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更新,泽贝妥单抗联合CHOP方案获初治DLBCL治疗Ⅰ级推荐

04月2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我国约占35%~50%[1]。目前DLBCL的一线治疗推荐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约60%患者能够获得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疾病难治或进展。为解决这部分患者的临床难题,诸多研究者深入探索DLBCL疾病生物学特征及有效的新型药物或方案。随着新型抗CD20单抗泽贝妥单抗的问世,DLBCL患者迎来了新的治疗希望。2025年4月18日,《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正式发布,泽贝妥单抗联合CHOP(Hi-CHOP)方案被列为DLBCL一线治疗Ⅰ级推荐,充分体现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价值与专业认可,为国内广大DLBC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基于此,本文就泽贝妥单抗的临床价值、关键临床研究数据、指南推荐要点及其对DLBCL治疗格局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愈越经典,重构昔望,泽贝妥单抗开启DLBCL治疗新格局

DLBCL是成人最常见的NHL类型,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和共识均推荐R-CHOP方案作为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然而,高达40%的DLBCL患者在R-CHOP一线治疗后难治或复发[2],临床亟需探索更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案。为了突破R-CHOP方案的治疗瓶颈,研究者们在R-CHOP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其他方案(即“R-CHOP ± X”方案),如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BTK抑制剂等,但均未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结局[3-5]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泽贝妥单抗于2023年5月正式获批上市。泽贝妥单抗通过对抗体互补决定区(CDR)进行氨基酸调整,提高去岩藻糖比例,岩藻糖的缺乏可以增强Fc与FcyRIIla之间亲和力,显著增强其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效应。相较于传统的利妥昔单抗,泽贝妥单抗的ADCC效应提升了约10倍[6]。总之,泽贝妥单抗作为一款创新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凭借其在设计上的独特创新、卓越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DLBCL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循证明确,Ⅲ期临床结果证实Hi-CHOP方案一线治疗DLBCL的显著疗效和良好安全性

2024年,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杂志发表了一项Ⅲ期临床研究,对比评估了Hi-CHOP与R-CHOP在CD20阳性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7]。研究在中国43个研究中心纳入了483例初治DLBCL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评价6周期结束时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无事件生存期(EFS)、总生存期(OS)、由盲法独立审查委员会(BIRC)评估的C6D50时的完全缓解(CR)率以及安全性结果等。

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分析集(FAS)中,Hi-CHOP组的ORR率相较于R-CHOP组显示出提高的趋势(83.5% vs. 81.4%), 组间差异为2.1%(95%CI:-5.2%-9.4%)。次要终点CR率在Hi-CHOP组也优于R-CHOP组(75.2% vs. 67.9%,P=0.092);在符合方案集(PPS)中,Hi-CHOP组的ORR率相较于R-CHOP组同样表现出提高的趋势(95.3% vs. 93.7%),组间差异为1.6%(95%CI:-3.3%-6.5%)。在CR率方面,PPS中Hi-CHOP组显著优于R-CHOP组(85.7% vs 77.3%,P=0.038)。此外,FAS中Hi-CHOP组的1~3年PFS率和1~3年OS率均优于R-CHOP组(图1)。

1.png

图1. FAS集两组患者经BIRC评估的PFS和OS的Kaplan-Meier曲线

此外,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FAS中,GCB亚型DLBCL患者中,Hi-CHOP组在ORR率、CR率、EFS率和OS率上均显著优于R-CHOP组,且DOR(HR 0.47;P=0.126)和PFS(HR 0.41;P=0.060)也优于R-CHOP组。而在non-GCB亚型患者中,Hi-CHOP与R-CHOP在DOR、PFS率、EFS率和OS率上的获益相当(P>0.05)(图2)。与non-GCB亚型患者不同,GCB亚型患者目前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该Ⅲ期研究结果显示GCB亚型患者CR率显著提高,且该CR率能转化成长期的EFS获益,这些提升均具显著统计学意义。

图片2.png

图2. FAS集两组患者经BIRC评估的疗效结局(DOR、PFS、EFS、OS)Kaplan-Meier曲线

在安全性方面,Hi-CHOP组与R-CHOP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TEAE)、严重不良事件(SAE)和药物相关SAE的发生率相似。两组≥3级TEAE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92.0% vs. 92.3%),其中最常见的TEAE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75.5% vs. 75.0%)、白细胞计数降低(67.9% vs. 62.8%)、淋巴细胞计数减少(29.7% vs. 26.9%)和贫血(12.8% vs. 9.0%)。Hi-CHOP方案与R-CHOP方案的TEAE相似,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总体而言,该研究证实了Hi-CHOP方案在初治DLBCL中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特别是在GCB亚型DLBCL患者中表现更为突出。这为泽贝妥单抗在临床实践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纳入指南,Hi-CHOP方案成为DLBCL一线治疗的新标准

基于泽贝妥单抗在初治DLBCL患者中展现出的显著疗效和安全性,今年更新的《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将Hi-CHOP方案列为DLBCL一线治疗的Ⅰ级推荐。该推荐覆盖了不同年龄和风险分层的患者群体,包括:

  1. 年龄≤60岁,低危(aaIPI=0)且无大肿块患者(Ⅰ级推荐;1A类);

  2. 年龄≤60岁,低危(aaIPI=0)伴有大肿块患者或中低危(aaIPI=1)患者(Ⅰ级推荐;1A类);

    图片3.png

  3. 年龄≤60岁,中高危(aaIPI=2)患者(Ⅰ级推荐;1A类);

    图片4.png

  4. 年龄60~80岁,IPI评分为0~3且无心功能不全患者(Ⅰ级推荐;1A类)。

    图片5.png

此次Hi-CHOP方案纳入指南不仅丰富了DLBCL的一线治疗选择,也体现了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进步,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依据。

展望未来,泽贝妥单抗擎画DLBCL治疗新格局

自2023年5月在我国正式获批上市并顺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以来,泽贝妥单抗凭借其Ⅲ期临床研究的出色表现,逐步改写我国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将泽贝妥单抗联合CHOP方案纳入DLBCL一线治疗推荐,充分彰显了泽贝妥单抗在淋巴瘤治疗领域的卓越疗效和广泛认可。这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不仅为泽贝妥单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淋巴瘤治疗领域的重要地位。未来,随着对泽贝妥单抗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更多临床实践的积累,其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 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2]Olszewski AJ, et al. Blood Adv. 2023 Oct 24;7(20):6055-6065.
[3]Stegemann M, et al. Cancers (Basel). 2022 Mar 11;14(6):1453.
[4]Maior A, et al. Clin Adv Hematol Oncol. 2021 Nov:19(11):698-709.
[5]Nowakowski Gs, et al. Int Hematol.2022 Feb;115(2):222-232.
[6]Li Z, et al. J Immunother Cancer. 2024 Oct 24;12(10):e008895.
[7]Li Z, Jiang W, Zhou H, et al. Comparison of zuberitamab plus CHOP versus rituximab plus CHOP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naïv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D20-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 phase 3 trial. J Immunother Cancer. 2024;12(10):e00889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thil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