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长期随访结果揭示,泽布替尼有望成为R/R MCL治疗“强效与温和”并存的新典范

06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套细胞淋巴瘤(MCL)作为一种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复发与难治性(R/R)状态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大挑战。尽管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治疗格局,但对疗效持久性与长期安全性的探索仍在继续。泽布替尼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新一代不可逆BTK抑制剂,其分子设计旨在实现对BTK靶点的完全、持续抑制,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脱靶效应。一项关键性II期临床研究(BGB-3111-206)的长期随访结果,为泽布替尼在R/R MCL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循证依据。【肿瘤资讯】特将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近80%的CR率!泽布替尼有望重塑R/R MCL治疗终局

该研究是一项在中国13个中心开展的单臂、开放标签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86例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的R/R MCL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将接受泽布替尼单药口服治疗,剂量为160mg每日两次。在中位随访时间长达35.3个月后,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并巩固了泽布替尼的卓越临床价值。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3.7%,其中完全缓解(CR)率达到了77.9%,显示出泽布替尼能够在MCL中诱导深度且持久的肿瘤缓解。这种缓解不仅深度,而且起效迅速,研究的中位至首次缓解时间仅为2.7个月。
 
另外,在研究长达近3年的随访中,泽布替尼的疗效持久性得到了充分验证。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仍未达到,显示出缓解状态的长期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达33.0个月,预估的36个月总生存(OS)率高达74.8%。这些数据与一代及同类新一代BTK抑制剂的历史数据相比,显示出令人鼓舞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获得CR的R/R MCL患者表现出显著更优的长期生存,其PFS和OS均显著优于仅获得部分缓解或无缓解的患者,凸显了追求深度缓解的临床意义。亚组分析进一步表明,泽布替尼治疗R/R MCL的疗效在不同预后风险的患者中保持一致,即使在具有母细胞样组织学、高危MIPI-b评分或TP53突变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中,也观察到了可观的缓解率和生存获益。
 
除了令人信服的长期疗效,泽布替尼治疗R/R MCL的安全性特征在延长随访中同样表现出色,且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总体而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但大多为低级别且可管理,高级别(≥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在治疗18个月后降至零。尤为关键的是,在整个研究期间,未报告任何房颤/房扑事件,严重的心脏相关不良事件、严重腹泻或继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较低。与一代BTK抑制剂相关的部分脱靶毒性,如关节痛、肌痛及头痛等,在上述研究中亦较为罕见。这种良好的耐受性使得MCL患者能够维持长期治疗,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断或剂量调整频率很低,这对于确保BTK靶点的持续抑制、实现最佳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此外,该研究还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基因突变分析,探索了潜在的耐药机制。研究发现,携带NOTCH1通路或NF-κB通路(如CARD11/BCL10)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能对泽布替尼的反应较差,提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联合治疗方向。然而,对于携带TP53突变的这一极高危MCL患者,泽布替尼仍能带来80%的ORR和14.7个月的中位PFS,为这一预后极差的患者群体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这项长期随访研究有力地证明,泽布替尼单药治疗R/R MCL能够带来高缓解率、深度且持久的缓解,并转化为显著的长期生存获益。另外,泽布替尼优越的安全性特征,特别是较低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和良好的总体耐受性,确保了MCL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治疗,从而最大化临床获益。这些结果巩固了泽布替尼作为R/R MCL患者主要治疗选择的地位,并为其在未来的联合治疗探索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Yuqin Song, Keshu Zhou, Dehui Zou, Jianfeng Zhou, Jianda Hu, Haiyan Yang, Huilai Zhang, Jie Ji, Wei Xu, Jie Jin, Fangfang Lv, Ru Feng, Sujun Gao, Haiyi Guo, Lei Zhou, Jane Huang, William Novotny, Pil Kim, Yiling Yu, Binghao Wu, Jun Zhu; Zanubrutinib in relapsed/refractory mantle cell lymphoma: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from a phase 2 study. Blood 2022; 139 (21): 3148–3158.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101416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