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亚太肺鳞癌中的驱动基因突变:被忽视的靶向治疗机遇

05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最新发布的研究中,来自亚太地区的研究团队揭示了肺鳞癌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象:尽管传统认为鳞癌驱动基因突变率较低,但实际检测显示约20%的病例存在可靶向治疗机遇。该研究特别指出,亚太地区非吸烟肺鳞癌患者的特殊分子特征可能改变现有的诊疗范式。这些发现为重新定义肺鳞癌的分子检测标准、开发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证据基础。

研究背景

肺鳞状细胞癌在亚太地区非吸烟人群中存在独特发病模式。尽管指南推荐广泛分子检测,肺鳞癌的分子检测应用率仍明显低于腺癌。本研究旨在评估肺癌可靶向驱动基因突变发生率,重点关注肺鳞癌。

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2,743例肺癌患者的3,326次NGS多基因检测数据(肿瘤组织DNA检测1,395例,循环游离DNA检测1,931例),检测与治疗反应及耐药相关的关键驱动基因突变。

结果

分子检测主要应用于腺癌(86%),其次是鳞癌(9%)、神经内分泌肿瘤(3%)和腺鳞癌(2%)。在不限组织学类型的肺癌中,TMB-H(≥10muts/mb)、PD-L1阳性(TPS ≥1%)和MSI-H检出率分别约为57%、58%和1%,腺癌和鳞癌组织学亚型三种分子特征检出概率虽低于肺癌总体,但二者大致相近(图1)。

图1. 肺癌总体、腺癌和鳞癌组织学亚型TMB-H、PD-L1阳性和MSI-H检出率

在组织活检中,尽管EGFR、ALK突变发生率低于肺腺癌,鳞癌患者仍有超过10%的患者携带EGFR突变,且MET扩增和外显子14跳跃突变发生率高于肺腺癌(图2)。肺鳞癌cfDNA检测中,EGFR突变最常见(9.6%),其次为KRAS(4.0%)和MET扩增(0.9%)。BRAF突变在组织样本中未检出,但在液体活检中检出率达7.2%。未发现HER2和ROS1相关改变(图3)。

图2. 组织活检中可靶向变异发生率

图3. 液体活检中可靶向变异发生率

结论

肺鳞癌驱动基因突变存在明显漏检。亚太地区相当比例肺鳞癌患者为非吸烟人群。需系统评估驱动基因阳性比例,为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依据。接近1/5病例存在可靶向驱动基因,肺鳞癌也应被视为重要的靶向治疗领域。本研究局限性包括样本来源的机构集中性及cfDNA检测的技术敏感性差异。

参考文献

S. Limaye, et al. Higher predilection of driver mutation positive squamous lung cancer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2025 ELCC 403P.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5) 20 (3): S98-S120. 10.1016/S1556-0864(25)00632-X。

审批编号:CN-158906 有效期至:2025-07-24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22日
陈方艳
临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接近1/5病例存在可靶向驱动基因,肺鳞癌也应被视为重要的靶向治疗领域。
05月22日
董益忠
常州市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05月22日
何昭禄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 | 肿瘤内科
肺鳞癌驱动基因改变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