻合,怎么定义磁共振上的异常信号?
2 目前患儿躯体、双侧上肢肌张力及肌力正常,可自主排便,下肢肌力1级,上肢肌力正常,肌力V级,双侧下肢肌张力正常,肌力0级。足背痛温觉正常。后续化疗方案的选择?
3. 基于目前化疗效果、患者的化疗并发症及自身条件,干细胞移植类型的选择:异体or自体?
4. 移植预处理过程中是否加用TBI放疗?预处理化疗方案选择?
5. 局部放疗的时机
6.CD20 CART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7.MR可疑脊髓信号的解读
温馨通知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
MDT病例讨论时间:每周三下午15:00-17:30
大家如有疑难病例需要讨论可以远程申请参与(免费)
扫描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了解详情

或拨打小助手电话:180 0195 4360






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4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