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八月,秋意初显,金陵古都再次成为中国淋巴瘤领域智慧交锋的焦点。2025年8月2日,由江苏省肿瘤医院与江苏省抗癌协会联袂主办的“南京淋巴瘤规范化诊疗及进展学习班”隆重召开。盛会云集了国内顶尖专家,共同擘画淋巴瘤诊疗的新蓝图,激荡出思想的璀璨华章。
上午专场:精耕细作,百家争鸣
上午的学术盛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汤唯艳教授的主持下正式启幕。汤教授首先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点明了本次学习班的核心主旨:规范诊疗、整合创新、全程管理。会议既有来自Lugano、EHA等国际前沿的深度洞见,也深入到边缘区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DLBCL等具体亚型的实战讨论。更将视角延伸至精准护理与症状管理,旨在搭建一座从前沿理论到临床实践的学术桥梁,促进淋巴瘤诊疗水平的提高。
随后,江苏省抗癌协会盛国林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等先后致辞。他们共同指出,面对淋巴瘤发病率上升及年轻化的严峻挑战,此类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是推动学科发展、提升区域诊疗水平的关键引擎。
外周T细胞淋巴瘤诊疗进展
在南通市肿瘤医院徐小红教授主持下,湖南省肿瘤医院周辉教授首先为大家带来题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诊疗进展”的精彩汇报。他指出,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亚型众多,异质性和侵袭性高。对于初诊PTCL患者,含蒽环类药物的治疗方案±累及部位放疗(ISRT)仍是基石方案,晚期和/或IPI评分较高的年轻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重要选择。而分子通路抑制剂、表观遗传治疗、免疫治疗等为R/R PTCL提供了新的选择。
随后,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吴小红教授主持下,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斌教授、南通市肿瘤医院丛智荣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刘宇飞教授围绕PTCL的进展和诊疗进行了热烈讨论。
边缘区淋巴瘤诊治现状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彩霞教授主持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丽宏教授从流行病学特点、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和诊断、预后、分期和疗效评估、治疗选择、未来发展多个维度,对边缘区淋巴瘤进行了全景式梳理。
随后,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亮教授主持下,南京市第二医院龙启强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于慧教授、徐州市中心医院孙丽教授围绕边缘区的诊疗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套细胞淋巴瘤(MCL)诊疗进展
该环节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海雯教授主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蕾教授进行分享。张教授指出,MCL是一种异质性较大的惰性淋巴瘤,影响治疗结局的预后因素的探索,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一线MCL治疗仍存在很多可探索方向,靶向联合免疫化疗、无化疗方案、MRD指导的治疗的探索等,将为一线MCL患者带来更深度的缓解。对于R/R MCL的治疗,BTKi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药开发为BTKi耐药后治疗策略带来新的希望。非共价BTKi 、CAR-T,双抗等新药也为MCL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讨论环节中,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刘红教授主持下,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柳波教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妍洁教授、南京市第二医院赵慧慧教授围绕MCL的治疗进行了交流、探讨。
NK/T细胞淋巴瘤诊疗进展
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周民教授主持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邹立群教授分享了NK/T细胞淋巴瘤诊疗进展。她强调,早期ENKTL在现有的门冬酰胺酶为基础的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模式下预后良好,但最佳治疗策略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免疫或靶向新药为R/R ENKTL提供更多治疗选择,但单药疗效有限,仍需探索更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R/R ENKTL缓解后接受异基因HSCT可能是实现长期生存的方法。
随后,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朱锋教授主持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张孝平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张秀群教授、南京市第二医院徐月娟教授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进展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陶荣教授主持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秀华教授就霍奇金淋巴瘤诊疗进展进行了分享。她指出,中期PET-CT结果有助于指导精准治疗,调整治疗策略。在复发/难治CHL治疗领域,ADC、BV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是主要进展。靶向CD30和CD16A的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值得期待。
随后,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高冲教授主持下,江阴市人民医院茅卫东教授、苏北人民医院何斌教授、南通市肿瘤医院江棋教授围绕讲题进行了讨论。
淋巴瘤病理学进展
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孟斌教授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小秋教授对2025 Lugano会议中的病理进展进行了分享。重点介绍了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分子分型,他指出理想的分子分型应该是能把相对同质的肿瘤归为一类、易于操作、周期快捷;并以暗区(Dark zone)淋巴瘤为例阐述了如何在分子分型时代对肿瘤分类、选择治疗。
随后,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侯宁教授主持下,江苏省人民医院王震教授、南京鼓楼医院陈洁宇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曲渊教授进行了观点分享。
T细胞疗法治疗淋巴瘤新进展
在南京市中医院朱翔教授主持下,江苏省中医院于慧教授从T细胞疗法治疗aNHL进展、T细胞疗法治疗iNHL进展两个维度全面介绍了2025 T细胞疗法治疗淋巴瘤的新进展。T细胞疗法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无论是适合移植还是不适合移植的R/R DLBCL人群,均有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具有高效性和良好的耐受性,已成为复发难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T细胞疗法正积极向一线DLBCL探索,未来值得期待。
下午专场:高潮激荡,精彩纷呈
下午的学术分享在汤唯艳教授的主持下,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周国仁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先后致辞,为下半场的智慧激荡奠定了高远的基调。
2025EHA/ASCO/ICML DLBCL研究进展
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华海应教授主持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为与会者带来了2025EHA/ASCO/ICML会议DLBCL的研究进展。他指出,虽然DLBCL一线治疗20年来无重大进展,大多数试验未能显示疗效获益,但双特异性抗体的新方案正强势破局。二线、三线治疗领域,ADC、CAR-T、双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药亦取得显著进展。
随后,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孙三元教授主持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余正平教授、泰州市人民医院朱剑锋教授、常州市肿瘤医院宋红蕾教授围绕DLBCL的诊疗进行了热烈讨论。
DLBCL治疗经验分享
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王纯斌教授主持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赵霞教授分享了其中心DLBCL治疗的经验,包括初诊DLBCL、复发/难治DLBCL的诊疗路径以及团队治疗方案探索。
接着,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庄民教授主持下,南京鼓楼医院徐勇教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陆庭勋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周小钢教授分享了各自观点。
DLBCL一线优化治疗策略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建东教授主持下,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利玲教授则分享了DLBCL一线优化治疗策略。她指出,DLBCL一线治疗除R-CHOP外,Pola-R-CHP已成为重要选择。在P53异常表达患者中,pola-R-CHP、ZR-CHOP显示不错的疗效,值得进一步去探索。在预后评估方面,治疗结束时ct-DNA-MRD状态与PFS和OS明显相关,且优于IPI评分和PET-CT预测能力,为MRD纳入一线DLBCL治疗反应评估体系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周新教授主持下,南京江北人民医院苏杰教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曹静教授、南通瑞慈医院徐红新教授围绕话题展开讨论。
功能影像时代淋巴瘤放疗的变化
在南京鼓楼医院许景艳教授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学军教授分享功能影像时代淋巴瘤放疗的变化。马教授指出,PET-CT在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中期疗效评估带来了后续治疗策略的变化。对于早期预后良好的霍奇金淋巴瘤,ABVD×2化疗后PET2阴性者不能免除放疗;ABVD×3的患者PET3阴性后,是否巩固放疗对OS影响不大。对于早期预后不良的霍奇金淋巴瘤,ABVD×4化疗后PET4阴性者或可免除化疗;BV+AVD治疗安全有效,PET4阴性者或可减少放疗或免除放疗。
随后,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郭文杰教授主持下,江苏省肿瘤医院姜雪松教授、江苏省中医院王逸君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陈蓉教授进行交流、讨论。
DLBCL一线治疗探索
在江苏省中医院倪海雯教授主持下,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艳艳教授分享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探索。刘教授指出,DLBCL治疗涌现除多种创新方案,如Pola-R-CHP、ZR-CHOP等,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未来基于基因突变的精准治疗探索值得深入研究。
在徐州肿瘤医院李文广教授主持下,江苏省中医院朱光荣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余海峰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孙茜教授发表各自见解。
精准护理模式下的淋巴瘤症状研究初探
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张柳柳教授主持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贺瑾教授分享了天肿淋巴瘤症状管理的实践经验以及淋巴瘤患者化疗期核心症状的纵向研究。她指出,未来将针对主要症状进行护理干预、探索症状基因组学、在大数据支撑下构建淋巴瘤幸存者生存分析模型,为跨机构合作的临床结局预测模型开发提供技术路径。随后,江苏省肿瘤医院吴爱珍教授、李文娟教授、邾萍教授围绕讲题展开讨论。
PTCL一线治疗演进与最新进展
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吴剑秋教授主持下,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白鸥教授对PTCL一线治疗演进与最新进展进行了精彩汇报。白教授指出,PTCL病理及预后进展推动了治疗改进。PTCL一线治疗从CHOP基础方案到CD30+PTCL患者BV+CHP治疗、年轻患者CHOPE治疗,高危患者Auto-SCT巩固治疗,不断演进。2025年国际进展则主要为BV在肠病T细胞淋巴瘤的应用、西达本胺于ENKTL、阿扎胞苷于TFH的探索。
紧接着,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汪竹教授主持下,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张玲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高津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滕悦教授围绕讲题发表各自见解。
继往开来,共赴新程
会议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汤唯艳教授的总结中圆满落幕。这场金陵盛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与会专家们坐而论道,交流互鉴,共同为推动中国淋巴瘤诊疗事业的规范化与前沿化,注入了磅礴的新动力。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