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咖云集,共探前沿|第十届辽沈新视野血液病高峰论坛圆满收官

2024年11月11日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日益深入,血液病的治疗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推动血液病研究与发展,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第十届辽沈新视野血液病高峰论坛”于2024年11月9日至10日在辽宁沈阳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将汇聚国内外血液病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血液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为医学界带来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肿瘤资讯】特对会议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图片1.png

同启盛会,共话未来|大会主席致辞

本次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国新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发表了致辞,表达了对本次大会的祝贺与期许,期待此次大会能有力推动血液学领域发展。同时,殷切期望我国血液学事业不断进步,在国际上崭露头角,造福更多患者。

图片2.png

颜晓菁教授主持

高瞻远瞩,亮点纷呈|主会场学术报告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永平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进行了“从淋巴瘤诊治创新看转化医学在血液学的引领”的学术分享,包括中国转化医学的迅速发展及成功案例、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转化医学引领淋巴瘤诊疗创新、转化医学未来发展与愿景等方面。

图片3.png

赵维莅教授做学术分享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针对老年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建立和优化——近期工作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老年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的学术分享。

图片4.png

张晓辉教授做学术分享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艳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张磊教授进行了“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学术分享。

图片5.png

张磊教授教授做学术分享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卓刚教授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张曦教授,针对慢性GVHD的一线治疗、二线治疗、慢性GVHD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cGVHD的症状和生活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慢性GVHD二线治疗新进展”的学术分享。

图片6.png

张曦教授做主题报告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肖志坚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娟教授的主持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纪春岩教授针对复发难治AML的治疗进展,包括化疗药物进展、去甲基化进展、靶向治疗进展、免疫疗法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复发难治AML治疗进展”的学术分享。

图片7.png

纪春岩教授做主题报告

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方美云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丽君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侯健教授分享了“靶向和免疫治疗时代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若干问题思考”,包括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治疗模式等方面。

图片8.png

侯健教授做学术分享

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专场会议

除了主会场会议之外,本次会议还举行了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场,淋巴瘤、骨髓瘤专场,急性白血病、MDS、MPN专场,基础转化研究、罕见病MDT专场,红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专场,青年论坛专场会议。
 
在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姜尔烈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授课专家针对慢性GVHD治疗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后NK细胞重建及干预、CAR-T治疗免疫性血液病、复发难治AML的CAR-T细胞治疗、中国CGVHD诊疗现状和治疗新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进展、CRO的诊疗策略、多发性骨髓瘤CAR-T治疗相关问题探讨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图片9.png
在淋巴瘤、骨髓瘤专场,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路瑾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授课专家针对FL淋巴瘤诊疗进展以及经验分享、中国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生存现状和治疗展望、育龄期女性HSCT后卵巢功能早衰的高危因素就生育功能保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规范诊疗、ctDNA在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高危多发性骨髓瘤再分类、双特异性抗体在MM治疗与场景的临床展望、双抗在淋巴瘤的诊疗进展等多个主题进行了学术探讨。

图片10.png
在急性白血病、MDS、MPN专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周凡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授课专家分别针对早期前T细胞急性淋巴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Ph阴性ALL的治疗、MPN加速/急变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精准治疗、靶向药物应用于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的临床研究、AML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进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TP53突变MDS诊治进展、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展等方面交换了意见。

图片11.png
在基础转化研究、罕见病MDT专场,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颜晓菁教授主持下开幕。授课专家分别针对细胞衰老与恶性演化同源机制、改善AML靶向治疗的基础研究、新型AML类型的发现和研究、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队列研究、基础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规范及创新探索、一例罕见融合基因的MPAL病例分享等方面交换了意见。

图片12.png
在红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专场,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娟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丽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授课专家分别针对AA IST 进展、TPO-RAS临床应用和研究热点、TPO-RA时代重型再障治疗策略、骨髓移植后系统离散状态的思考、获得性血友病治疗进展、PNH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

图片13.png
在青年论坛专场,由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杨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授课专家分别针对ALL精准分层指导的治疗策略、新药时代HIV相关淋巴瘤突破、异基因移植治疗MM的再审视、免疫治疗突破RRMM治疗困局、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进展、急性白血病分子监测、MDS相关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图片14.png

聚焦观点,迈步新程|大会总结

本次高峰论坛旨在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血液病研究与治疗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论坛内容涵盖急性白血病、MDS、MPN、淋巴瘤、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治疗、基础转化研究、罕见病MDT以及青年论坛等多个专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血液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会议尾声,与会嘉宾们纷纷表示,这次会议给我国血液病诊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用的思路和方向。期待各位专家能借着此次论坛的机会,进一步强化彼此间的交流与协作,携手并肩共同去探寻血液病诊疗的全新路径,进而让更多深受血液病病痛折磨的患者能够重获新生,开启崭新的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