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滤”见新希望,“泽”启新征程:从R/R到初治患者,泽布替尼联合方案突破FL治疗瓶颈

08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滤泡性淋巴瘤(FL)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第二常见的亚型,尽管多数患者病程进展缓慢,但目前仍属于无法治愈的疾病。FL患者常面临反复复发的困境,且随着治疗线数增加,耐药问题愈发突出。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约20%的FL患者在首次免疫化疗后24 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POD24),这类患者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非POD24患者的一半左右。新一代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泽布替尼,凭借对靶点的高亲和力与高选择性,在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中展现出卓越疗效与安全性,已成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一线治疗的标杆药物。如今,泽布替尼在FL治疗中同样崭露头角,为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泽布替尼+奥妥珠单抗:打破复发难治治疗困局,开启“无化疗”新时代

复发/难治性FL(R/R FL)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亟待攻克的难题。随着治疗线数增加,患者不仅面临疗效逐渐下降、耐受性变差的问题,可选治疗方案也日益匮乏,因此亟需高效低毒的新型治疗策略。在此背景下,新一代高选择性BTKi泽布替尼凭借独特作用机制与良好安全性,为R/R FL患者带来突破性转机。

(一) ROSEWOOD研究:奠定联合治疗核心地位

多中心关键性Ⅱ期ROSEWOOD研究(NCT03332017)对比了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Z+O方案)与奥妥珠单抗单药(O方案)治疗R/R FL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纳入217例1-3a级FL成人患者,其中53%为FL IPI高危患者,57%存在高肿瘤负荷,27%接受过≥3线既往治疗,53%对利妥昔单抗耐药,37%为POD24患者。

疗效数据显示,Z+O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与完全缓解(CR)率均显著优于O组:ORR分别为69% vs 46%,CR率分别为39% vs 19%。生存获益方面,Z+O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8.0个月,较O组的10.4个月延长近两倍;排除干扰因素后,Z+O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O组仅为14.0个月;至下一线治疗时间(TTNT)上,Z+O组未达到可评估终点,O组为12.2个月。这些数据充分证明,泽布替尼联合方案不仅能提升缓解率,更能为患者带来持久且深度的临床获益。

安全性方面,该联合方案表现良好,多数不良事件为低级别且可控,实现了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二)事后分析与指南认可:巩固临床地位

2024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会议公布的ROSEWOOD研究事后分析显示:当生长调节指数(GMI)≥1.33时被认为具有重大临床疗效突破,而Z+O组整体人群中位GMI达2.7,证实该方案能为绝大多数R/R FL患者带来优于前一线治疗的PFS获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既往接受过三线治疗的患者PFS改善程度优于二线治疗患者,为多线治疗失败的R/R FL患者提供了新希望。

基于ROSEWOOD研究的坚实证据,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先后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2线全身治疗后的R/R FL患者)、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并被纳入我国医保目录。泽布替尼由此成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FL治疗的BTKi,开创了FL靶向治疗新纪元。随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4》与2024年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均一致推荐该联合方案用于R/R FL治疗,确立了其临床核心地位

(三) 单药治疗:为不适合联合治疗患者提供替代选择

早期研究(BGB-3111-AU-003)同样证实了泽布替尼单药治疗R/R FL的疗效:ORR达36.4%,CR率18.2%,中位PFS 10.4个月;中位随访33.9个月时,12个月OS率86.8%,24个月与36个月OS率均为76.1%。这一结果为不适合联合治疗的R/R FL患者提供了可靠的替代方案。

2025 EHA新突破:泽布替尼+ BR方案进军一线,兼具深度缓解与持久生存

2025年EHA会议公布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ChiCTR2500095617),首次揭示了泽布替尼在FL一线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纳入22例既往未接受全身治疗的1-3a级FL患者,中位年龄50岁(范围33~73岁),采用ZBR方案治疗:

诱导治疗(共6周期,每周期28天):苯达莫司汀(90mg/m²,第1周期第2-3天、第2-6周期第1-2天静脉输注)+ 利妥昔单抗(375mg/m²,每周期第1天静脉输注)+ 泽布替尼(160mg 口服,每日两次,每周期用药3周、停药1周);

维持治疗:利妥昔单抗(375mg/m²,每3个月一次静脉输注),持续至疾病进展或不耐受。

研究结果显示:19例可评估患者中,73.7%(14 例)获CR,26.3%(5例)获部分缓解(PR),ORR达100%;6个月PFS率为86.7%,中位PFS与中位OS均未达到;12例完成诱导治疗的患者中,16.7%(2 例)出现疾病进展。安全性方面,最常见不良事件为白细胞减少症(52.6%,n=10)、皮疹(31.6%,n=6)和转氨酶升高(21%,n=4),且多为低级别,可控性良好,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

该研究证实,ZBR方案在初治晚期FL中展现出高缓解率与良好安全性,具备成为一线治疗选择的潜力,也为后续开展ZBR方案与标准BR方案对比的大规模Ⅲ期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望为FL一线治疗提供更高级别循证依据。

总结与展望

ROSEWOOD研究证实,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方案能为R/R FL患者带来广泛且深度的缓解与生存获益,且安全性可控,因此获得CSCO 2024与2024版NCCN指南二线治疗推荐;泽布替尼单药也为不适合联合治疗的R/R FL患者提供了有效选择。2025年EHA公布的最新研究则初步验证了泽布替尼联合BR方案在初治晚期FL中的疗效,彰显了其从后线向前线拓展的治疗潜力,其“无化疗”模式正引领 FL 进入靶向治疗新时代。

展望未来,泽布替尼在FL治疗中的价值将通过更多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包括优化与不同靶向药物的联合方案、探索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治疗策略等。此外,研究者正聚焦“有限疗程”治疗,尝试通过泽布替尼与BCL-2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等创新药物的组合,实现更深度缓解乃至功能性治愈。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泽布替尼有望为FL患者提供更优治疗选择与长期生存获益,推动FL治疗从慢性病管理向潜在治愈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等。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 44 (7):529-534.

[2] Limbrick-Oldfield EH, 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POD24 in relapsed/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A SCHOLAR-5 analysis. EJHaem. 2025;6(1):e1104.

[3] Casulo, et al. Early relapse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fter rituximab plus chemotherapy: a multicenter analysis. J Clin Oncol. 2016;34(28):3382-3389.

[4] Sehn LH, et al. Zanubrutinib plus obinutuzumab in relapsed/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primary analysis of the phase II ROSEWOOD study. Lancet Oncol. 2024;25(3):345-356.

[5] Sehn LH, et al. Clinical benefit of zanubrutinib plus obinutuzumab in relapsed/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GMI analysis from ROSEWOOD. 2024 EHA Abstract S110.

[6]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淋巴瘤诊疗指南 2024》.

[7]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Follicular Lymphoma (Version 2024).

[8] Wang M, et al.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lapsed/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from BGB-3111-AU-003. Leuk Lymphoma. 2024;65(8):1923-1931.

[9] Li X, et al. Zanubrutinib plus bendamustine and rituximab (ZBR)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im results of a phase II study. 2025 EHA Abstract S11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e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