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李文瑜教授:泽布替尼为基础方案治疗双表达DLBCL: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疗效与安全性俱佳

09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R-CHOP方案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标准一线治疗。然而,MYC/BCL2双表达淋巴瘤(DEL)患者预后较差,经R-CHOP治疗后仍存在较高比例的难治和早期复发情况。研究表明,BTK抑制剂可能改善DEL患者预后。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通过结构优化实现了对BTK更完全、持久的抑制,同时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脱靶效应,从而减少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本文解析了一项已发表于《Blood》杂志的真实世界研究,该研究评估了以泽布替尼为基础的方案治疗新诊断MYC/BCL2双表达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59.png

研究设计与方法

这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纳入46例新诊断DEL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泽布替尼方案治疗。研究收集并分析了患者的基线特征、治疗模式及真实世界结果,包括最佳完全缓解率(CRR)、总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患者中位年龄57.8岁,男性占47.83%。大多数患者为未特指型DEL,9例(19.57%)存在大包块(>5cm),17例有B症状。84.78%的患者有结外受累,仅1例有骨髓受累。45.65%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78.26%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亚型(non-GCB),17.39%为CD5阳性。

治疗方案与疗效结果

82.61%的患者接受一线治疗,17.39%接受两线或以上治疗。4例(8.70%)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6.52%)接受放疗,5例(10.87%)接受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治疗。大多数患者(60.87%)接受R-CHOP或R-CDOP方案,少数接受强化化疗(2.17%)或减低强度化疗(17.39%)。17.39%的患者接受来那度胺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泽布替尼治疗,其中41.3%继续接受泽布替尼维持治疗。
最佳CRR为73.90%,最佳ORR达95.70%。中位随访24个月时,3年PFS率为86.27%,3年OS率为89.79%。单因素分析显示,结外受累、大包块、LDH水平升高、非GCB亚型和CD5阳性均未显著影响完全缓解率。泽布替尼的加入克服了这些不良预后因素的负面影响。泽布替尼维持治疗与非维持治疗在PFS方面无显著差异。

安全性表现

3/4级不良事件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包括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6.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9.2%)、贫血(12.3%)和血小板减少症(8.2%),均可控。未报告房颤、肿瘤溶解综合征或出血病例。无患者因毒性终止治疗,也无治疗相关死亡。

专家点评
李文瑜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淋巴瘤科-行政主任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美国血液协会会员
CACA青年委员会委员
从事肿瘤临床工作20年,长期从事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淋巴瘤诊治经验。
开展恶性淋巴瘤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临床治疗技术等的研究。积极申请科研课题,已经申请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基金及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及国家自然基金。发表论文20余篇

DEL患者在临床上的检出率为30%-40%,且通常具有预后差的临床病理特征。经R-CHOP治疗后,这类患者存在较高比例的难治和早期复发情况,远期生存显著差于非双表达患者。因此,探索对DEL患者有效且安全的新型药物组合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

泽布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BTK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BTK磷酸化阻断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下游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既往研究显示,泽布替尼在MYC/BCL2双表达的复发或难治DLBCL患者中能延长总生存期(10个月 vs 7个月)。在标准R-CHOP方案中加入泽布替尼可使结外受累DLBCL患者早期达到有效缓解,且不显著增加毒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泽布替尼在新诊断MYC/BCL2双表达DLBCL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泽布替尼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患者的CRR和ORR,还改善了长期生存指标。此外,泽布替尼能缓解常见不良预后因素的负面影响,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本研究为泽布替尼在新诊断DEL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泽布替尼的加入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效果,同时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泽布替尼与其他新型药物的联合应用,为这一高危患者群体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Lu B, Zhou J, Liu F, 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of Zanubrutinib-Based Regimen in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MYC/BCL2 Double-Expressor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Real-World Study. Blood 2024;144:6517.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