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李文瑜教授:BOVen方案为TP53突变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高效低毒治疗新策略

09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TP53突变是明确的不良预后因素,与化疗耐药和生存期缩短密切相关。近期发表于《Blood》的一项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评估了泽布替尼、奥妥珠单抗联合维奈克拉(BOVen方案)在初治TP53突变MCL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该高危人群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肿瘤资讯】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李文瑜教授对此研究进行深度解读。

研究背景

约10%-20%的MCL患者存在TP53突变,这类患者对传统化疗反应差,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通常不足1年。BTK抑制剂与BCL2抑制剂在复发/难治MCL中已显示出显著疗效,且二者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探索了泽布替尼、奥妥珠单抗与维奈克拉三联方案(BOVen)在初治TP53突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25例初治TP53突变MCL患者。治疗方案包括泽布替尼(160mg 口服 每日两次)和奥妥珠单抗(第1周期d1、d8、d15,第2-8周期d1,每次1000mg)。2周期后引入维奈克拉,5周内逐渐递增至400mg/日。治疗持续至24周期,若达到完全缓解且外周血微小残留病(MRD)阴性则可终止治疗。

研究结果

中位随访28.2个月,最佳总缓解率(ORR)达96%,完全缓解(CR)率为88%。至第13周期时,95%可评估患者实现外周血uMRD⁵(<10⁻⁵),84%实现uMRD⁶。2年PFS率为72%,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为91%,总生存(OS)率为76%。
安全性方面,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多为1-2级,包括腹泻(64%)、中性粒细胞减少(32%)和输液相关反应(24%)。未发生3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的治疗限制性毒性,无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以COVID-19感染(24%)和肺部感染(8%)为主。

结论

BOVen方案在初治TP53突变MCL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疗效和良好耐受性,2年PFS率较传统化疗显著提高。该方案为这一高危人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且基于MRD的有限治疗策略有助于降低长期毒性、经济负担及耐药风险。

专家点评
李文瑜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淋巴瘤科-行政主任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美国血液协会会员
CACA青年委员会委员
从事肿瘤临床工作20年,长期从事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淋巴瘤诊治经验。
开展恶性淋巴瘤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临床治疗技术等的研究。积极申请科研课题,已经申请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基金及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及国家自然基金。发表论文20余篇

李文瑜教授指出,MCL具有高度异质性,TP53突变是其最强的不良预后因子。BTK抑制剂与BCL2抑制剂联合治疗在TP53异常患者中已显示出良好前景。与第一代BTK抑制剂相比,泽布替尼具有更高选择性,脱靶毒性更低。

本研究表明,BOVen方案在初治TP53突变MCL患者中疗效显著,CR率达88%,2年DSS达91%,且安全性可控。这一结果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新治疗选择,尤其为传统化疗效果不佳的高危患者带来希望。未来需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及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该方案疗效,并探索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及基于生物标志物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Liu Y, Ma X, Wu X, et al. Zanubrutinib is effective in non-germinal-center B-cell-lik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with mutated CD79B, high TCL1A expression, or over-expressed MYC/BCL-2. Leuk Lymphoma. 2024;65(8):1079-1089.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