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深度缓解,持久应答:Zandelisib联合泽布替尼在FL/MCL中实现高CR率

06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滤泡性淋巴瘤(F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同属B细胞恶性肿瘤谱系,尽管近年靶向治疗在其中取得进展,但多数患者仍面临缓解短暂、耐药及累积毒性等临床困境。B细胞受体(BCR)信号轴中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δ(PI3Kδ)与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对恶性B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微环境黏附至关重要;理论上,双靶点协同抑制可延缓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单药耐药并增强药物的抗肿瘤活性。既往尝试将PI3Kδ抑制剂与BTK抑制剂联合因毒性叠加而受限,因此亟需优化剂量与给药计划。基于这一背景,Soumerai教授等开展的多臂Ⅰb期研究(NCT02914938)评估了高选择性PI3Kδ抑制剂zandelisib与高选择性BTK抑制剂泽布替尼联合用于既往接受过≥1线治疗的R/R FL或MCL患者,旨在确定推荐Ⅱ期剂量(RP2D)并探索疾病特异队列的疗效与安全性。【肿瘤资讯】特将该研究主要结果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ORR高达87%!Zandelisib联合泽布替尼为POD24等高危FL患者点燃新希望

研究采用6+6设计,包括剂量探索阶段(Stage 1)及疾病扩展阶段(Stage 2)。在剂量探索阶段,zandelisib初始采用每日连续口服60 mg共8周,随后改为28天周期中第1–7天间歇给药(ID),泽布替尼则每日两次160 mg连续口服;因第2周期出现2起可逆性3级转氨酶升高时间,方案调整为zandelisib 60 mg ID(第1–7天)联合泽布替尼 80 mg每日两次,并将剂量限制性毒性(DLT)观察期延长至56天。该剂量水平(-1)被认定为RP2D并用于后续FL(n=31)与MCL(n=19)扩展队列。

截至2023年4月,共63例患者入组,其中疾病扩展阶段的50例患者(FL 31例,MCL 19例)接受RP2D治疗。FL组的中位年龄69岁(40–83岁),男性患者占比54.8%,71%的患者为初始免疫化疗后24个月内进展(POD24),既往治疗线数中位数为2线(1–5线),29%的患者对利妥昔单抗难治;MCL组的中位年龄65岁(52–78岁),男性患者占比73.7%,47%的患者为POD24,既往治疗线数中位数为1.5线,47%的患者对利妥昔单抗难治。由于企业战略调整,研究提前终止,所有患者已停止治疗;FL组29%的患者因疾病进展停药,10%的患者撤回知情,3%的患者因不良事件(AE)停药;MCL组相应比例分别为31%、5%、11%。

安全性方面,总人群(N=63)中≥10%患者出现的任何级别治疗期间AE(TEAE)包括腹泻(34%)、血小板减少(32%)、贫血(30%)、中性粒细胞减少(30%)、肌酐升高(26%)、AST升高(24%)、ALT升高(22%)、挫伤(20%)、白细胞减少(20%)等;≥3级TEAE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0%,其中6%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ALT升高(8%)、AST升高(6%)、贫血(6%)、血小板减少(6%)。3例(6%)因AE停药,分别为DRESS综合征、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患者因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后继发COVID-19死亡。特殊关注AE方面,3例既往有房颤病史患者出现3级房颤,3例出现肺部感染/肺炎(2例3级),2例出现斑丘疹(2例3级)。与既往单药数据相比,联合方案未增加显著毒性,转氨酶升高发生率虽略增,但可通过剂量调整控制,且因AE停药率低于单药历史对照(6% vs 9–12%)。

疗效结果显示,FL组客观缓解率(ORR)为86.7%(95% CI 69.3–96.2%),完全缓解(CR)率为33%;MCL组ORR 为73.7%(95% CI 48.8–90.9%),CR率为47%。所有可评估患者中,97% 的FL及95%的 MCL患者靶病灶缩小,76%的患者首次缓解出现在第2周期末,90%的患者出现在在第6周期末;患者获得CR的时间相对延迟,37%的患者在第2周期末,26%的患者在第6周期末,37%的患者在≥12个月后。

研究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及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均未达到;1年DOR率FL 82.2%(95% CI 58.7–93.0%),MCL 67.5%(95% CI 34.1–86.6%);1年PFS率FL 72.3%(95% CI 51.9–85.1%),MCL 56.3%(95% CI 28.9–76.7%)。药代动力学提示两药联用暴露水平与单药历史数据一致,未见临床相关相互作用。

作者指出,尽管样本量有限及随访时间不足限制了对CR率和长期获益的充分评估,zandelisib 60 mg ID联合泽布替尼 80 mg每日两次在R/R FL和MCL中均表现出高缓解率及可耐受的安全性,提示该联合策略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然而因PI3Kδ抑制剂监管要求变化导致zandelisib全球开发终止,后续研究需探索其他双通路抑制方案以验证协同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Soumerai J D, Diefenbach C S, Jagadeesh D,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zandelisib plus zanubrutinib in previously treated follicular and mantle cell lymphomas[J].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24, 204(5): 1762-177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