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强的B细胞淋巴瘤,传统治疗方案虽能带来一定缓解,但复发率高、副作用显著等问题限制了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淋巴瘤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药物如BTK抑制剂(BTKi)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泽布替尼作为新型BTKi,以其高选择性、强效抑制作用在多种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展现出良好前景。本文将综合近期多项研究,探讨泽布替尼在MCL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泽布替尼联合R-Chemo方案:新诊断MCL患者的一线治疗新选择
一项在中国开展的二期临床试验(ChiCTR2200055483)初步探索了泽布替尼联合R-Chemo方案作为新诊断MCL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该研究纳入了未经治疗的MCL患者,在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后对疗效进行评估。对于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后续治疗选择包括泽布替尼联合R-Chemo方案再进行2~4个周期的巩固治疗,随后序贯泽布替尼单药维持治疗,或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的随访时间为21个月。主要终点是完全缓解率(CRR),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截至2024年7月,共有12例患者入组,其中10例完成了4个周期的治疗并可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R)分别为100%和90.9%。8例患者在4个周期的诱导治疗后达到CR,2例患者在4个周期的诱导治疗后达到PR,并在后续治疗中获得CR。骨髓微小残留病(MRD)阴性CR率为100%。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疲劳和肺部感染,未观察到其他严重不良事件。
这些初步结果表明,泽布替尼联合R-Chemo方案在新诊断MCL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毒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目前数据量和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需要进一步补充和验证该方案的疗效、毒性和MRD数据。
泽布替尼“间歇疗法”:为老年MCL患者“减负”
A052101研究(NCT05976763)是一项由Alliance for Clinical Trials in Oncology发起的随机三期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比较泽布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时,间歇性与连续性维持治疗在老年M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了既往未接受治疗的MCL患者,这些患者年龄大于70岁,或60至69岁但因心脏射血分数<45%、DLCO<60%、肌酐清除率<70、ECOG表现状态>2或累积疾病评分量表>6而不适合接受移植治疗。
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泽布替尼(320mg/日)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每月1次,持续6个周期。诱导治疗后未达到部分缓解(PR)的患者将退出研究。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
持续治疗组:继续服用泽布替尼,直至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疾病进展。
间歇治疗组:完成6个周期诱导治疗后停用所有研究药物,待首次疾病进展时重启泽布替尼,直至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第二次疾病进展。
主要研究终点是比较持续治疗组从随机化到首次进展或死亡的时间(PFS1)与间歇治疗组从随机化到第二次进展或死亡的时间(PFS2)。次要评估指标包括全程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事件监测,以全面评估两种治疗模式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目前,A052101试验仍在进行中,尚未公布具体研究数据。该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创新的试验设计,首次在老年初治MCL患者中头对头比较泽布替尼“间歇疗法”与“持续疗法”的优劣,其结果将为临床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关键证据。
泽布替尼vs奥布替尼:R/R MCL长期疗效的较量
一项基于长期随访数据的间接对比研究显示,泽布替尼在复发/难治性(R/R)MCL治疗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优于奥布替尼。该研究纳入了两项单臂临床试验的数据:
泽布替尼组:来自BGB-3111-206试验(NCT03206970),共86例患者。
奥布替尼组:来自ICP-CL-00102试验(NCT03494179),共106例患者。
研究采用未锚定的匹配调整间接比较(MAIC)方法,对可能影响疗效的修饰因素和预后变量进行调整。主要疗效指标包括研究者评估的PFS、总生存期(OS)和客观缓解率(ORR)。结果显示,泽布替尼组的中位PFS未达到,显著长于奥布替尼组的22.0个月(HR=0.54,95% CI:0.34-0.86,P=0.009)。尽管OS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泽布替尼组24个月OS率(83.7%)在数值上高于奥布替尼组(74.3%)。两组ORR相当,分别为85.5%和82.1%。
这些结果表明,在R/R MCL患者中,泽布替尼的PFS显著长于奥布替尼,而二者的ORR相当。尽管OS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泽布替尼在24个月OS率上展现出数值优势。这些结果为临床医生在R/R MCL治疗中选择BTKi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依据。
BRIDGE研究:泽布替尼联合化疗,为年轻MCL患者带来长期缓解新希望
BRIDGE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中心、单臂Ⅱ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泽布替尼联合诱导治疗及维持治疗在年轻初治M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诱导治疗后(完成第6周期或提前终止)骨髓MRD阴性率。
研究共入组7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6.3岁。所有患者基线时骨髓及外周血MRD均为阳性。经过6个周期的交替诱导治疗(R-CHOP+泽布替尼与R-DHAOx)后,骨髓微小残留病(BM-MRD)阴性率为100%(7/7),外周血微小残留病(PB-MRD)阴性率同样达到100%(7/7)。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泽布替尼联合诱导方案在清除肿瘤MRD方面的强效作用。
截至2023年6月30日数据截止时,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5.9个月,中位维持治疗持续时间为16.6个月。6/7的患者未出现疾病复发,仍在维持治疗中,初步显示出良好的长期疾病控制效果。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对泽布替尼为基础的诱导治疗方案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与BTKi相关的典型不良反应,包括腹泻、高血压、严重出血及房颤/房扑。
这些结果表明,泽布替尼联合R-CHOP/R-DHAOx交替诱导治疗,随后序贯泽布替尼维持治疗的方案在年轻初治MCL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该方案能实现深度缓解,为长期无复发生存奠定基础,且安全性特征适合长期维持治疗。
结论
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在MCL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无论是作为新诊断MCL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还是在复发/难治性MCL患者的治疗中,泽布替尼均显示出显著的优势。此外,泽布替尼的“间歇疗法”为老年MCL患者提供了一种更易耐受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成本。未来,随着更多研究数据的积累和长期随访结果的披露,泽布替尼在MCL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2] Beaven A W, Geyer S M, Cohen J B, et al. Trial in Progress-Alliance A052101: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of Continuous Vs. Intermittent Maintenance Therapy with Zanubrutinib As Upfront Treatment in Older Patients with Mantle Cell LymphomaJ. Blood, 2024, 144: 1661.3.
[3] Song Y, Zhou K, Li D, et al. Indirect 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Zanubrutinib Versus Orelabrutinib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antle Cell Lymphoma (R/R MCL): An Updated Analysis with Long-Term Follow upJ. Blood, 2023, 142: 1682.
[4] Yan G, Cai Q, Li Z, et al. A Phase II Study of Zanubrutinib-Based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in Young and Fit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Mantle Cell Lymphoma (BRIDGE): An Updated Analysis with Long-Term Follow upJ. Blood, 2023, 142: 6147.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eng
版权声明






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4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