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长生存迈向治愈 | 葛挺教授:打赢晚期生存之战,开启肺癌治愈新生

09月2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随着免疫治疗长生存数据的不断更新,进一步夯实了免疫治疗在晚期NSCLC的基石地位。总生存的提高是肿瘤治疗追求的目标,也是患者的核心诉求。合理评估OS相关指标,最大化免疫治疗获益在临床引起广泛热议。替雷利珠单抗RATIONALE系列研究不断刷新OS数据。为此,【肿瘤资讯】特邀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葛挺教授就免疫治疗生存获益和替雷利珠单抗最新生存数据解读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以飨读者。

本期特邀专家---葛  挺 教授

葛  挺 教授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宁波市医学会呼吸分会秘书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分会肺脏介入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间质病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宁波市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与介入学组委员

Q1. 免疫治疗显著延长了晚期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并重塑了治疗格局。在此背景下,应如何看待“总生存期”这一传统生存指标的价值与挑战?

葛挺教授:在肿瘤治疗领域,“让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始终是临床医生与患者共同追寻的核心愿景。随着免疫治疗不断突破生存边界,重塑肿瘤治疗格局,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估药物的真实临床价值,成为关键议题。在这一背景下,OS作为评估临床获益的“金标准”,其地位愈发重要

为什么OS是检验肿瘤治疗的金标准?一方面,其作为广泛应用的临床获益终点,可以直接、客观地反映患者是否真正从治疗中获得生存延长,具有精确、可靠、易于评估等特点。此外,OS兼具疗效与安全性的双重属性,既能反映治疗的获益,也能体现潜在的毒性。国家药监局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中指出,对于抗肿瘤药物,提高疗效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仍是当下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通常会选择OS作为反映生存获益的临床终点。另一方面,在注册临床研究设计方面,强调随机对照试验(RCT)是确证药物疗效最为可靠的方法,OS为反映抗肿瘤药物临床获益的金标准,通常作为RCT的主要终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最新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草案也强烈建议,在可行的情况下,应将OS作为主要研究终点。即便试验采用替代终点作为主要指标,也必须系统收集并提交OS数据。而未能证实OS获益的药物,即使短期疗效指标表现优异,仍可能面临适应症撤回的风险。因此,OS不仅是“疗效终点”,同时也是“安全性终点”。

如何理解和看待OS数据背后的信息同样重要?在OS评估中涉及到不同的指标,包括中位生存期(mOS)、OS 风险比(HR)和长期OS率。不同OS指标在特定的评估场景中代表着不同的临床意义。将这些指标综合在一起,可以多维度、准确的进行患者长期生存获益的评估。长期OS率是在生存曲线上另一个比较直观的观测指标,它提供了特定治疗方案潜在在特定时间点(如3年、4年、5年)的治愈比例。相比中位OS,里程碑长期OS率信息量更大,反映患者的基本需求。在研究结果报道中,长期OS率是衡量抗癌进展最常用的指标,也更适用于评估免疫治疗的长期疗效。

Q2. 以替雷利珠单抗RATIONALE系列为代表的研究持续公布长生存数据,您如何解读这些生存数据背后的临床意义?

葛挺教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替雷利珠单抗晚期一线和二线的生存数据。对于晚期一线NSCLC,无论鳞癌还是非鳞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均使近三分之一患者活过4年。已公布的RATIONALE-304研究长随访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4年OS率达到32.8%,相比化疗组提升10%; RATIONALE-307研究长随访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显著延长患者生存,4年OS率达32.2%,相比化疗组提升13%。特别是对于RATIONALE-304/307研究中完成≥35周期的持续治疗患者,其4年OS率分别高达89.3%和97.5%,让晚期肺癌患者也能走出生命的坦途。

对于晚期NSCLC二线/三线人群,RATIONALE-303研究数据显示,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中位OS达到16.9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11.9个月(HR=0.67,95%CI:0.57~0.80,P<0.0001)。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WCLC大会上,更新的数据显示替雷利珠单抗组展现出持久的生存获益,其5年OS率达到20.1%,意味着超过1/5的患者实现5年长期生存,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此外,替雷利珠单抗具有权威指南推荐和经济可及性优势。目前,替雷利珠单抗5项肺癌适应症已获得CSCO指南I级推荐,也成为唯一在肺癌全线全人群都获得CSCO指南I级推荐的PD-1/PD-L1单抗。同时,替雷利珠单抗的晚期NSCLC一线治疗和经治人群、广泛期SCLC的适应症都已经纳入医保,实现了晚期肺癌医保全覆盖,惠及更多患者。

Q3. 免疫治疗耐药的NSCLC患者通常预后较差,后线可用的治疗方案有限。近年来,免疫跨线探索开展的如火如荼,请您谈一谈这方面的进展,以及可能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葛挺教授:从免疫发生耐药的机制来看,5-20%的患者出现原发耐药,是指从一开始就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缺乏临床反应,并与肿瘤细胞和/或肿瘤微环境(TME)中预先存在的遗传或表观遗传因素有关。更多患者,约60-85%为继发性耐药,即治疗在≥6个月后由于肿瘤细胞或TME的适应性变化而出现。包括抗性克隆的出现,替代信号通路的激活或免疫逃避。

克服局部免疫抑制的总体策略旨在恢复抗肿瘤免疫。通过联合局部治疗如放疗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让部分患者解除免疫抑制状态,重新激活免疫治疗。多样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转化和T细胞活化方法,如免疫联合抗血管、抑制TAM 激酶、双抗等,免疫联合放疗、免疫细胞衔接器的早期研究有很好的探索和提示,均可以作为跨线治疗的选择,通过跨线治疗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总结

OS作为衡量肿瘤患者治疗获益的金标准,不仅直接体现了治疗效果,同时也反映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毒性和风险。随着多项研究长期随访数据的公布,替雷利珠单抗在晚期NSCLC一线和后续治疗中均显示了卓越的OS数据,并进一步在肺癌全线全人群均彰显了其多重验证的长生存获益。在扎实循证证据的加持下,替雷利珠单抗在实践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对于提升患者整体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在不断优化治疗方案过程中,肿瘤治疗将朝着多样化和个体化方向迈进,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希望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助力患者打赢肺癌生存之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邓文普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