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后报道】县域诊疗 规范同行|肿瘤诊疗学术巡讲项目--5月11日新乡站

2024年05月1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依托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5年)》,秉承、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以期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县域医院,提升县域医院综合能力,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针。2024年5月11日,“县域诊疗 规范同行——肿瘤诊疗学术巡讲项目”于河南新乡成功举办。本次会议设有精彩的学术分享和讨论环节,汇聚了国内肿瘤领域诸多权威学者和专家,旨在为县域医疗人员提供广阔学术平台,讨论交流临床经验,学习最新临床进展,以期全面落实“健康中国 2030”,促进县域肿瘤规范化建设,提升诊疗水平,惠及县域肿瘤患者。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进行开场致辞。

图片1.png大会主席周清教授作开场致辞

学术分享环节一

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智勇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晚期EGFRm NSCLC靶向治疗的全程管理”的学术内容,汇报了全程管理的基础、策略以及关键问题。他指出EGFRm NSCLC肿瘤细胞具有明显异质性,EGFR-TKI单药不足以治疗所有EGFR突变人群。多项研究均证实:三代EGFR-TKI一线治疗能让晚期EGFRm NSCLC患者得到最大的生存获益。因此,以三代EGFR-TKI为基石的联合一线治疗方案探索日益增多。目前,多个三代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Ⅲ期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其中,FLAURA2研究旨在评估奥希替尼+顺铂/卡铂+培美曲塞 vs奥希替尼单药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EGFR突变阳性(Ex19del和/或L858R)NSCLC患者(既往未接受过晚期疾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奥希替尼联合铂类——培美曲塞治疗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相比,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延长8.8个月,盲态独立中心评估的中位PFS延长9.5个月。此外,SAE发生率是20%;血液毒性均如预期且可处理,显示出了具有前景的疗效。

图片2.png马智勇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汪斌超教授为大家分享了“EGFR突变NSCLC耐药治疗进展”的精彩内容,围绕EGFR突变NSCLC的治疗、EGFR-TKIs的耐药模式和机制以及不同耐药机制的临床进展展开。他谈到EGFR-TKIs能全面提高EGFR突变晚期NSCLC的生存获益,是EGFRm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选择。然而,EGFR-TKIs的耐药和复发是无法忽视的临床问题。在精准治疗背景下,针对三代EGFR-TKIs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耐药机制的探索及处理已成为研究热点,明确耐药机制是探寻耐药应对策略的基础。目前,EGFR-TKIs耐药治疗取得大量进展,多种策略已进入临床阶段,包括:EGFR C797S是最常见的EGFR通路耐药机制,第四代EGFR-TKIs研究进行中;MET基因扩增是最常见的EGFR旁路耐药机制,MET基因靶向治疗显示疗效;对于未明确/不筛选耐药机制的患者,免疫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生存获益;多项联合治疗方案及抗体偶联药物初显潜力,期待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图片3.png汪斌超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朱正飞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放疗在晚期肺癌中的应用”的精彩内容,介绍了放疗在晚期NSCLC的应用、寡转移、寡进展、寡残留、脑转移以及免疫联合放疗。他指出免疫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曾行/未行脑部放疗者相比于基线无脑转移患者预后好。虽然以上现象在非免疫治疗患者中并未出现,但是免疫治疗本身预防脑转移的发生。由此可见,NSCLC脑转移的放疗与免疫治疗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目前正在建立动物模型以及开展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随后,他谈到随着医学的进步不断涌现出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放疗晚期NSCLC中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应用的场景有所改变。此外,基于临床问题为导向的临床研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依据,在前瞻性临床试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转化性研究的参与。

图片4.png朱正飞教授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路平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中国县域肺癌临床诊疗路径(2023 版)解读”,围绕路径制定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进行分享。路平教授谈到路径的愿景是依托千县工程战略,推动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规范县域肺癌诊疗行为。此外,路径科学定义了县域肺癌诊疗的筛查、评估、诊断、分期、治疗以及随访的流程。路径最大的特色是将肺癌诊疗策略进行了分层,包含基本策略和可选策略。其中,基本策略是县域医院应当达到的基本诊疗标准,可选策略则为县域医院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路径的建立有助于推进肺癌分级诊疗的精准管理,提升县域肺癌诊疗的效率和效果,是我国整体肺癌防控体系的重要补充,为国家卫健委“千县工程”整体战略的落地实施起到了帮助,也为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图片5.png路平教授

讨论互动环节一

讨论环节由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何剑教授担任主持,邀请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林华徳教授、湘乡市人民医院武永胜教授和江安县中医医院周琦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您认为在临床中如何做好耐药进展模式的精准评估以推动肺癌规范化全程管理?”展开精彩讨论。他们谈到临床研究数据对临床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诊疗指南的关键循证依据。对于经TKIs药物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耐药机制进而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同时,在临床中要做到精准评估需要做到再次取样;规范样本的保存、转运等过程;保证检测机构的资质和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目前,有多项研究在逐步探索其他靶向疗法耐药后的免疫联合治疗模式,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数据和惊喜,为后线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图片6.png何剑教授、林华徳教授、武永胜教授、周琦教授

学术分享环节二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姬颖华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从2024 CSCO非小细胞肺癌更新看非小细胞肺癌精准诊疗实践”的精彩内容。她介绍了2024 CSCO NSCLC 治疗指南更新包括11方面。其中,影像和分期诊断、病理学诊断没有更新的内容,分子诊断部分有三项新增的推荐意见。此外,基于病理类型、分期和分子分型的综合治疗的推荐意见涉及ⅠA、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ⅡA、Ⅱ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手术ⅢA、ⅢB(T3N2M0)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不可手术ⅢA、ⅢB、ⅢC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Ⅳ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Ⅳ期无驱动基因、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Ⅳ期无驱动基因、鳞癌的治疗以及Ⅳ期孤立性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八个方面的更新。

图片7.png姬颖华教授

讨论互动环节二

在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劲松教授的主持下,会议邀请阜南县人民医院李汉成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精准诊疗时代,围术期NSCLC患者的管理经验分享”展开讨论。李汉成教授谈到围术期患者的管理需要关注术前、术中和术后整个阶段。术前治疗方案制定需要明确分期,确定治疗方案;术中需要制定好手术方式及观察麻醉的效果;术后管理需要兼顾康复、副作用、随访等多方面。

图片8.png刘劲松教授、李汉成教授

MDT病例分享与讨论互动环节三

MDT病例分享与讨论互动环节三由达拉特旗人民医院秦琼教授担任本环节主持。登封市人民医院张俊涛教授为大家汇报了“一例晚期肺鳞癌MDT治疗病例分享”,他谈到一位于2021年诊断为右肺鳞癌的69岁男性,在化疗2周期后,因胸闷前往医院接受治疗。根据多学科会诊意见,患者经过一至五线治疗,无明显 irAE,疗效评价为 PR,最终因心梗不幸去世,OS 为34个月。

图片9.png张俊涛教授

随后,永城市人民医院陈凯教授以及海伦市人民医院邓海龙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肺癌多学科协作在不同分期患者综合诊疗中的考量和临床实践”展开讨论。他们谈到肺癌多学科协作在不同分期患者综合诊疗中的考虑和临床实践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肺结节患者MDT的意义主要是在于诊断,经过MDT之后可以减少患者误诊率,特别是有一些不太关注影像的科室;ⅠB-ⅢA期患者MDT的意义在于是否适应正确的评估手段和分期的正确性;晚期患者MDT的意义在于治疗是否规范。此外,在围术期患者的管理上,除了影像、病理诊断以及可手术评估等方面外,围术期的靶向及免疫治疗策略、术后复发管理、不良反应管理以及患者随访方面仍需要和肿瘤科等跨科室精诚合作,共同助力县域肿瘤患者的更好生存和预后。

图片10.png秦琼教授、张俊涛教授、陈凯教授、邓海龙教授

本次会议邀请了行业大咖,为大家分享了精彩的学术内容和最新的科研进展,为领域内的相关探索指引了新方向,为大家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智慧交汇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进一步推动我了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实施,克服了县域肿瘤诊疗的切实问题和瓶颈;同时,也为后续县域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规范指引和方向。至此,大会圆满落幕,期待下次相遇!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Wend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